知名画家陈家泠被授予夏威夷电影节“文化大使”。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陈家泠作品
由贾樟柯监制的纪录片《陈家泠》前不久获第3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成就奖。该片历时3年拍成,记录了画家陈家泠的成长历程及近年来对艺术的思考与写生采风经历。在与记者对话时,古稀之年的陈家泠表示,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还是应当追寻中国艺术的根,中国水墨还是得有中国风格,警惕“现代版的郎世宁”。
记录海派画家陈家泠的彩色宽银幕纪录片《陈家泠》(上影集团出品、贾樟柯监制)前不久荣获第3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成就奖,影片主人公、上海画家陈家泠被授予夏威夷电影节“文化大使”称号。纪录片《陈家泠》历时3年拍成,真实记录了当代海派画家陈家泠的成长历程以及在名山大川写生采风创作的经历。在与记者对话时,古稀之年的陈家泠表示,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中国水墨,还是得有中国元素与基因。“当代有很多画家用水墨的方法来搞明暗,好像很真实,但其实很俗气,好像是现代版的郎世宁。”
陈家泠是上大美术学院教授,1937年出生于杭州,早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到潘天寿、陆俨少、唐云等艺术大师的熏陶,1980年代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风格。
潘天寿教的是中国元素
艺术评论:这次记录您的纪录片在夏威夷电影节获奖,您本人想到过吗?这部电影的背景请您介绍一下。
陈家泠:真的是没想到,这次电影能再次得奖,而且我个人又有一个文化大使奖,也是比较高兴的,因为这个电影确确实实也不容易,2011年就开始拍电影,拍了三年,所以也很艰巨。我画展也办了很多,还做陶瓷、服装、家具,可以说是“跨界”,也算“玩家”,但我的材料和审美趣味,都是东方的。
201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上影集团片库里保存着《任伯年的画》、《徐悲鸿》、《潘天寿》、《刘海粟》等艺术大师的电影纪录片。进入21世纪,拍摄这部纪录片与认识导演贾樟柯也有关,由他监制,具体由上影集团青年导演叶田、顾宇高联合执导。
这部电影2014年10月在第9届罗马国际电影节“荣誉放映”,今年10月2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二届中澳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纪录片奖;11月3日在洛杉矶举办的第11届中美电影节颁奖礼上获年度最佳中国纪录片奖;11月17日在夏威夷获奖。
艺术评论:电影最主要的还是记录你的学艺之路,您之前讲过说“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完成”,这样的力量年轻时或许感受不到,比如你刚开始到浙江美院求学,包括当时受到潘天寿的影响,可能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艺术发散与跨界。
陈家泠:确实没想到,那个时候我们只能听老师讲你好好教画,你好好打基本功,你要学好中国画,你必定要打好基础。
艺术评论:所以我想到这几年很多当代水墨走到国外,很多的油画家、当代艺术家也在搞转型,但我觉得你和他们有很大的区别。
陈家泠:思想基础,技术基础,材料基础,这个就是根。
艺术评论:所以中国文化怎么走出去,还有很多条件的。
陈家泠:它有一个根,还有一个命,还有一个脉络。先谈这个命题,为什么其他搞水墨的看来看去像西洋画;为什么有好多种弄来弄去,弄不下去了。比如说这要说到浙江美院院长潘天寿先生,他从技巧的层面,说你要学好中国画,就要画好工笔画,画工笔画就要线条搞好。他是装饰性的,线条要好,还有就是要平面化,实际上他教我们那一套就是中国主要的元素。现在我七十多岁了,回过头想怎么给它理顺,为什么这个电影会得奖,很可能我的道路现在理顺了。东方绘画的规范性就是谢赫提到的“六法”,我给它转型成我的语言——第一条标准就是用线来造型,用面来造型就是西方画,东方的造型就是线的造型。
艺术评论:中国艺术很早就是着力于线条,具有写意性,而且与书法是相通的。
陈家泠:对,这个就是东西方视觉上的一种差异,那么用线来搞东方的艺术,它有雅俗、正野、高低、贵贱之分。你去看凡是中国古代的好作品,线条一定要好,这个线条就是书线形,书法用的笔是毛笔,软的,只要你稍微有一点变化,它的形状就不同,就跟心电图一样,你是高级的心电图,所以你要测量一个人的笔性,人是有笔性的。
艺术评论:跟人的笔,跟人的心性是通的。
陈家泠:对,与性格,你的血脉流动,性格的文雅,都从这条线当中能体现出来,只有毛笔能体现出来,因为它灵敏度高。所以中国古代的书法,光是一条线就有生命力,它就有节奏感,有命运感。所以这个线条就是这个画家的修养、命运、学养、攻略、脾气、性格的一种体现。
艺术评论:您什么时候有这种体会?
陈家泠:是跟了陆俨少以后的体会,以前我没有这么高的体会,这个悟道太难了。还有潘天寿、唐云也是,这三个人有不同的特点。潘天寿先生的教学思想给你的影响就是做艺术家要有骨气,陆俨少要有艺术的灵气,像唐云是为人的大气。中国的字讲的是结构,是构图,是留白的处理,字与字之间有行气。
艺术评论:有一个避让与起承转合的关系。
陈家泠:对,它这个气流要顺,要有美感要得当,你这个流它就是一个生命的动力。那么行,行行再排列,变成一片,它就变成一个场,就叫气场,所以中国的线条,一条线的动力变成字,变成行气,行气的流动成了一个场,那这个就是中国画。1949年以来,绘画中出现了一种像速写一样的线条,包括很多名家,线条是很生动,但流滑,质量不高,带有急躁的感觉。
艺术评论: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影响,比较急躁。
陈家泠:所以它好处也有,坏处也有,这是一种。第二种线条,像连环画一样,这种线条具有画轮廓作用,而线条本身没有质量,比较俗气。
艺术评论:所以说简单一根线条,其实背后是有很多在滋养才会形成的。
陈家泠:对,没有这个底气,没有这个修养,没有高人的指点,没有那种传承,很可能就是速写线条的传承,那不是东方的传承,而是西方的。水墨画明暗与现代版郎世宁
艺术评论:线条中其实有空灵、凝练,简洁,有节奏,还有缓慢,苍劲都在里面,这是学养,也是书法的功力。
陈家泠:对啊,所以讲书法控制,其实书法和线条就是父子,就是兄弟,就是传承,就是文化的载体,它是修养的一个体现,书法和绘画就是一个父子、姐妹的关系。还有一种线条是墨碳条一样的线条,这都是与西式美术教育造成的影响。
艺术评论:这个与以后很多美术教育的功利化、流水线化也有关系,现在很多学生画出来的素描黑漆漆的。
陈家泠: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比较粗糙。不过这也能描写北方的粗犷、凝重那种感觉,但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讲还不能登堂。
艺术评论:由于文化的原因,社会的审美有一个粗鄙化。
陈家泠:那么这个审美的标准,由于中国社会这几十年的变化、运动,使社会财富的积累,教育的缺失、缺少,对审美教育的不够,尤其领导层面对审美没有引领性。
艺术评论:回到第二个“气场”说,好作品的空灵与渊源一眼就可以看到。
陈家泠:这个就是中国绘画的要素,所以第一条东方的坐标就是线,书线形。还有为什么东方具有装饰性,要留白,这就是要处理,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中国画需要移山叠海,要组合,要取舍,要迁想妙得,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天人合一,天是字,人是自己,所以这个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是中国绘画的很大的特点。
艺术评论:您说的这个装饰性,是一种广义的装饰性?
陈家泠:意思是说要有主观的处理。
艺术评论:你后来画荷花,又画花卉,我觉得装饰性越来越浓,我后来看你的山水,注重线条,或许受陆先生的影响,但装饰性似乎与钱选的山水有相通处,虽然你未必受到影响。
陈家泠:因为钱选他们这一代跟陈老莲这一代异曲同工,有时代性的。另外一个课题,就是海派艺术,什么叫海派?其中有雅俗共赏,引领时尚与市场化的元素。
艺术评论:因为当时是从豫园开始的上海书画市场的一个起步。
陈家泠:对,书画市场就是从上海开始,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市场经济转型都在上海,在这个社会背景下,艺术要有雅俗共赏,要引领时尚,有的往往就流于庸俗。
艺术评论:但有时过犹不及,过了以后就有点问题了。
陈家泠:要迎合市场,一迎合就要俗,因为群众不可能都是品位很高的,那么为什么上海的海派画家能雅呢?关键是老祖宗厉害,比如陈老莲。包括贺友直成为连环画的泰斗,就是因为学陈老莲。
艺术评论:陈老莲取法于古较多,注重线条。
陈家泠:第三点,平面化。一平面化就是中国画,一立体画就是西洋画。所以我讲的这三条,东方艺术的坐标,你有了这三点绘画的技巧,一看就是中国风味,民族风味,你失去了这个就要看你是不是高手。所以说一定要平面化,而且这个平面化,你绝对不好搞明暗。
艺术评论:中国画注重的是虚实、浓淡。平中有不平,不平当中有平,就像好的文章是融奇崛于平淡。
陈家泠:是的,看起来很平淡的,但内容很丰富;看起来很奇绝的,但它又是很平淡的。
艺术评论:这个跟中国的文人画都通的。
陈家泠:这个就是修养,什么是修养,化平淡为丰富,化腐朽为神奇,这个就是中国的哲学、境界,什么高低就在这里。当代有很多的绘画,看来看去不高级,受西方影响太深。比如用水墨的方法来搞明暗,好像很真实,但其实很俗气,好像是现代版的郎世宁。
艺术评论:这话一针见血,“现代版的郎世宁”,因为他的底子就是画油画的,是从西方过来的。
陈家泠:对,我们可以在一个时段给郎世宁一个历史地位,但是作为中国画的方向前途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借鉴,但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那我这句话,很可能也是有所指的,但一具体就要大伤感情了。而且当下用水墨来搞明暗,目前是个趋势。
艺术评论:这个与当下的美术教育有关,因为美术学院大多都是从素描进入的,没有从书法和古诗词入门的。
陈家泠:这个有大问题,如果长此下去,中国民族中国画不能达到高级的程度,很可能是异化。那这种异化不是高级的,这个异化是沦落的,我们中华民族怎么文艺复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