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件值得令人尊敬的事,敢从一个拿工资的人转身成为一个发工资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极限的突破。
有一句话这样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我给这句话点上十个赞。有时候失败的英雄更令人尊敬,不过,也最容易遗忘,人们往往只能记住那几个成功的英雄。
“我拿了一笔风投,正准备做个艺术电商,你们是怎么做的?”我听到这句话苦笑不得,怎么做?这不是要该问你自己吗?
“有团队吗?”“没有”况且没有一个彪悍的团队,光有一个idea有什么用?不过是一座看上去很美的空中楼阁。这种情况绝不会有投资人关注的。不要白费力气了,与其见上几百个投资人,还不如静下心来找上几个能够和你生死与共的伙伴。
还有一些已经创业初期的朋友,看着他们费心的经营网站,一上来就是一个不小的平台。有时叫我给提提意见,一般我只问一句:你们的用户从哪里来?不要以为有梧桐树就能招来凤凰,这年头梧桐树多的是,凤凰却是少得很。
为什么呢?尤其在艺术市场里,厉害的凤凰都在自己搞梧桐树了,不厉害的呢,眼里压根就看不上你。那还有其他的凤凰吗?有啊,还没有变成呢,目前还是雏鸡,想飞也飞不上去,而且也未必敢。
创业了,你有什么?
有钱、有团队、有idea?如果有当然是一件幸事,如果没有你该怎么办?不幸的事,不幸的人,地球上多的是,凭什么你一定要认为你是最幸运的?况且,有馅儿,有面,只是包饺子的第一步,接下来能包成什么也是未知数,饺子、包子、汉堡、面汤,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人生在世创业,处处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你不妨时时多问自己一句,你有什么?你有什么别人无法替代的东西吗?你有你的核心竞争力吗?
无论是企业品牌、还是产品品牌,总有个竞争优胜劣汰的过程,难以长久,犹如昨日黄花。诺基亚已经over了。
这其中唯一不会轻易淘汰、能持续增长的品牌,就是你的个人品牌,即自媒体。现在也在流行“网红”,很疯狂,但是这需要经得起时间和价值的沉淀,否则,注定成为昙花一现。
还有一句话要记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个人品牌更是需要经营的,只要是经营得当,持续发酵起来不可限量。
玩车教授,靠微信公众账号自媒体积累上百万的汽车用户,很多汽车厂商,汽车媒体,VC等主动找他们合作。
文玩攻略,2015年3月成立,至今微信公众号粉丝超200万,8个月总阅读量达到2.5亿次文章阅读量,覆盖全行业大部分的文玩玩家;
红珊瑚收藏家单峰,新浪微博粉丝60万多,有公司,还出了一本书《红珊瑚鉴真与收藏入门》,有了庞大的关注群体,想不创业成功都难。
还有呢,罗振宇、马未都、莫七七等,这样的“名”例子太多了。
既然我们无法拒绝这个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时代,那么我们只能选择适应它,那种先搭台唱戏的创业做法,差不多该过时了,至少很难符合现在的节凑。
万一你搭好了一个台子,却发现错了,按照黄梅戏的戏码搭的,结果却来了一群喜欢听京剧的,我问你,你是拆了重搭,还是赶走他们重新找呢?重搭怕是用户等不起,重找又怕你自己等不起。
如今的做法是先想办法聚来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个人也好,ceo也好,不妨都弄个自媒体,雷军、薛蛮子、徐小平等等,不都是弄个吗?这样之后呢,做了调研,你们喜欢什么?黄梅戏,好,我们现在就开始了,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听了,有意见你们可以提,这些人就耐心的等着你去搭台子唱戏,即使他们说,黄梅戏里要不要请个007来呢?好,我们不否定,大家投票定吧。少数服从多数。这样即使没通过也不会有人不高兴。
我们可以以自媒体为前瞻,以用户为核心,营造一个个专属的社群经济体系,然后再出产品。我们不能再回到传统的工业时代,以产品为中心了。
有了庞大的追随者,商业模式才能成立,不是吗?
没有,再完美的商业模式也是井中月,镜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