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米尔·诺尔德(1867-1956),为德国着名画家、版画家,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生于1867年8月7日,逝世于1956年4月13日。他是德国着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1906-1907年短暂地参加了表现主义画家组织桥社(DieBrücke)。1913年到1914年间他随同帝国殖民局考察团到访俄罗斯、东亚、南太平洋等地,这次旅行对其今后的创作影响很大。20世纪20年代他倾向支持纳粹党,却没得到支持,战后诺尔德重新获得正面评价并多次获奖。
丹尼尔·里希特(DanielRichter)是德国当代架上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名被评论家、收藏家关注较多的当代德国艺术家,90年代后期他的作品跻身于世界拍卖会前列。但面对所谓骄人的成绩,里希特还是保持难能可贵的冷静,贯穿其作品,总呈现着一些新的变化。
在最近几个月,关于埃米尔?诺尔德的纳粹身份引发了热烈的探讨。一方面希特勒认为他的作品是“堕落的艺术”,另一方面人们一直将他视为是纳粹艺术家。其实多年以来他一直想要成为能够代表第三帝国(指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的艺术家,认为他的艺术是真正的德国艺术,是反法国和反犹太的。马克-克里斯托夫?瓦格纳在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LouisianaMuseumofModernArt)采访了丹尼尔·里希特,后者对于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埃米尔?诺尔德(EmilNolde)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丹尼尔·里希特:我是个画家,埃米尔?诺尔德也是个画家。画家通常都会对其他画家很感兴趣。我和他都来自德国北部,从小到大我在我的家乡都充斥着埃米尔?诺尔德的画作,因此我从小就对他很感兴趣。
在二战后柏林艺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就将诺尔德称为了“纳粹埃米尔”,他很看不起诺尔德。事实上大家早就对于诺尔德的纳粹身份心知肚明,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而最近人们真正在探讨的并不是诺尔德的纳粹身份问题,而是他能不能作为德国艺术的象征。他的艺术生涯大起大落,一方面他觉得自己被希特勒和纳粹理想所背叛了,另一方面他也成为了德国战后的集体心灵蓝图。
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是他的作品中的颜色像是能够流淌起来,并且他描绘的人物形象更趋向于抽象,将身体抛之脑后。虽然他说自己没怎么在大城市呆过,但其实他在柏林等城市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经常与舞女在一起,也经常去咖啡馆,他的作品中也经常以此作为主题。在他的作品中你看不到一条街道或是一辆车,甚至看不到一块现代的地方,找不到任何关于他描绘的是什么时代的线索。他在作品中表现的是男人与女人,争议与邪恶,能看出一种阴阳的对抗与交融。他的作品极具个人特色,没有人在那一时代能够超越他,在他作品中的抽象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美国的抽象艺术,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具象的地方,但他想要将具象的地方与抽象融合。在其作品中看不到空间,更像是疯狂版的马蒂斯作品。
埃米尔?诺尔德1906年参加了德国表现主义团体中的桥社。其实他是一个性格有些孤僻的人,但在柏林居住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因为他需要参加展览也需要作品有藏家,也需要和其他艺术家交流。我觉得他不是一个很善于和他人打交道的艺术家,他不是很喜欢社交,但他努力在与人交流,也得到了一些艺术家和评论家的支持。虽然他是一位很成功的艺术家,但他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还是很腼腆。
比起那些家境很好的德国艺术家来说,他来自德国与丹麦接壤的乡下,家里有十几个兄弟姐妹,德语也不是很好,很晚才开始学画,他不是很会社交,只是依靠自己的艺术作品,依靠他在哥本哈根的妻子来为他打点。那时他被希特勒邀请参加展览,他很兴奋,那时他觉得自己在事业的顶端,但没过几年当纳粹失败后,他一下子从云端跌到了谷底。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别人对他的误解就一蹶不振。
我觉得要单从埃米尔?诺尔德的个人背景来看,他是一个很有自制力的人,他的家庭背景也很平民。在1979年时他开始重新获得艺术家的地位,虽然还是有很多反对他的人,但是他也有很多的支持者。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很习惯他创作的这些作品,但是在那个时代要知道德国表现主义的画风是很新颖的,并且有很多人厌恶这样的风格。他在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有很多藏家,为他带来了很多收入,但他想做的是一个能够真正代表德国艺术的艺术家,这种德国艺术是反法国艺术,反浪漫主义的。
在看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时需要了解他的生平吗?现在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以别人的私人生活来判断,无论是当今社会上的政治家、演员还是艺术家。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一个艺术家、政治家或者演员不能以他们的私人生活作风等情况来进行评判。一个人的生平对于他的作品来说只能作为参考资料,而不能因此影响你对于他作品的判断力,艺术作品只能根据作品本身以及其它作品来进行判断和评价。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诺尔德也是一个矛盾体,这一矛盾的人格就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了他整个人生。很多艺术家都有过错误的想法,但这些错误的想法往往都会产生一些很有趣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