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禹舜 《天地大美 心驰神往 笔遂墨顺7》(中国画)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参展作品
卢甫圣 《东方图像志·霁》(中国画) 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参展作品
近日,一位热爱艺术的广州观众到深圳出差,因为知道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水准颇高,很想去看看,后经了解,才知道展览已经结束了,不免略感失望。在他看来,这么大型、汇聚了这么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作品的展览,只持续一个月,时间太短了,很多观众都来不及去分享。事实上,国内美术馆大多换展比较频密,展览时间比较短,像广东美术馆所做的亚洲双年展,持续时间达4个月的,极为少见;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相较于国内其他多数展览,展期也已不算短了。那么,美术展览一般持续多长时间更为合宜?是什么导致国内美术馆展览更迭频繁?且听业界专家的分析。
换展如果太频密 学术含量易打折
中国的现代美术馆制度,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属于舶来概念。西方美术馆陈列已经走过几百年历史,有着成功的经验。西方美术馆的展览,准备工作一般都做得很充分,策展时间长,研究的深度、画册的编撰、布展的质量都非常好。这样的展览,通常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至少是三个月以上,即所谓春、夏、秋、冬四个大展。无论是法国的奥赛博物馆,还是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以及英国的国家美术馆,都是如此。譬如2013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水墨大展,就是在2013年12月11日开幕,跨至2014年4月5日结束的。据说早在10年前大都会博物馆便已着手考虑举办这一展览,进入策划和工作状态则是在展览前两三年。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鲁虹也告诉记者:“有一年我到芬兰国家美术馆参观,有一个展览,他们筹备了3年,展出时间为8个月,在展览期间做了很多公共教育活动,让展览发挥到最大的效用。”
在鲁虹看来,国内目前很多人对美术馆的功用理解仍然有误,将美术馆当成画廊、当成展览场地的人不在少数,因此美术馆也频密换展,以为展览越多就越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导致全国各地的美术馆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开幕、闭幕,每个展览的“寿命”都非常短,甚至有的就持续一个星期时间,付出的劳动和展览所产生的影响常常不能匹配,比较可惜。“通常,一个美术馆一年要做60到80个展览,在人力和财力上都是巨大的支出,而馆里的研究人员也很难认真、学术地做展览,因此,客观讲,我们的展览质量跟欧洲比、跟全世界最好的美术馆比,普遍还是偏低的。没有建立在深度研究基础上的展览,审美教育功用也不够,很难对美术发展本身起到推动作用。”鲁虹说。
当然,国内认真准备筹措的展览也是有的,像黄专在OCT所做的王广义个展,就花了很多的心血进行深度研究,非常有学术深度。而有一些个展不过是将画家的作品一挂,随便写一篇三四百字的前言就成了,这样的展览跟有深度的展览,效果肯定是天壤之别。“慢工出细活,在深度研究基础上把画册编好,把展程做好,肯定要花很多时间。而这样获得的研究成果,展期确实应该更长久些,才能更好地释放其能量。”鲁虹表示。
美术展览需求量确实大 美术馆经费压力并不小
从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位置上退任没多久的艺术评论家梁江则表示,中国的美术馆换展多,是有现实原因的。他告诉记者:“像中国美术馆,一年通常要做两百多场展览,最极限达到三百场展览,单看数量确实非常多,但相对于中国十几亿人口的美术需求来讲,展览场数仍是供不应求。有个不成文的说法,一个画家十年之内想第二次进中国美术馆办展,可能性不大;如果四五年内想再到中国美术馆办个展,那更是不可即的事。人多、场地少、需求太大,使得中国美术馆不能不这么做。而排期紧张,确实会导致部分展览仓促上阵。”
而国内目前也有一些美术馆的展览,在展期上跟国际日益接轨。像武汉合美术馆去年做了张大力的个展,长达半年时间,在这期间又举办了多场公共教育吸引观众,发挥了挺好的作用。
广东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亚洲双年展(以下简称“亚双展”),也是从2015年12月11日持续至2016年4月10日,展期上直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水墨展。记者从广东美术馆了解到,亚双展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虑:由于年底假期多,像元旦、春节接连而至,要于其间策划新的展览会比较困难;同时,也因为节假日多,更有利于市民参观。而在春节结束后,大家可能没那么快投入工作状态,所以又给了一段缓冲期。
就参观人数而言,据广东美术馆统计,4个月时间,大概7万多人次看了亚双展,比起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其他展览,可能略多一点点,但仍然属于正常人流量水平,没有太大惊喜。另外,参与了亚双展策展工作的广东美术馆研究人员也谈到,展期长短倒不见得是衡量一个展览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其实,现在国内三双年展名头特别多,很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三双年展,其出发点是什么,是值得探讨的,并不是说展期一长就好。另外,对于很多美术馆而言,一个展览持续时间太长,经费压力也会非常大。首先,展厅的空档期会大大减少;其次,大型的当代艺术展常常需要租用设备,时间越长,费用越高。所以美术馆单靠一己之力做一个三双年展,非常不容易。至于策展深度,国外的美术馆一般都有雄厚的社会基金支持,没有运营压力,研究人员可以进行充分准备,深入思考,节奏可以放得很慢。目前,国内美术馆的研究人员还无法达到这一点,大家每年都有学术上的考量,如果一个展览展期长达半年,那大量研究人员就没有什么发挥余地了。”该研究人员表示。
未来不应以流动性展览为主 打学术旗帜的商业展应区分
在梁江看来,目前中国的美术馆期待更进一步改善的,最主要是增加常设展,不要让美术馆只是展览馆。
“国外大型的美术馆,馆藏都很丰富,常规展基本不会经常改变,像卢浮宫,就是按照世界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来进行布展的,最突出的展品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还会开辟专区,让大家观瞻留影。其他的,以希腊艺术系列、埃及艺术系列、非洲艺术系列进行分区陈设。甚至像巴黎路易几世的皇宫,墙上挂的画也都是按照历史脉络来陈列的。流动性的展览,主要是馆际间的交流,或做一些专题展,也有部分是个展,但都不是主体。譬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大部分区域都是固定陈列,只留出一个局部空间做流动性展览,所占分量很轻。卢浮宫则连流动展览的空间都没有。所以,所谓到卢浮宫办展,不过都是到其地下一个出租给艺术家的场地办展。而很多艺术家就此偷换概念,说自己的作品登陆卢浮宫,其实就是一种宣传噱头,跟真正的展览风马牛不相及。”梁江表示。
但目前中国大型的公立美术馆,虽然也有不少藏品,因为受制于场地和经费等原因,基本都没能做到常规陈设。艺术界对此的认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有艺术界代表就曾在两会中提出希望中国美术馆增设固定陈列的议案,后来了解了实际情况后,也明白很难一蹴而就,“这是中国的美术馆成长中的烦恼、转型中的困扰,急不来,需要一步步解决。同时,美术馆也要有这方面的清醒认识,不要将做流动性展览当成美术馆的根本职责、运行方向。”
另外,梁江强调,正规的学术性展览和商业营销性质的展览,也不可混为一谈。“这几年,一些商业性质的艺术博览会,租用了美术馆、博物馆的场地,打着学术的旗帜,实际上进行着商业味道浓烈的买卖,我们对此应该区分开来。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曾受邀参加过一次艺术博览会,后来发现这种博览会容纳了几十个展览或民营画廊,连开七天,跟其他服装、土特产之类的展销会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而跟我基本的艺术价值取向差别很大,所以,从此我就不再介入了。让商业的归于商业,学术的归于学术,这才是正道。真正的美术展览一定要追求学术性,应该有艺术价值,不要掺入非艺术的诉求。艺术展览是社会文化品位的标志之一,如果我们看到的美术展览艺术含量稀薄、文化内核轻薄,那整个社会的文化含量肯定是很低的。为什么我们关心美术展览展期、更替的速度,归根结底还是关心我们真正的文化建设。”梁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