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图文不相关的书 两位德国艺术大师的平行世界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钱梦妮 2016-05-23


《十二月》插图之一,拍摄者:格哈德·里希特

《十二月》插图之二,拍摄者:格哈德·里希特

2009年12月,77岁的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与家人在瑞士希尔斯玛利亚山上度假。另一位德国作家、导演亚历山大·克鲁格(AlexanderKluge)也在住在同一所旅馆里。两人由此结识,相谈甚欢。没过几天他们就决定以当时身处的“寒冷”为主题共同创作一本书,画家负责图片,作家负责文字。

“我们像一对观察者双胞胎,像两个在同一个时间段运行的卫星。”克鲁格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两人生日只相差五天,“我们经历了同一个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我13岁,里希特也是。13岁的时候能观察到很多东西,但都不理解……于是直到50年之后才去真正加工这一体验。”

这本名为《十二月》的书中,穿插着里希特在那个冬季每天出去拍下的山林雪景,以及克鲁格把每天在脑海中浮现的事件记录下来的文字碎片。两者之间仿佛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又似乎有着非常宏大的共同氛围。

比如在一张平淡无奇的树林雪景图旁边,是一段关于1941年莫斯科前线的工程师生平介绍,紧接着第二篇就跳到1991年巴尔戈乔夫在办公室的场景描述,后面还有战时学校学生放学后去搜集废品的回忆,以及某一次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段落。而里希特的雪景图则似乎充满冷漠,毫不抒情,天都是阴沉沉的、而树枝和积雪也都几乎相同——不过近景的枝干树林和远景的雪山倒好像与他本人的画作息息相关。

2013年,他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合作出版了第二本书《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这次图文依旧看似没什么关联。

“他(里希特)禁止任何文字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开始时我写了一篇关于我的狗的故事,来配他的一幅有一只狗出现的画面。他不愿意。”克鲁格说,“因为他说,读者必须自己确立与图画的联系。观众的自主性应该得到保护。”

结果在那只狗狗睡懒觉的图片旁边,配上的是一段关于星球诞生初期的对话。“我们的细胞核中的铁原子始终处于骚动中,这就是说,我们称之为生命的,就是这骚动。”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插图之一,拍摄者:格哈德·里希特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插图之二,拍摄者:格哈德·里希特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插图之三,拍摄者:格哈德·里希特

作为曾经花九小时将马克思《资本论》拍成影像作品的克鲁格来说,这种图文相互平行的处理方式并不能难倒他。相反,他感到非常赞同。“这是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不同的叙事之间必定会有争夺。”他认为,将两篇毫无关联的文章重叠在一起读就好比是拿着伦敦市区地图去攀爬德国的哈尔茨山脉,尽管不是好的向导,但经过两个不同方位识别系统的碰撞,反倒可以在某个瞬间获取到“那种惬意的美学分歧”。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两位大师之间的合作有着非常先锋的特质。两本书的大部分内容目前在北京人文艺术中心(BCAC)展出,它们就像是当代艺术品一样,一半是靠作者、另一半则是靠观众的亲自体验才真正得以完成。

而克鲁格一点也不担心中国观众会感到莫名,“不应该要求观众总是理解一切,这是不必要的。如果您观察一只蚂蚁,您也不会明白它在干什么。所以观众应该被释放,给他们留些空白。这种不同其实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也就是说: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一直是艺术的一部分。”

展览将持续至8月16日。这期间北京歌德学院也将定期展映克鲁格的部分电影作品。

人物简介

格哈德·里希特

1932年出生于东德,1961年到西德定居。他是德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人物,“照片绘画”系列是其极具标志性的代表作,他用绘画的方式创作照片,并认为瞬间抓拍的“业余照”

比强调构图的“艺术照”更具有生命力。另一方面,他还会将画作模糊处理,在消除绘画性的同时为图像带来普遍性与永恒性。他的作品曾于1995年和2008年在中国展出。

亚历山大·克鲁格

1932年出生于西德,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的旗手,同时被认为是德国二十世纪晚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于1966年拍摄的处女作长片电影《昨日女孩》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得银狮奖,

之后凭《杂技艺术家:一筹莫展》赢得金狮奖。散文电影、蒙太奇拼贴是他的标志性风格。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