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人们都在收藏前代的艺术品。古代艺术品的特点是价值比较明朗,比如文征明的一幅画、董其昌的一幅字,都有市场比较公认的价位。古代书画拿出来拍卖时创造高价是毫无悬念的事,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2002年在嘉德春拍上拍出2530万元,2009年在保利春拍上拍出6171.2万元,现在拿出来拍卖肯定更贵了,肯定要过亿。因为它是“显价值”,大家都知道它很值钱,很重要,值得收藏,因此价格不会便宜。这种东西什么时候拿出来都会是最高价,是大资金追逐的对象,是收藏家们的宠儿,以前张大千办画展,卖掉自己的作品,立刻就去古玩店买了一件自己心仪已久的明代文征明作品。而我们在查阅文征明的笔记时,同样发现文征明卖掉自己的作品后,转身拿着银子买了一件宋代人的作品。
中国古代书画属于文化资产里面终极的艺术财富,这一块财富最容易跟金融对接,艺术品金融追逐的对象主要也是古代艺术精品。真正好的、属于终极财富的古代书画就相当于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全世界流通的硬通货。
中国古代书画是全人类共有的终极财富。由于追求的人多,所以身价高,通常很难用便宜的价格买到珍贵的古代书画。也不要指望捡漏,因为全世界的人都在盯着,哪怕是在国外一个很小的拍卖会上,只要出现一件重要的东西,比如宋代、元代的东西,都会引发非常激烈的争夺,这体现了大家对古代书画的财富意义的理解。因此,在建立艺术基金或大规模的艺术投资计划的时候,首先就要把古代书画的艺术精品列为收藏的首选内容。
在2013年北京保利举办的八周年春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唐寅《松崖别业图》以7130万元成交
宋元绘画领衔
如果我们有一笔钱准备用来购买古代书画,应该优先购买哪一类作品呢?应该先买宋代的,宋代书画现在还能买到,而唐代的几乎看都看不到了。宋代纸和绢的作品存世已经很少,只是还能看到一些小团扇,成交价一般在500万~6000万元之间,当然,如果是大幅精品就会更贵一些,比如《写生珍禽图》再拿出来卖的话肯定要过亿。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2009年北京保利春拍,成交价6171.2万元
在中国古代美术史上,人们认为两宋的绘画是最好的,南宋时期有了画院之后水平更好,宋徽宗本人画的也很好,差一点儿当了自己画院的院长。两宋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空前绝后的艺术高峰,在讲世界美术史的时候,讲到中国艺术,基本上到了宋代就不再往后讲了。如果我们从美术史的角度来通俗地理解,明清绘画相当于在宋代绘画制造的佳酿里不断兑水。如果说宋元绘画是原浆,明代绘画基本上兑了30%的水,清代绘画中水的比例可能已经达到80%~90%,也就是说喝的其实是带一点点酒味儿的蒸馏水。
明代唐寅《松崖别业图》,北京保利2013年春拍,成交价7130万元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明清时期画家开展的探索已经非常少了,大体上以描摹前人的作品为能事。比如明代大画家仇英经常被富豪请到家里去画画,一画就是两三年,他去画的不是自己的作品,而是画历史上很有名的画,像故宫就收藏有仇英画的《清明上河图》。在明代,确认一个人是不是画家时首先会问:你会画《清明上河图》吗?会画《贵妃上马图》吗?会画《昭君出塞图》吗?要说自己是画家,就要会画这些历史名作,而不是说你能创作多少自己的画。到了清代,画家们比的是模仿宋元的画,直接注明“拟某某笔意”,对于外在世界的表达要更肤浅一些。所以说,宋代书画好就好在它有开创性,好在它对外在世界的赞美也如此逼真。宋人要把四时分开画,还能分别画出同一个院子里早晨、中午、傍晚、晚上的情景,更能画出“春山含笑”这样的主题效果。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不但能画出非常漂亮的山水,还能把人的情感融入其中,所以在美术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后来有一种说法,蒙古人拼命要打到南宋去,就是因为忽必烈看到南宋的绘画时想: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看的地方吗?我要打过去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好。南宋的绘画已经好到了让别人对你的江山羡慕的程度,的确是达到了人类艺术的一个高峰。
明代文征明《消夏小景》,2009年北京保利春拍,成交价364万元
与宋代相比,元代的绘画有了一个很大的转折和变化。元朝统治者来自草原,是以武力取胜的,对汉族知识分子有很强的戒心,把他们的社会地位放得非常低。因此大量文人都选择不跟统治者合作,而是寄情于山水,绘画就以山水主题为多,体现出归隐之心和与社会不合作的态度。中国的绘画在元代走上了内省之路,从向外追求变成了向内追求,开始把自然景象变成内心的表达,精神的东西变成了主流,这在艺术上也是非常高妙的东西。宋代的绘画是在美好的景色中融入人的情感,而元代绘画画的是内心世界,是一种静寂平和,将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外国人研究得不够,他们很容易看懂表达自然的、写实的宋代绘画,但是看不懂中国古人对内在世界的表达。就像我们能看懂基督教的故事,但是很难看懂禅宗的修行,觉得修禅宗的人每天就在那儿坐着什么都不做,但其实他内心的追求是很高的。所以说,元朝绘画很高妙。我们一直把元代绘画和宋代绘画并列,称之为宋元绘画,在古代绘画收藏当中,宋元同等重要,这是古代绘画里最重要的一个版块。
抓住交易机遇
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显价值”是宋元绘画,也包括书法,这是收藏版块里最核心的价值,也是做中国书画收藏和投资时应当最主要关注的。投资这一类艺术品有没有风险呢?应该说没有。也就是说,虽然拍下这类作品的人出的是全场最高价,但从他拍下的那一刻起往未来看,他的出价已经变成了最低价,只要拿到手就有了话语权和定价权。这类投资有风险吗?也没有。比如说,《写生珍禽图》面世的时候有真伪之争,但这种争论并不会撼动它的市场价值。
我们从《功甫帖》的案例中也能得到相同的启示。苏轼的《功甫帖》是上海龙美术馆花了800多万美元买到的,九个字一小开。刚买到时有很大的争论,有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写文章说这件作品实际是清代的,但除非他能证明这确实是清朝或民国的人仿的,否则就无法颠覆这个作品的价值。这件东西肯定是南宋以前的东西,有大量证据证明它早过元代,确实值这个钱,至于它到底是不是苏轼本人写的?再争论一百年也不要紧,因为它非常稀有并且珍贵。
一般人会认为只有真的作品才值钱,其实不一定,古代绘画跟是不是某人的真迹没有太大关系。我们都知道王羲之《兰亭序》是冯承素的摹本,如果出现在市场我相信仍是贵的艺术品。因此,古代书画首先贵“珍”,其次才贵“真”。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是南朝重臣,皇帝担心他的权太重会对自己的皇位有影响,就派了一个画家到他家去监视他的活动,让画家把他看到的东西画成画。画家看到韩熙载的日常生活就是歌舞升平,没有什么政治企图,所以就画了《韩熙载夜宴图》,皇帝看到也就放心了。这是一幅很着名的南北朝题材的画,但仔细研究会发现,画中人物用的酒具大部分是南宋的风格,与南北朝之间还隔着一个北宋。这张画跟南北朝的画家没有关系,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市场价格,假如现在拿出来拍卖,最少也要拍出10亿元以上。《清明上河图》也是一样,这幅画的知名度非常高,若拿出来拍卖估计也会超过10亿元,但它一定是北宋张择端画的吗?这很难说。这里要强调的是机遇问题。比如《功甫帖》,要是你想先搞清楚真假再决定是不是买,那早就来不及了。刘益谦有个长处就是不等争论清楚我就先买了,这是他高人一筹的地方。因为他知道,在古代绘画领域最大的风险是机遇的风险。
要收藏古代书画,就不要执着于学术认定上的真假,也不要在意贵不贵,要在意的是机遇,因为错过了可能终生就再也没有买到它的机会。
说到机遇问题,随着时代更替,一些海外藏家会陆续拿出自己收藏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上拍。比如,日本有邻馆的老先生已年逾八旬,他的子女对收藏不感兴趣,就会把藏品拿出来拍卖。再比如八国联军时期流失海外的清代皇帝印章,法国的吉美家族在收藏。他们家族中的人去世之后,这些收藏随着遗产分配到了后人的手里。但他们对这种东西不感兴趣,所以十年前就陆续放到各个拍卖会上去卖。也就是说,近十年来我们开始有机会买到吉美家族收藏的从清宫拿走的这部分皇帝印章。关于这些印章的来源,我们做过一个了解,当年八国联军的部队曾在景山驻扎,法军把司令部设在景山寿皇殿,那里是保存去世皇帝遗物的地方,康熙、雍正、乾隆的印章都保存在那里,于是就被法军司令带回了法国。10年前这些印章在法国拍出人民币100多万元的价格,现在的价位已经是几千万、上亿了。随着这段历史的研究不断深入,收藏家对这些印章的真实性有了更多了解,大家越来越敢买,价格也就越来越贵,以后随着价值的不断梳理还会更贵。
北宋曾巩《局事帖》,中国嘉德2016年春拍,成交价2.07亿元
左: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成交价4.025亿元
右:北宋苏轼《功甫帖》,2013年9月纽约苏富比,成交价822.9万美元
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举办的“皇威万代——法国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玺专拍”中,此乾隆帝御宝蹲龙钮碧玉玺<二方>以1018万港元成交
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举办的“皇威万代——法国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玺专拍”中,此乾隆帝御宝交龙钮和阗青玉玺以1858万港元成交
法国吉美家族旧藏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2010年北京保利五周年春拍,成交价5656万元
把握价值本质
评估风险是市场价值的风险,鉴定风险是学术认知的风险,虽然说买古代书画不必在意鉴定争论,但大家还是很关心这个问题。在此,我们不妨再从黄庭坚《砥柱铭》的案例来看看鉴定风险与古代书画拍卖的联系。
北宋黄庭坚《砥柱铭》<局部>,2010年北京保利五周年春拍,成交价4.368亿元
2010年6月3日晚,黄庭坚的《砥柱铭》在保利春拍上以4.368亿元的总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因为这件书法作品在文字内容、书法风格等方面与黄庭坚的其他作品存在差异,早在清代就有人认为它是赝品。后经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台南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博士导师傅申先生研究,最终确定为是黄庭坚书风转换期的真迹,他还为此专门写了一份近两万字的研究报告。这篇文章被附在了拍卖的图录材料中,所以现场能以超过4亿元成交。为什么请傅申先生鉴定呢?因为他是全世界公认的研究黄庭坚的专家,他的博士论文主题就是论黄庭坚书法。当年傅申先生在博士论文里认定这件有邻馆墨迹本《砥柱铭》的真伪存疑,一是因为这件作品整体写得偏右,与黄庭坚其他作品的线条相比偏稚嫩,不是很老辣;二是因为这件作品里面丢字、落字、错字多达十几处。这在古代文人来讲是不大可能发生的,因为古代文人非常注重文字的严谨性,出现错字、丢字、落字的作品是不会拿出来给别人看的,像黄庭坚这样的大书法家更不可能出现这种问题。但是2010年初,傅申先生认真研究之后把自己当年在博士论文中提出的疑问都推翻了,后来他在上海收藏家大会上还宣读了他新写的这篇研究报告,谈了自己对《砥柱铭》的重新认识。学术研究就是这样,是不断发现、不断认识、不断趋近但永远达不到真理的过程,是否定后再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过程。
《砥柱铭》原来是日本有邻馆收藏的,据估计,它是在20世纪上半叶从广东流往到日本的。当时日本用得到的庚子赔款购买了大量中国文物,有邻馆现任馆长的祖父就是负责给日本选购文物的专家之一。这件作品终于等到了交易机会,堪称百年一遇。所以说它的机遇风险太大了,也许出现交易机会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即便出生了,也许因为太年轻而没有财力购买,或是年纪太大已经没有兴趣购买。总之,一定要是既有财力和兴趣又正好赶上百年一遇交易机会的人才能买到《砥柱铭》这样的作品。投资古代书画的主要风险是机遇风险,学术风险已经退居其次了。
刘益谦与王羲之《平安帖》,此件艺术品系其在中国嘉德2010秋拍中以3.08亿元拍得
一般人看到拍卖场拍出天价时往往会想他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其实这件事一点儿都不重要。就像前文说过的,买宋元绘画这类古代精品绘画时,以最贵的价格买到的那个瞬间,它已经变成最便宜的了,因为以后你再卖时,一定会比这个价格更贵。所以,以高价买古代书画作品看似风险很大,其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