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万圣节玫瑰》中的色彩完全背离了客观存在,其夸张,非真实,非理性的色彩与其题目和内涵展示了社会规范再也无法制约人们内心的癫狂感受。
《万圣节玫瑰》阿历克西·冯·瓦伦斯基101×75cm布面油画1909年
但是我们来看郭晓光的作品——他的绘制过程是一个他与客观存在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诉说的过程。同时,郭晓光并不使用任何现存的色彩词汇,而是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恣肆发挥,寻找自我感受。无论从他的作品的造型,色彩以及都更接近“似与不似”但更倾向于似的价值体系。不过他的笔下之似,不是肖似客观的物理存在而是忠实于客观存在在他心中的映射。
《废弃的砖场—东北精神》郭晓光250×400cm布面油画2016年
在形态和形体刻画上,郭晓光绝不拘泥于肖似,而是寻找感受上的似,绘画逻辑上的似,更用非常规的表现手法抒发出他对客观的独一无二的个人感受。这样的作品是存在体验的表现性绘画,因此与表现主义绘画的理念大相径庭。
郭晓光的画,看起来十分“西洋”但是其内核不属于表现主义绘画领域而更接近传统绘画的表现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