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徐道获 | 安放人们温暖记忆的是家,但家的灵魂,你曾见过吗?

来源:芭莎艺术 作者:张婧雅 2016-11-04


韩国艺术家徐道获(Do Ho Suh)作品

艺术家徐道获(Do Ho Suh),对“家”有他极其敏感的表达。不同于所有砖瓦搭建起的冰冷外墙,徐道获找寻最接近人们内心柔软之处的质感,创造了只存在于回忆中的那些房子。倘若,你置身于它们面前,你会看到它灵魂的模样。

艺术家徐道获身上透着一种老牌艺术家的严肃气质,这大概是受父亲多年的影响,他的父亲是韩国备受尊敬的抽象画画家,徐世钰(Se ok Suh)。1991年,徐道获跟随妻子搬到美国,这次搬家部分缓解了来自作为成功艺术家儿子的压力。他说:“我到美国时觉得很放松,感觉自己自由多了。我意识到了有一位名人做父亲的风险──他总是会被人提起,但在美国就无人知晓。”


韩国艺术家徐道获(Do Ho Suh),生于1962年,现居伦敦。

1997年,徐道获在纽约画廊举办了一次享有盛名的双人展,后来他在耶鲁大学获得了艺术硕士学位并搬到了曼哈顿。随着他继续展出新作品,他那些探讨“家”的本质的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

谈论“归属”
 

艺术家徐道获的装置作品,用颜色通透的纤维材料,等比例制作与他有关的生活常品。他将敏感细腻的感受通过材料阐释出来,把与自己曾经有关的物品创作成为艺术,同时让观众们对此产生共鸣。他将目光定格在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上,不过多涉及内心感受,但这反而为观众提供了直达内心的通道。

他的作品探索了不同空间的意义,小到身体占据的领域,大到我们的居所乃至祖国的概念。其中,回忆、历史、迁徙、身份和身体等因素都产生了影响。他对什么是归属的思考触动了人们的神经,这使得他成为了这一代人中最受追捧的国际艺术家之一。

家里的家
 



徐道获巨大的装置作品“Home within home”,是按照1:1的比例,用金属框架和丝绸做成的。一层层通透的蓝色摄出整个建筑的外型,观者仿佛拥有了透视的双眼,穿透以往不能穿透的外墙,看见它内心的空间。一切如同置身梦境,既清晰又朦胧。这系列作品的原形都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建筑及场景,例如童年时在韩国首尔居住的传统老房子,以及初到美国时在罗德岛大学的公寓。



徐道获还采用轻柔布料创作了几版再现其父母韩国居所的雕塑,并把它悬吊在画廊的天花板上。这个住所是一栋传统的斜屋顶韩屋,是他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委托一名前皇宫木匠,采用回收木材建造的。他在谈到这处童年住所时说道:“它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不过那时候每栋楼、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没有被讲述出来而已。”

将这些用布料创作的装置房屋悬挂,给整件作品带来了某种诡异感。这种效果加深了身处住宅中的感觉,也强调着对家的回忆。徐道获还记得,他的哥哥在一次展览上看到陌生人在再现他们家宅的装置作品下漫步时,显得十分不安。



徐道获多年的老朋友贾尼丝·凯贝尔(Janice Kerbel)说:“那些作品在某些方面就像他本人──它们都是些非常轻柔的东西,几乎就像幽灵一样。徐道获有个超凡之处,那就是他似乎不属于他所在的地方。”

标本们
 



徐道获的作品《标本系列》(specimens)是一系列尼龙制成的物件,这些东西是他在纽约住所的复制品,仿佛他家的每面墙都被搬到了展览现场。



但是在求学时,徐道获未能选上自己最喜欢的课程,最终参加了“当代雕塑中的人体”课程,他说,“这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而杰伊·库根(Jay Coogan)教授则是他成为雕塑家的促成者。他的第一份作业是通过服装来思考人类的处境,于是他开始研究与人体有关的概念,而这一话题在韩国是个禁忌。

与此同时,罗德尼·金(Rodney King)事件在洛杉矶引发暴乱,韩国移民手持武器保卫自己店铺的新闻图片促使他第一次思考韩国以外的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这个民族的。他的大部分创作都与他在美国的移民经历有关。

移民、迁移无疑是徐道获最喜欢的一个主题,不论是空间迁移还是心理迁移。这一主题通过承载强烈情感的装置建筑显现出来,用它们来质疑身份的界限。

这些大大小小的装置,探讨了关于家的概念。通过它们试图询问人们,“曾经存在的地方”、“现在存在的地方”和“以后将要去的地方”的边界到底在哪?



徐道获相信个人对于空间的特殊记忆可以通过这些日常物件得以体现,而身体及心灵对物件位置和形态的记忆亦可创造出个人与空间互动的熟悉感。

坠落之星

徐道获耗时7年,在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雅各工程学院某座大楼顶层,建造了永久性艺术装置“坠落之星“(Fallen Star)。屋子正面外观如同童话小屋,屋内摆设齐全,与一般住所无异。



但从整体外观看,作品已有一大半悬在大楼之外,仿佛随时就会从高处坠落。这在寻常都市中绝对是难得一见的,路过的观者都会不禁为之捏一把汗。



这座立在屋顶的房子,似乎是在向《飞屋传奇》等作品眨眼示意,又带有一丝挫败感。在这件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也仿佛能够体会出些许“无处安家”的尴尬氛围,同时也是一种极其有趣的顽固思维的展现。



徐道获早期的作品,来源于作为移居纽约的韩国人所遇到的文化和身份冲突。他将一座传统的韩式房屋撞进一栋现代美国房屋,传统韩式家居散落进美式房屋内,形成一种混合的状态。

“坠落之星1/5”(Fallen Star 1/5),采用坚固的材质再现一所韩屋,造型仿照了他在普罗维登斯所住的公寓楼,屋子仿佛从一个精心布置、类似玩具屋的装置在高空坠落后得到一般。

徐道获创作的各种各样的住宅装置并非一模一样的仿制品。他说:“把它们做得一模一样本身是不可能的,而且我想体现的是一些不可捉摸的东西。它是回忆,是在这个空间中度过的时光。”

“坠落之星1/5”正是对于徐道获生活很好的表现,从侧面描绘出他从韩国到美国的经历。他本人将其描述为“就好像从天上被扔了下来”,仿佛是一阵龙卷风将他与他的家刮到了美国,投到了罗德岛的一栋建筑里。



房子的故事

徐道获的工作遍布世界,他每个月有两到三次旅行,目的地包括他常去的韩国,他的布料雕塑就是在那缝制的。他在谈到自己穿梭于各大洲间的生活时说道:“我一直都在追随我的爱人,从来没有因为职业而搬家”。





他跟随第二任妻子搬到伦敦以后,依旧以家庭为中心,他并不是那种活跃于艺术界社交圈的人。他在伦敦的朋友评价说:“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投入,是个安静的人,基本不与人交际。他需要那些时间来独处和思考。”



徐道获本人用这样一句话谈论他过往的作品,“这是我从韩国到美国的个人经历,以及伴随着我的关于房子的故事,也许正是这个故事将我带到了这里。”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