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中各种各样的死亡

来源:空白艺论 作者:李俊毅 2017-06-19

免于记忆与希望,

无限的,抽象的,几乎属于未来。

死者不是一位死者:那是死亡。

像神秘主义者的上帝,

他们否认他有任何属性,

死者一无所在

仅仅是世界的堕落与缺席。

、、、

(选自《愧对一切死亡》)

艺术如何呈现死亡?艺术与死亡是什么关系?选自博尔赫斯1923年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在这首名为《愧对一切死亡》的诗中,作者描绘一个没有死者的死亡,死亡的本身,死亡的死亡。“无限的,抽象的,几乎属于未来”,对博尔赫斯来说,死亡,不是人的体肤和精神的终点,是“世界的堕落和缺席”。

无论是罗马墓室壁画,希腊悲剧还是宗教文学从很早开始就呈现死亡,触及死亡的题材,艺术家们将死亡和死亡之后的未知世界视觉化,具象化,文学化,从而创作出一套独特的死亡美学。

艺术家们为什么要呈现死亡?他们通过什么途径来呈现死亡?

1,疾病与死亡

与死亡紧密相连的语境有,疾病,灾难,战争等等。它们“呈现死亡,隐匿死者”。

1987年到1990年,古巴裔美国艺术家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出版了一套名为《完美情人》的作品,里面包含两个黑色的钟,这个作品被他的情人罗斯所收藏。1991年,他的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同年,他创作了一个白色的版本。现在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这件作品由两个一模一样的时钟并列组成,它们开始的时间相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会渐渐脱离同步的轨道,或快或慢或停止,最终指向不同的方向。这就像一对“完美情人”,无论如何相爱,都逃不过时间这看似简单却不可逆转的力量,最终以分离作为结局。费利克斯希望通过这件作品表达对时间和爱人生命流逝的恐惧。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的这个作品没有直接谈及疾病和死亡,但是作品的创作,由他情人的死亡所催生,因此有死亡的背景。他没有表现人物形象,而是通过物件和抽象的时间进程来表现恋人的陪伴,疏离和死亡。疾病是造成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的延伸和终点就是死亡,就像这个作品中,时针不断的往前走,在它所创造的背景底下,可以理解为像是生命的流逝,疾病的蔓延和死亡的最终来临。

费利克斯1988年写给罗斯的一封情书:“不要害怕那时钟,它是我们的时间。时间已经对我们过于慷慨了。我们用胜利的甜美给时间刻上印记。我们用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遇征服了命运。我们是时间的产物,因此当时间将至,我们也以时间来回馈。我们是同步的,现在直至永远。我爱你。”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无题”(完美爱人)》,1987-1990年。壁钟。总计 13 12 × 27 × 1 14 英寸。两部分直径各13 12英寸。3版,1 AP。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基金会。

2,宗教与死亡:死亡与后续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最大的原因之一,是对死后的未知世界的恐惧,人死后会到哪里?会经历什么?会是什么状态?这一切的疑问会一直围绕我们,也只有人类会意识到自己的死亡,只有人类会想要通过某种手段来解释死亡,其中哲学和宗教都是最开始解释死亡的学问。天主教通过对现世,来生的描绘将死亡变成一道门,一个过渡阶段,死后的世界有天堂和地狱之分,善人入天堂,恶人下地狱,天堂和地狱的划分,体现了人类从道德角度来对死后未知世界的描述或者杜撰。在但丁的《神曲》里,人就是如此经历,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道“轮回”。

《耶稣的胜利》是达利在1951年为但丁的《神曲》创作的100幅版画之一,1963年开始印刷。《耶稣的胜利》对应的段落是神曲,天堂部分的第23章节。另外一幅名为《异教》,对应地狱篇,第10章节。

在表现天堂和地狱,耶稣和异教徒形象的时候,达利选用了不同的色调布置,《耶稣的胜利》以亮的暖色调为主,《异教》以暗的冷色调为主。通过明度和色调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对死后不同的世界具有不同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投射带有宗教和道德的影响。


达利,耶稣的胜利,天堂,23章;异教,地狱,第10章,但丁《神曲》1956 -1961年。

对圣母的崇拜从十二,十三世纪开始逐渐取代对基督耶稣的崇拜,大量关于圣母的宗教题材被创作出来。木雕,石雕,教堂彩绘玻璃窗及油画作为承载。《圣母永眠》又称作《圣母之死》,这个主题几乎未被正式的经文提起,多数来源于伪经书。在东方(希腊)较为盛行。

“圣母之死”与“圣母升天”常常被同时表现,例如HugoVanderGoes创作于1478年的油画《圣母之死》,我们看到圣母平躺在床榻上,穿着象征纯洁的白蓝色衣服,双手合十面朝上方,圣母头部上方,有一个光环,穿着蓝色教服披着红袍的耶稣基督在天使的陪伴下向圣母展开怀抱。圣徒围绕在圣母身旁。这系列表现圣母死亡的场面,同时描绘死后的去向。死亡被表现的平和,端庄而神圣。

卡拉瓦乔于1601-1605年,为斯卡拉圣母玛利亚教堂(EgliseSantaMariadellaScala)绘制的圣母之死,由于没有遵循并绘制原教义中基督降临来迎接圣母的段落而被拒收。卡拉瓦乔的这幅作品中,死亡的气氛被表现的更为凝重,恐怖。


Hugo Ven der Goes,圣母之死,1478


敦煌莫高窟,壁画,第217窟,观无量寿经变,宽600m /476m高,敦煌石,304年 -1271年。

在佛教艺术中对死亡之后的世界也有诸多的描绘,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观无量寿经变》是一个例子。《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略名《观无量寿佛经》,亦称《十六观经》,共一卷,刘宋畺良耶舍译。为净土三经之一。一位不幸的母亲,韦提希夫遭到逆字的幽禁,向时在耆阇崛山的释迦牟尼佛念请,佛应韦提希夫人,与目犍连、阿难两位尊者亲临宫中。韦提希夫人表示无心再留于娑婆世界,佛示现十方佛刹样貌于韦提希夫人,供其选择往生之地。在韦提希夫人选择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佛分十六观的次第,说明以面朝西方观想落日渐次到观西方三圣身相及弥陀净土庄严诸相的往生西方之法。其中并提到上、中、下三辈九品往生的位阶。

宗教艺术家通过对死后冥界的描绘,加固现世的教义和道德对人的约束,给未知的死后世界具象化,受人文和宗教的影响极大。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人类对死亡的无奈和恐惧。

3,死亡本身:自身之死与他者之死

大部分的艺术家,文学家和戏剧家探讨的都是“他人之死”,就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的死亡”,如何解释“他人的死亡”。但是,其实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是对那种死后“自我”彻底消逝的无奈和恐慌。有的哲学家通过拆解“自我”的概念来抵消对死亡的恐惧的产生。比如帕菲特在《理与人》当中解释道,其实没有“我”这个概念,“我”这个主观的感念,自我的意识,其实是一个包裹着一连串情感,记忆,喜恶等等的一个盒子,一个容器。我们之所以认为有自我的存在,自我与他者的区分,都来自于我们的情感联系的总和。但是,如果我们把“我”的这个外墙,这个盒子拆掉,那么就不存在自我,也就不存在因为惧怕“自我的消逝”而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对于帕菲特来说,个人的情感联系和很多其他人的情感联系是相同的。我们的那些情感会在别人,后人的身上无数次的出现。“自我”也就不会消逝。


Philippe de Champaigne,《耶稣的死亡》,油画,1652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看到最着名的再现“他人之死”的题材,比如耶稣受难相,苏格拉底之死,马拉之死,又比如菲利普·德·尚帕涅(PhilippedeChampaigne)在1652年创作的油画《耶稣的死亡》。死者耶稣,平躺在墓地上,头部隐藏在黑暗里,身体成为表现的主体,躯干只有私处包裹白色织物,胸骨部位有流血的痕迹,画面的右下角,在头部的下方,出现了代表耶稣受难的荆棘冠。艺术家创作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同时表现耶稣两种性质的绘画手法,既具有人性也具备神性。艺术家通过写实的手法再现了死者尸体的质感,轮廓和色泽。让观者通过绘画来体会作为受难者所遭受的苦难。

耶稣受难和死亡是中世纪,乃至宗教改革后的两个世纪(整个十六,十七世纪)艺术家表现的重要宗教题材,十六世纪及以后的世纪中,得益于人体解剖在绘画中的运用,耶稣身体质感,体积和轮廓得到写实的再现。通过对耶稣死亡的表现,来雕塑一种崇高的殉道精神,观众和艺术家将自身带入到耶稣的处境中去感受死亡和痛苦,从而来净化心灵。自身之死与他者之死,通过人对艺术品中的人物形象/宗教形象的移情来实现统一。

总结:

死亡,指的是生物的机体和精神的永久停止。在哲学上对死亡还有很多的界定。死亡,本身是中性的,是每一个生物,必经之路。在艺术中,对于死亡的描绘,常常带有人类的情感色彩,因此才会出现灰色系,冷色调,暗的环境,恐怖的气氛等等,死亡和一些具象的物体产生艺术上的联系,比如血液,坟墓,玫瑰,夕阳,蜡烛,头骨等等。它们共同来营造死亡在艺术中的美学和永恒。过去的艺术家通过表现死亡,来展现命运的悲剧色彩,对现世的人们提出生命短暂的警示和达到某种宗教训诫目的。当代的艺术家,通过表现死亡和相关主题,来追求一种悲剧,绝望,颓废,衰败的特殊视觉语言,与高昂的现代化步伐和城市化进展形成一种反调,一方面现代战争和经济危机摧毁了资本主义的乌托邦,颓废派和亚文化对死亡兴趣大增,另一方面,个人对自身的觉醒,也反应在表现自身的死亡上面。

那么,死亡,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人又是什么呢?

里尔克,在他被玫瑰刺伤,染上败血症的晚期,(那个时代,败血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他要求医生停止无谓的止痛和治疗,因为他认为,死亡应该是一个人经历的事情,不需要旁人的介入,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一个人如果热爱并且尊重自己的生命,他必然会郑重体面的面对死亡。

玫瑰,啊,纯粹的矛盾,乐趣

无人的睡眠,在那众多的

眼睑之下

(--选自里尔克墓志铭)

对于诗人来说,死亡,是一束玫瑰。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