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台湾曾错失成为亚洲艺术中心的先机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邱莉玲 2017-08-25

“台湾曾经有机会成为亚洲区的艺术中心!”立青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衣淑凡透露,她在1984年成立苏富比(微博)台湾公司时,曾尝试要铺这条路。因为台湾地理位置居中,收藏家、买家也很多,加上香港1997年回归,当时要把亚洲艺术中心移到台湾会是很容易的事,但由于要求提供艺术品卖方名单等,最终让这个想法无法实现。

20多年过去了,香港已奠定亚洲艺术中心的地位,衣淑凡认为,现在看不出台湾有任何诱因,还可以吸引国际拍卖公司投资上亿元在台设点,而且这段时间也可看到台湾的收藏家是周游在中国香港以及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等地购买艺术品。更何况,实体据点已经不那么重要,自从有了手机、网络,许多买家在线上竞拍,艺术市场已进入虚拟世界,整个艺术产业形态已改变,“未来要发展艺术市场,最重要的是资讯,这是台湾可以着力、重新思考新的机会。”

衣淑凡强调,艺术市场要健康成长,需有扎实的学术研究做后盾,支撑人们对艺术家与作品的认识,了解他们一生创作的风格与突破,才能长远地发展。但目前市场跑得太快,学术若不能跟进,市场到某个程度就会没有安全感,市场不能只有投资者,还要有研究者、评论家与教育者。

例如,常玉的作品近25年间价格飞涨,他的创作中有一个重要元素是动物,衣淑凡整理出常玉有50幅画动物的油画,其中有33幅画马、5幅画豹等,如果今天藏家买到常玉画的老虎,无疑是买到稀有精品,因为常玉一辈子只画过1幅老虎。

衣淑凡直言,通常论一个画作,除了看年份、画得好不好,稀少性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若没有足够资料支撑,市场很难为作品定位,买家更无从得知花数千万甚至上亿元买艺术品是为什么?!所以衣淑凡2004年起便着手建置民国初年、对人类有贡献的华人西画家的线上文献库与全集出版,已上线的艺术家有常玉、潘玉良、刘国松、丁衍庸等。随艺术家线上文献库累积足够的文献和作品等资料,也可逐渐把艺术家的拼图拼出来,让大家得以一窥全貌。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