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暑时节,300多幅中国早期抽象艺术家李青萍先生(1911-2004年)手稿遗作,由其侄女李美壁由武汉携沪,无偿赠与中华艺术宫。
“澎湃新闻”见证了这次低调的捐赠。李青萍,这位被中国现代美术史遮蔽良久的传奇女画家,这位曾身陷囹圄又与世隔绝三十年的女性终生未嫁,却是中国抽象艺术的女性先驱。
徐悲鸿在南洋为李青萍画的肖像
1937年,26岁的李青萍从上海赴马来西亚,展开一段艺术求索。80年后,她的百余幅油画、水彩画展现在其艺术的起点——上海。《无形·希声》中华艺术宫馆藏李青萍作品展自6月开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展期将持续到今年底。
现代主义的觉醒
初见油画《梦河》时,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画前静观。33×45cm的尺寸算是展厅里一幅小画,是什么牵引着每日面对作品的观看者?凑近看,暗红色的画布是一条沉郁流淌河流,天际线白色的河面一点点铺陈到画面中央,暗红色也逐渐展开为红黑相间,直至在河流延绵的尽头收束在一抹橙红的亮色中。整幅画面布满或因岁月或出于画家留下的刀痕而透出一股凝重气息,它们似是岁月于自然界的创口,又更像李青萍布满伤痕的一生在笔端的缩影。
《梦河》油画 木板 33×45cm
1911年11月16日,李青萍出生于湖北江陵县荆州城,原名赵毓贞,自幼接受新式教育、生性奔放。1926年,赵毓贞改名李媛,先后就读于武昌女子职业学校和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武昌艺专期间,她初习了西洋绘画。1932年,经校长举荐,李媛考取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图音系。当时,新华艺专由徐朗西任校长,留法归来的汪亚尘任教务长,艺术家潘伯英为总务长。在汪亚尘、周碧初等教授的执教下,艺术取向偏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以及野兽派一路风格。
在一份“新华艺专毕业生纪念册”中,记录着同学对李媛的印象——“……性直爽,富感情,态沉静,重信义,好抱不平,每遇辄言诸口,常以是而获罪于人者多多,然不自知。”“女史爱西画,恃画而忘餐,好音乐,其声调悠长壮丽,一众巾帼丈夫气。”1935年毕业前夕,新华艺专校董及兼职教授徐悲鸿参观毕业展,观看李媛作品后赞其为“新派女画家”。
1937年,英属南洋群岛四州府照会吉隆坡驻中国领事馆,在上海招聘美音人才,为南洋中国侨民办学服务。李媛经推荐入选。南洋是李媛先祖曾侨居的热带岛屿,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职业,更像是得到先祖庇佑的一次归途。
据学生回忆,李媛课余经常带学生写生南洋风光,画风颇传习了新华艺专时期学习的印象派等风格。南洋的热带地理、气候、形成了炽热的阳光和绿色雨林,红绿相间的冲突与对比,成为李媛独特的色彩符号。她无意中发现了印度籍校工沙都那萨的泼彩画,又从马来亚的传统民间工艺巴迪蜡染中汲取艺术营养,为自己的作品注入了南洋印记的生命针剂以及远超同时代中国艺术家的现代主义因子。
赋予抽象绘画以厚重感
身为李青萍遗作继承人,李美壁女士此次以极为低调的方式完成了300多幅李青萍手稿遗作的捐赠。这批手稿,多绘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半为姿态各异的人物。铅笔、钢笔、圆珠笔和水彩颜料绘成的画面或写于普通信纸或绘于“李青萍用笺”上,每一张都被黏贴在当地的报纸上,一一编号。这批历经岁月的手稿,发黄变脆,触摸间,让人看到一个风烛残年的女画家倔强的艺术生命。
这并非李青萍作品第一次以一种朴素的方式进入公共收藏机构。2003年11月,原上海美术馆负责人李向阳初见李青萍时,“老人从被窝中伸出一只刀劈斧凿般、布满千沟万壑的左手”,她的作品装在床底一只“漆成绿色的铁皮箱子”里,为了保护作品,画家一度将作品藏进衣柜,自己睡在衣柜前,以病弱身躯看管它们。
正是这一批作品组成了此次对公众展示的李青萍艺术展。展览由寻影、萍踪、回声三部分组成,上百幅作品皆出自艺术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的创作。其中的《马来风情》《马来意象》可以说是画家对往昔生活的回顾,它们在一众抽象画中尤为别致,椰林、阳光、蓝天,正是女画家青春所置身的色彩。
李青萍《吉隆坡港》 纸本油彩 71cm×37cm 1980年代
李青萍《富士山》 纸本油彩 39.5cmcm×57cm 1980年代
南洋数年,是她一生中的华彩,青春饱满的激情焕发出她的教学热忱,南洋茂密的椰林和湛蓝海水也鼓动起她的创作冲动。她的艺术作品还吸引了徐悲鸿的目光,徐悲鸿不仅亲自为她选编画稿,刊印成集,还为她取名青萍。1941年徐悲鸿为李青萍所绘肖像速写亦是两人情谊的见证。
1942年,李青萍回到中国,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写生、办展、卖画。1943年,她应邀赴日多个城市举办画展,广受欢迎。但是这场展览,却成为她此后人生的威胁和伤害,几乎让她付出了后半生的惨重代价。青萍之名,青青浮萍、浪迹天涯似乎也成为一个隐喻,如影随形。
李青萍的速写本
1946年11月,李青萍一度因汉奸嫌疑被收入提篮桥监狱九个月,最后虽以“查无实据、宣告无罪”释放,但李青萍当时正在举行的一应展览画作、衣物和画款却遭遇了没收;1951年,原本已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的李青萍,又因种种缘故遭到管制;1955年,李青萍以“现行破坏”的罪名被捕,再次领受一年牢狱;在“反右”及“文革”斗争中,她都无一幸免……
即便面对残酷的现实,李青萍在拘禁、关押、劳改的动荡中,仍然断断续续地画,只要有纸有笔,她就挥笔写意。1948年,李青萍为广州“中山图书馆”筹资举办义展,又应邀赴港为宋庆龄创办的中福会香港分会筹资办展,她还在台湾各地为修建孙中山纪念碑(亭)举办筹款展览。1949年,李青萍应郭沫若之邀,赴重庆为赈济“九二”火灾举办义展。
《瓶花》 纸本油彩 48x39cm 1980年代
李青萍《静思》 纸板油彩 68.5cm×36cm 1990年代初
1979年后,李青萍终于结束了噩梦。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政治名誉的恢复和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善使她被压抑了将近30年的创作激情决堤般地涌起。上世纪80年代末及整个90年代,她几乎倾注全部身心投入绘画,并通过口述的方式整理了自己的生平,由于历次政治运动,李青萍早先的作品、画册、数据甚至众多私人物品都被洗劫一空,目前传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八九十年代所创作。2003年向上海美术馆捐赠出最重要的一批画作后,仅仅一个多月后,李青萍就因全身器官衰竭在湖北荆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3岁,终生未嫁,没有子嗣。
1986年7月,李青萍在江陵县福利院作画。(《人民中国》日文版记者拍摄)
继2008年李青萍作品展出于上海美术馆后,这次李青萍珍贵原作再无完整地在公共机构中得以呈现。走近艺术家晚年的创作,在她所钟爱的饱和度极高的色彩碰撞以及几乎每幅画中若隐若现的人物形象的组合中,是一股不被击垮的生命力,以谜一般的方式在画布上的呈现。画家在冲破人生极大苦难之后,也冲破了任何有形艺术的禁锢。早前学生生涯习得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野兽派风格;得之于南洋的泼彩艺术,在大量捐赠手稿的练习中已谙熟于胸的人物形象都自由而灵动地穿梭在展览画作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画面中这些造型千秋的“人体精灵”成为区别真正的李青萍绘画与她故去后出现的良莠不齐的抽象伪作的重要特征。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邵大箴看来,“抽象画对艺术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的艺术就缺少这一块。”这批作品的价值,正如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肖丰所指出,“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对待不同的艺术形态,比如抽象、表现,应该将其纳入到美术史上更具象的框架里,用同样的分量和重量。因为有了李青萍,中国的抽象艺术部分有了一种厚重感。”
李青萍《婚礼》 木板油画 78.5cm×36.5cm 1990年代初期
(本文参考上海书店出版社《李青萍》及人民美术出版社《李青萍画集》中的相关资料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