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如何在公共领域实现共赏?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赵凤兰 2018-08-03

媒体讲求公信力,哲学谈论公共真理,伦理学寻求公善,那艺术学的公共性问题是什么呢?学者王一川探讨的是:既然艺术品是艺术家个性和性灵的抒发,其标准在观者心中很难用一把公尺度量,那么艺术究竟能不能在公共领域达成共识实现公赏?

“艺术公赏力”是不是个伪命题呢?通过王一川的一系列现象和学理分析,我理解到,他所指的公赏力并不是要给艺术品下结论定标准,而是指艺术的公共“心赏”品质及相应的主体素养。他提出“艺术公赏力”之说法渊源有自。当今的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媒介大融合和文化产业蓬勃兴盛的时代,艺术媒介的状况和受众的审美趣味已然发生重大变化,艺术不再是传统美学所标举的那种独立个体的纯审美体验,而是在纯审美与泛审美的互渗中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公共性,形成以精英群体独赏、雅俗共赏的群赏、自媒体多屏时代的分赏为特征的多元交汇互渗局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品由单纯的个人创造转向批量复制生产;艺术创作从以艺术家的人格为重心转向以公众的消费和接受为重心;艺术生产由个人主义、精英主义逐渐走向集体主义。王一川敏锐地意识到文艺潮流中的这一风向,直陈艺苑时弊,揭示美学真谛,并提出建立当代审美共治理论和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公赏审美体系,旨在培育既有优秀审美与艺术素养,又能履行公民责任的公众。

既然公赏是指有一定品质的公共欣赏,其中必然蕴含着相应的价值评判。当今的艺术界不断上演艺术的诚信危机,从票房造假、虚报收视、水军互黑,到代笔门、拍卖黑洞等事件层出不穷。加之文化产业复制能力的增强,艺术品丧失了往昔的神圣性而增强了反神圣性或日常性,取悦公众的无深度的扁平化、快餐式作品大量涌现。在部分艺术作品被功利绑架、深沉被浅薄管辖的当下,重塑艺术诚信和公信度,建立公正的社会评价体系和良性的公共审美,提升公民的艺术素养、辨识力和艺术公赏质至关重要。从当前豆瓣网和一些电影测评类社交平台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公众在进行文化消费前,对作品的艺术水准和价值度进行甄别已成常态,这反映出公赏力存在的合理性。但至今仍没有一部著作站在艺术学视角,对艺术市场中的诚信问题及作品的公赏质、公民的辨识力进行学理分析,王一川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从康德的“无功利审美”谈到文艺在市场樊笼中的物化;从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谈到文化产业的兴盛;从“人生艺术化”的审美理想谈到艺术在今天的生存困境与媒体纠缠。尤其是他以一个文化学者的眼光对文化产业做出的理性判断和精辟分析,是当前众多从经济学视野探讨文化产业的著作所不曾涉足也无法企及的。

王一川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都切中时弊。诸如在网络型艺术、倚网型艺术和传统型艺术等多种艺术形态并存的当下,艺术作品的艺术公赏力究竟应当如何做出具体评价?置身于艺术市场或商业大潮中的艺术产业,如何实现“心赏”品位引领下艺术审美性与艺术商业性的协调?当艺术被票房、销量、收视率裹挟而变得越来越通俗、世故、谄媚时,艺术如何承担起引领人们重返精神高空的重任?什么样的艺术能够承担起文化使命?如何通过“中国艺术公心”,去探寻当代中国艺术的民族特殊性与世界普遍性之间的交融点?等等。这些直击现实、紧扣当下的敏感话题和忧思,是每一个像我一样热爱中国文化的人迫切想要到书中去了解和探寻的。

在文艺作品汗牛充栋、鱼龙混杂,艺术市场全面进入观众中心制的今天,尽管艺术品已然同机械复制、文化工业、意识形态霸权、媒介营销等形成复杂的网络,但在任何情况下,以艺术公信度和艺术真诚度为原则,以涵养公众精神为旨归,始终是文艺界长期持守的美学标准。正如王一川所展望的:艺术最终要走上一条既能走高雅路线又能走通俗路线,且具备兴味蕴藉美学原则的艺术公赏质道路,达成一种以“三才分合”及“美美异和”为最高境界的艺术公共自由,树立起中国艺术公共精神——中国艺术公心。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