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范勃:知觉作为连接,内在感知与现实存在

来源: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2019-01-17

作为一个艺术家,范勃以各种切身的题材、媒介和文本探求人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社会角色的置换。从探究一种时代精神开始,到重审视知觉能力的创作实验,范勃始终保持着敏锐与果敢,其作品发展经历了抽象和观念化的漫长历程,始终力图表现不可见和不可触及的人类内心世界。其作品创造了内在感知与外部结构的独特连接,清晰地呈现了知觉作为一种感觉即是现实存在又抽象的特性。


《多米诺》
219x219x350cm
钢板
2018

范勃的作品《多米诺》参加了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公共艺术部分,展览探索了艺术和公共空间的共生与跨越式关系——跨域时空、地域、中西、人类及其所在的社会和环境。

符号与空间关系在范勃近期的作品中不断被讨论,而《多米诺》在此亦是。作品其中5件堆叠为碑,其余5件散落周围,或单独成型,或倾倒交叠,在其所安置的空间中,形成多个正负形关系。

而在每个组件中,存在着另一个镂空的负形,如大宇宙中蕴藏着小空间。在命名上,作品直接采用词语“多米诺”,不回避在观念上对该字符文义的借用——空间的延伸及正负转向,这种确定的表态延伸到现实空间中,即当符号成为巨型的装置陈列于空间时,它已如推动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般,转化着空间的性质。而观众则可从想象与行动两者中,体会“正负”的交错。


《游戏通道》
Game Passageway
1800x1890cm
不锈钢
2018

通过与盲人家庭的共处,观察他们纪录日常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诸如菜谱、歌词、地址、信仰、诗歌等被“书写”于各种生活中现成的印刷品上。范勃把这些内容制成图像,运用丝网印刷技术转印于不锈钢板上,再制成盲道、组合为迷宫形式的平地界限,成为公共空间中一个开放的游戏点。内容上存在着两个交错的系统:盲人的文本信息与常人的视觉信息间的交错。两个系统在感知作品时会采取不同的身体机能来获取信息,而这一切都可同时存在于一个场内——有边界的“游戏通道”。作品看似提供了行走的路线,但无论对于哪个系统来说, 信息都是混淆不清、彼此共生的,与盲道的原初社会功能背道而驰。


《盲道迷宫》
The blind lane maze
2000x2000cm
互动装置,植物
2018

作品《盲道迷宫》的灵感来源于范勃2016年的作品《世界3》,提取盲人纪录日常生活内容的载体,制成盲道、组合成迷宫形式的平地界限,成为公共空间中盲人与常人相遇的一个开放的游戏点。但材料是直接使用草坪来进行安置,借用大地的材料来表达,它依然开放,依然陷入一种矛盾中。即,这类盲道对于盲人来说,是无效的,它无法指导行动。而现实中,“规则”告诉我们,不能随意践踏草坪。这时候,“游戏”变成一个无效的游戏。这种听起来耳熟能详的情境描述,来自于我们对自身及环境关系的同等境况。


《一次诗歌复制》
A Copy of Poetry
尺寸可变
泥土、草皮
2018年

相较于范勃其它公共艺术类作品,《一次诗歌复制》显得更为私人与作为社会中单独个体的能量。作品的文本内容是一位视障少女所喜爱的两句诗,从诗的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她——个体——对自我的激励或者对未来积极的期许。但在此处,作品将盲文直接“书写”于草皮上,把这种个体的感受“种”回大地,文字似乎转为这片土地本身的发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作品中发声者的彼此转化,还原了乡土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乡土无法自我形成,而是需要个体的回应,彼此的意义才可成立。再进一步说,唯有如此,乡土与个体之间,才可彼此活化。


The entrance to the sky
镜面不锈钢
250x190x370cm
2017

盲文是艺术家新的一个创作历程,更像是一次探险实践。带着观众与另一个陌生的知觉世界进行互动。在这件倾斜的装置中,镜面不锈钢朝上,倒映着通过视觉获得讯息的世界。与之相对的下方,布有盲文这种触觉上的语言符号。虽然这两个不同的知觉世界在这里相互交集却不能相互触碰,但在拥有温度的人类心灵中,无限的可能与未知正在进行着。

关于艺术家

范勃1966年生于天津,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品展出于美国威斯康星查珍美术馆、法国萨拉贡博物馆、意大利圣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馆、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瑞典阿莱特美术馆、奥地利威尔斯安格里纳美术馆、德国波恩艺术基金会、意大利威尼斯米歇尔宫、匈牙利德布勒森现代艺术中心、丹麦北日德兰美术馆、意大利曼多瓦青年博物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土耳其宫、台湾国立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合美术馆、天津美术馆、西安美术馆等知名艺术场馆。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