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加之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和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作为高等美术院校的代表,也是培养高水平艺术专业人才的摇篮,美院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学子向往的最高艺术殿堂,经过四年或更长时间的学习,当面对残酷而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时,Ta们是否准备好了?当本科生已经遍地走,硕博也日益饱和的当下,不同专业的艺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究竟怎样?
我们不妨听听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不同专业,系别的一线教师和毕业生的声音。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从事现代美术史及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
99艺术网:今年艺术史和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是什么情况?
王春辰:今年学生就业情况都不乐观,有很大的就业压力。之前学校提到今年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希望老师们多为学生推荐工作机会。央美一些博士有去外地工作的,留在北京的不多。本科毕业生有一部分选择继续读研或是出国。今年毕业生因为疫情,在找工作方面会有一些影响,以我的毕业生为例,我有两个硕士生,其中有一个在美院申请科研助理,不算是长期就业,只是有了一年的缓冲时间,另一个在找工作,投简历去面试了一些美术馆,包括798的艺术机构,我认为毕业生应将择业条件放低一点等,否则就有难度。
当然一些社会化、市场化的工作岗位还是有的,我知道有去画廊,去拍卖公司工作的,但是从总的反馈看,今年的就业机会不是那么多。也许艺术行业就是一个小范围的行业,学理论专业的学生本来就不多,只要是自己愿意还是能够实现就业,此外一些单位要求学生有研究生学历,可能对本科生挑战就大了。过去本科生能做的事现在要求研究生,就业门槛有所提高,人文学院艺术史理论的学生多数还是接着读研究生。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出国,现在有学历内卷化现象。
人文学院2022届本科生毕业展
99艺术网:现在学艺术史或艺管方向,本科已经明显不够用了吗?毕业后就业选择面比较窄?
王春辰:肯定是。本科毕业想在艺术行业就业,目前显得有些不够用。有一个今年也是考上我的研究生的学生,本身是央美本科毕业,之后去了法国留学,压力特别大,学法语的同时还要兼顾专业,他就选择回到北京找了一个公司工作,跟艺术没有关系,做事务性的工作,工作一年多现在重新考上了央美的研究生。人每次选择的机会总会有时间差,但本科生毕业那么多不可能都去读研究生,硕士也不可能都去读博士。
99艺术网:在您看来,学艺术理论、艺术史,就业去向以画廊、美术馆或者是考编当老师为主?
王春辰:对,也有到政府机构做公务员的,有的学生回到家乡、回到地方上,有专业对口的工作就做,没有的话就选择其他行业,这都很正常。从另一个角度讲,读艺术理论没有做艺术行业也不奇怪,有的是没有机会,有的是想换个行业,就业难问题也是全世界的现象,不是学什么将来工作就做什么。
社会在发展,就业不再是必须对口专业那么绝对,有的人毕业可能喜欢别的事情就去做其他工作了,对就业的定位不要总是一根筋,人总要先生存,这方面学生进入社会,心态要放宽一点,姿态放得低一点,不可能每个人都到体制内岗位工作、编制容纳不下这么大的数量,像过去毕业分配,现在做不到,还是得自己解决。
刚刚毕业是首次就业,中间的流动性,变化很大。可能第一次就业不理想,随着自己边工作、边摸索,发现了更好的机会就跳槽或创业了。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大学毕业分配到工厂,工厂的环境我不喜欢,工作就很勉强,最后还是来到央美读书了,兜兜转转最后走进艺术领域。
学生在中央美院学生工作公众号里可找到就业信息
图源:中央美院学生工作公众号
99艺术网:以您的建议,毕业生就业应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第一份工作并不是决定终生的方向,不必拘泥于专业?
王春辰:肯定是这样。因为学生没有工作过,初次踏上社会很期待、很兴奋,觉得工作了可以经济独立,不再依靠父母,有一种心理上的期待。人一定要在社会上经历成长,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工作岗位可以说千千万万,差别很大。学艺术理论肯定也有差异,有的人可能做个独立评论家,也有去艺术家工作室做助理,一切都需要慢慢起步,逐步成长。
费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ART+TECH创意总监
99艺术网:您任教于设计学院艺术科技方向专业,这是比较新的专业,请谈一谈目前专业的发展情况?
费俊:这个专业从2015年就开始了,到今年差不多第7年,是一个新的专业方向。本质上是基于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结合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尤其是在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领域,希望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有交叉学科基础,还有创意创新能力的高端艺术设计人才。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我们强调以跨学科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技术能力和思辨能力,共同构成的一种复合创新能力,尤其是强调技术能力,目前在艺术与科技大的学科方向之下包含了机器人科技与艺术,智能科技与艺术,生物科技与艺术,数据科技与艺术四个子方向。
《迷人的热度》作者:刘桂羽
99艺术网: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大致就业方向是?
费俊: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选择成为艺术与科技方向的职业艺术家,之外还有大量的应用场景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一类学生会进入到科研机构,这种类型的就业在以往传统艺术专业中是比较少见的,这个专业就业比较“破圈”。他不是去做设计,而是以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身份参与到科研中。最近有一个学机器人科技方向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到机器人科研机构参与研发,不仅做机器人造型设计,还牵扯到人机交互、形态,包括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等综合方面。换句话说,有一部分学生会进入到科技领域里成为跨学科的研发人员,这是这个专业比较有特点的就业方向。
从招生来说,专业遵循整个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统一招生,并不分具体的方向,但是学生本科阶段可以选择艺术与科技这个方向的课程,并且可以选择这个方向来毕业。研究生阶段直接是定向选择和艺术科技相关的研究方向,博士生也是一样的。我们的专业方向有一个特点是越来越多的非文科背景的学生考入这个专业方向,理科甚至于学计算机的背景,以往对于这批学生很难进入到艺术院校体系。
生物艺术与科技研究
《守护者》作者:富裕
99艺术网:这个专业本科毕业以后是选择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比例和继续深造的比例是?
费俊:我根据自己学生的判断,1/3选择留学出国,1/3是国内考研,另外1/3就业,这是非常粗略的印象,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比例比较高。说到就业,还有第三个大的方向,大量的企业,新媒体等领域这方面的需求非常旺盛,大家都需要既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又有非常好的美学素养,还有非常好的创意能力这样一种复合能力的人才,就业面很宽,只是这个学科很新很多人不了解。
随便举一个例子,传统电视台以往大家的刻板印象认为只有学影像的才能进入到电视台,但我们经常收到这样的需求,机构要做融合媒体创新。什么是融合媒体创新?电视媒体也要走向融合式的媒体发展,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个能力呢?恰好是艺术与科技方向能力的学生不会基于一个单一媒介进行创作,善于运用不同类型的科技进行艺术表达,尤其是传统产业转型的机构,大量需要这样的人才。
《仲夏夜之梦2222》作者:张羽洋
99艺术网:今年是第一批00后毕业生毕业,就您的观察,现在学生对这个专业的认知和他们就业的选择有哪些变化?
费俊:每一届学生还是有一些能够感知到的差异。00后的孩子们天然对于数字科技的学习能力很强,这一代孩子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数字原住民。从小在数字媒介时代长大,普遍的数字技术素养比原来的学生高。这是第一个比较强烈的感受。我们在大一学年里已经加入了像编程这样的课程,不再作为专业进阶的课程,而是作为基础课程学习,技术现在已经成为艺术创作的基础能力。
第二,学生在择业选择上的多样性增强了,以往学设计的学生通常就业是和设计相关,无论是基于产品的设计,基于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无外乎几个领域。现在则产生很多新的交叉学科的需求,包括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博物馆做数字化转型、文旅做数字化转型。文化、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各个地方政府、企业比较主流的转型路径。这种形势下必然需要能够有跨学科融合能力的人才适应更加复杂的创新工作的需求,一些以往认为不太可能的就业机会也在产生,尽管大的就业环境并不乐观,但新领域里恰恰是供不应求的情况。
99艺术网:今年您已知的专业毕业生是去了哪些就业渠道?
费俊:有一类是去高校教学岗,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目前有继续考研的,有留学深造的,基本是这两类。现在同学都会有压力,认为本科出来就业不够有竞争力,所以绝大多数会选择继续深造。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专注研究方向有中国革命美术史、中国现当代艺术展览史,长期从事当代艺术的批评与策展。
99艺术网:广州美院人文学院史论、艺管专业,本科毕业后就业据您了解大致是什么情况?
胡斌:今年就业很不容易,学校也非常重视,差不多隔几天就会发一个报表过来,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今年企业招聘有所减少,公立机构招的也不多,本科考硕士,硕士考博士,这种继续深造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估计我们艺术与人文学院美术史和艺术管理及文博,硕士想要继续深造的有20%-30%的比例,本科应该有30%以上的比例。
99艺术网:过往史论专业的学生向出版社,博物馆、画廊等渠道就业为主,目前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依旧是这几个渠道实现就业吗?
胡斌:差不多,比如说美术馆、画廊、拍卖行,或者是媒体、出版社,但是我是觉得能解决就业的人数数量很小,跟招生规模不太对应得上。现在就业环境越来越艰难,流行的说法就是“卷”的越来越厉害了。我发现现在越是不好就业,大家越要去考编,以前好就业的时候,大家没有那么紧张。我们这边美术史、艺术管理不少人希望考编,但有编制的单位毕竟是少数,包括考中小学老师的编制,考博物馆、美术馆甚至和专业无关的公立单位编制,就业越难他们越希望稳定,越热衷考编,考编也变得越来越难。
广州美院开展的相关就业指导系列活动
99艺术网:现在大湾区包括深圳很多艺术机构越来越多,对于学艺术理论、策划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不是增加了就业的选择?
胡斌:严格来说,只要自己能力不太差,找一个非编制的工作并不难,甚至客观来讲,现在很多民营机构在不断地找人,甚至找不到人。但反过来看,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素质肯定有高有低,但每个人都要就业,不是说只有部分学生就业就行了。还有就是机构对学生素质能力要求高,但相关待遇却没匹配,很多机构本身也很不专业。其次,即便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的好机构,待遇也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高,且未必稳定。
但艺术业态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觉得学生要考编制也是可以理解的。还有一部分就业的情况是脱离专业了,我认为这也很正常。任何一个专业读了个大学或者是研究生未必将来要从事本专业工作,毕业生也有做其他行业做的好的。
艺术行业已经好多年就业不太理想了,现在受疫情影响更不好了,应该说十多年前那个时候美术学院绘画、设计、这些都是很好就业的,更多的人是不想去,不是就不了业。但再往后越来越难了,不是他们不想工作,而是就业有难度,当然很差的单位学生也不想去。
就业指导系列活动之考博经验分享交流会
99艺术网:就您来看,现在的学生对于就业是抱着何种心态?会过分焦虑吗?
胡斌:理论专业的学生还是比较焦虑工作的事情。他们首选还是考编或深造,多次无果后才会继续看其他非编的工作,不能飘着,作为一个自由写作者貌似没有多大的可能性,绘画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做所谓自由艺术家的比较多,他们理由似乎更充分一点。
在这个领域工作一方面对能力要求很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往往并没有提供给与之匹配的回报。所以如果不是真正热爱是很难坚持的,也很难做出某种成绩。面对当下的就业,我觉得所谓稳定都是相对的,原来大家都向往的报社、杂志,传统媒体随着形势的变化,早已不复当年,最关键的还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次,像艺术管理者或策展人,意味着更加综合的能力,但也是从一项项具体的能力积累的,这里面有太多的细节,而且有太多的不可预测性,你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学习。
刘可,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教授,华侨城盒子美术馆执行馆长,广东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99艺术网:广美这边就您教授的绘画专业本科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刘可:现在这些学艺术的学生,其实很多像油画本科生考研比较多。有一些是去一些插画公司、广告公司,或者是创业,也有一部分人考公职单位,有一些独立做艺术家的,半职业状态会比较多。
油画系学生从事专业的自信心和持续性还是蛮强的,这一点算是比较好,如果从就业率来说随便找个工作,他们都不太愿意。我们美院自己的美术馆、机构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各种美术馆、艺术画廊这些机构,综合性的生态是这样的,比其他的行业也不会差,也不会好,还是保持这样一个量在里面。
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展
99艺术网: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会选择留在广州还是去其他城市,比例是?
刘可:我印象中,出国的有一部分,留在广州发展的比较多一点,有一些回到老家去的,但比较少。第一多的是留在广州,还有一些去广州周边珠三角、大湾区,也有一部分去上海、北京的。70%都在广州珠三角附近,10%左右是出国,剩下的是其他地区。
99艺术网:绘画专业的学生对于就业有担心吗,对于自己毕业之后的路是否有比较清晰的规划?
刘可:大部分同学,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还是觉得会从事这个专业,继续深入探索。有时候跟纯粹的工作选择没有直接关系,他们还是会继续创作,当然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有一些淘汰,也是正常现象,每年积累下来真正能做艺术的就那么多,还有一些是半职业状态,创作的同时也教书,但基本上还是在这个行业里。之前观念当中觉得学画画,毕业后做职业艺术家毕竟是小部分。但就我的观察,放弃的还是比较少。
广州美术学院2022年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99艺术网:现在美院每年都在扩招,社会上的需求也同样更大了吗?
刘可:实际上是需求更大了,美术有时候不单是在美育、这个专业的培养也比较宽泛,实际上我们的学生扩招是因为有专业需求,比如设计或者是其他方面拓展了很多,本身绘画专业没有太多的扩招。
整个美院学习的经历对他们的就业还是帮助很大的。美院里老师都是搞创作的,整个教学环境各方面都很好,肯定对他们就业是有大帮助,另外就是选择继续读研的同学不少,很多人担心研究生的生源问题,我们的研究生生源油画专业的多一点,大概70%、80%,主要是广美油画系或者是其他美院油画系。
初入职场的Ta们,感受如何?
富裕,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2022届硕士毕业生
我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进入艺术与科技专业学习的。选择这个专业一部分是出于兴趣使然,当时看到艺术与科技这个新的研究方向,此前没有接触过,是一个特别实验性、特别前沿的专业。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在不断地调整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大家都在一同探索怎么研究这个课题。我在读研期间也帮老师安排一些本科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同学们在本科阶段就能了解这个方向,学习过程和学科在学校内的发展是同步的,大家都在进步,面对一个全新的专业,大家都在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当中成长。
我现在在游戏公司工作,工作主要偏向游戏宣发相关的设计,也包括公司内部的一些新的尝试和新业务,市场上尤其是像游戏公司,都会想要进行一些新的尝试,或者是做一些处于“风口”的创新业务。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我觉得还是很看好的,毕业生可以去大公司工作,我了解的不少比较新兴的岗位需求同新媒体交互等方向都比较对口,身边不少同学会选择去高校任教,很多院校都在逐渐开设这方面的课程,相关的师资比较匮乏,也有选择继续深造读博,就业选择面还是很广的。
刘欢,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毕业生,研究方向西方艺术史
我是今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专业是艺术学理论,艺术史论。现在在出版社做编辑,具体工作是负责一些艺术史类、美术类的书籍策划、出版。我们专业这一届有10个毕业生,同学考博的占多数吧,还有一部分考中小学美术老师的编制或是考事业单位,但竞争都很激烈。
我找到现在的工作源于自己一直以来有这方面工作的就业意向。学校有专门负责研究生就业的老师,他们看到相关招聘信息就会及时发到群里,这个岗位是我想要的,所以就报名参加应聘去考试。应聘的过程感觉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我这个岗位的应聘人有一些是海归,其他基本上也都是有国内985高校背景的。广州美术学院本身的知名度在应聘过程中还是具备一些优势的。研究生三年期间,我感觉同学在研二快结束,即将迈入研三的时候会开始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在此之前没有那么早计划工作,除非个别对于学术特别热爱的同学会专注于发表文章,计划着读博深造。虽然就业不易,但大家对工作和自己的未来并没有过分的焦虑情绪。
胥耀,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油画硕士
我今年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目前工作在广州一所高校从事绘画的教学工作,这所学校的招聘信息也是通过老师得知,应聘的过程感觉竞争挺激烈。身边同学目前就业去向,我知道的有去中学当老师,今年就业是会有一些艰难,岗位比较少,此外我们这个专业对口的岗位可能也不多。从事教师工作算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能够自己创作的时间比较多。我是研三才有留意工作机会的想法,之前还是会把重心放在创作上,毕竟研究生就这么几年。找工作的过程中我自己的体会是专业能力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