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美国学者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在《艺术新闻》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的文章,提出如“我们谈到女性艺术家时,并不只是在谈论女性,而是通过女性艺术家的视角谈论女性的思想”等观点,并由此引发了西方艺术界展开了一次关于女性艺术的大讨论。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女性艺术”也在时代的发展中持续前进着,并让中国当代艺术史不再是一部单纯的、男性视觉经验的垄断史。
芭芭拉·克鲁格 Barbara Kruger
《欲望存在于快乐缺席之处》Desire Exists where Pleasure Is Absent
2009
乙烯丝网印刷 Screenprint on vinyl
225 x 222 cm
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
courtesy David Zwirner Gallery
美国艺术家芭芭拉·克鲁格的作品将摘自大众媒体的图片与精辟的社会评论文字并置,所创造出的强有力的图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便广受赞誉。克鲁格所关注的问题——如堕胎、消费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艺术家职业生涯起步阶段便存在,而她的批判在今时今日依然能引发惊人的共鸣。此次展出的两件作品都体现了艺术家特有的锋芒,无论是对将享乐与欲望的讲述局限于异性恋关系和亚当夏娃叙事的质疑,还是揭示对 "他人 "的敌意实质源于自己内心的恐惧。
但同时,在一些强调“女性”之名的展览中,我们却能够看到很多对于女性艺术与身份的“定义化”认知。如充斥于展览现场的柔软织和丝绸、桃红或粉红色调等元素,总会先入为主地对女性的身份与艺术进行“微观化”的处理。正如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所说:“如果性别是男女不平等的性化(Sexualization)所采用的凝固不变的形式,那么,不平等的性化就先于性别出现,而性别则是其结果。”
而如何在“不平等的性化”问题被固化之前,将狭义的性别划分拓宽为一种自我意识的反思与碰撞?今天(2022年9月13日)在潇当代美术馆开幕的、由翁笑雨策划的“越过栅栏,如鸟儿飞过”大型群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关于性别与身份等问题的多层次思考角度。
关小 Guan Xiao
《草莓眼》 Strawberry Eyes
2021
轮毂、陶瓷
Rim, ceramic
108 × 78 × 23 cm
图片由天线空间提供
courtesy ANTENNA SPACE
首先,这次展览的英文标题"I'm Stepping High, I'm Drifting, and There I Go Leaping"借用了艺术家特里萨·克罗马蒂 (Theresa Chromati) 的大型绘画装置的名称。中文标题“越过栅栏,如鸟儿飞过”则引自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长篇散文《一间自己的房间》中对年轻女性创作者的劝诫,希望她们不理会外界的尖言冷语,而是专注于创作本身,自由地与世界同在。
达娜·舒茨 Dana Schutz
《创作歌手》Singer Songwriter
2013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195.58 x 228.6 cm
© Dana Schutz
展览中展出了国内外49位女性与非二元性别艺术家的共65件作品,主要聚焦于艺术家们近五年创作的以绘画为主的作品,这些艺术家尝试探索不同的视觉语言如何拓宽表达的边界,尤其是如何再现在性别化的视角和特定历史语境下显得错综复杂的个体与集体经验。
“越过栅栏,如鸟儿飞过”展览现场·潇当代美术馆
同时,这次展览也通过不同的章节与结构设置,对“女性”和“非二元性别”等身份问题进行了具有很强宽容性的理解与探讨,正如女性主义作家兼活动组织者洛拉·奥卢费米 (Lola Olufemi) 对 “女人” 的理解:“(女人是)一个战略同盟,一柄我们能够在其下聚集并提出诉求的伞……在一个理想的未来中,这个身份完全可以不再存在。”
在“女性观看女性”部分中,艺术家们考察一系列有关观看和被观看的主题,例如奴役与束缚、表演性和家庭纷争,以思考自我审视与自我描述之间的相互作用。
克里斯蒂娜·夸尔斯 Christina Quarles
《在它之上,在它之下》 Over It and Under It
2017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152.4 x 121.92 cm
© Christina Quarles
“身体作为场域”则延续了女性主义反对将女性身体客体化或资源化的传统,这部分的艺术家们将女性身体从其与所谓“自然”的保守关联中带离,并试图重新想象身体如何能够作为场域和景观存在。
艾丽森· 卡茨 Allison Katz
《鲸鱼 III》 Whale III
2021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122 x 244 cm
图片由艺术家和Luhring Augustine, New York提供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uhring Augustine, New York.
艾莉森·卡茨的画作如视觉元素的游乐场一般,关于自然和人体的幻想场景与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在其上交织。她使用人们相对熟悉的形象,如此处展示的鲸鱼和股骨,但使用特定的技法对其加以解析,从而映照出我们对事物相貌的想象与艺术家所呈现的模样之间存在的记忆滑移。她的画作因此具有一种审视主观经验的力量,邀请观众质疑我们如何进入一件艺术品,以及这可能会如何影响我们对艺术叙述的体验。
“日常的心理地貌”这一部分的作品引入随波悠游于日常生活的情愫,聚合了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生活经验,以此探索在虚实层面中空间与行动的多种重叠。
在“认知错视”这一章节,如漩涡般诱魅的图像使我们沉浸其中,艺术家们也借此邀请观众直面自己未经审视的种种偏见、预设与症结。
洛伊·霍洛韦尔 Loie Hollowell
《橙色(黄色、紫色和蓝色)的相连灵格》 Linked Lingams in orange (yellow, purple and blue)
2018
油漆、丙烯介质、锯末和高密度泡沫,装在亚麻布上的面板上
Oil paint, acrylic medium, sawdust, and high-density foam on linen mounted on panel
122 x 91.5 x 9.3 cm
图片由佩斯画廊提供
courtesy Pace Gallery
洛伊·霍洛韦尔的艺术实践提问着我们应如何理解身体和它所经历的变化,并通过一种高度个人化的方法来应对这个问题。她对光线的使用反映了她在加利福尼亚的成长经历和对意大利传统的明暗对比 (chiaroscuro) 的兴趣,并将其与自己怀孕及流产的生活经历相结合。画面中貌似欧洲中世纪宗教美术中杏仁状光轮 (Mandorla) 的形状,仔细看后却转变为乳房和生殖器官那层次饱满的表面。她富于直觉的方法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仿佛散发着光芒,邀请着观众进入她对感官欲望的探索。
之后,又通过制造有关权力与关怀结构的新叙事,在“构造世界”部分,艺术家们通过大胆设想替代性的历史叙述和可能的不同当下来引发思考:在不断构建与重构丰富多样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彼此之间该如何相处。
可以说,“越过栅栏,如鸟儿飞过”本身是一场既凸显着复杂的性别观念及其延展意义,同时又不断模糊着性别与身份定义的动态性展览。展览中所展现出的女性或非二元性别艺术家的创作,已摆脱了既有规则中狭隘的性别界定,ta们不再是被规定、约束、符合社会权利的“被凝视”或“被动”玩偶,而是在所谓“优雅”和“柔美”等固化的形式脸谱之外,用观念与形态各异的作品,彰显着不同个体的生命本能及其思想观念演化的蓬勃张力。
艾米莉·梅·史密斯 Emily Mae Smith
《唤醒槽》 Wake Tank
2017
亚麻布上油彩 Oil on linen
129.5 x 170.2 cm
© Emily Mae Smith
女性认知的觉醒和女性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深入地表现了女性独特的自我意识与细腻的情感世界,也是女性艺术家透过绘画艺术对生命本体的思考与追问。
达娜·舒茨 Dana Schutz
《潜水员》 Diver
纸上水粉和石墨 Gouache and graphite on paper
2021
76.2 x 63.5 cm
© Dana Schutz
同时,通过本次展览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策展人并不想用“女”和“非二元性别”的身份前缀来暗示着创作者的边缘性,而是将对于不离不弃的身份标签的对抗性,转换成为对于创作基本属性的深入追问。因为,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创作的问题,是探索主体性的问题,而不是性别问题。最终解决创作问题,还是要超越个体的经验,达成对作为生存背景的社会性话题的介入,对权力机制的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主体自觉意识。
艾丽森· 卡茨 Allison Katz
《2020(股骨)》2020 (Femoral)
2021
布面油画、丙烯和沙子Oil, acrylic and sand on canvas
110 x 220 cm
图片由艺术家和Luhring Augustine, New York提供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Luhring Augustine, New York.
最后,在这次展览中,我认为不论是策展人还是参展的艺术家,均反对无休止地纠缠在生理性别的狭小圆点上,而是更倾向于将“自我”放进文化和权力等系统中去理解,在思考与质疑中获得“自我”的真实坐标,并对作为社会和文化构成的性别“身份”进行切实思考,用作品切入到自我生存与处境的实质问题之中。
“越过栅栏,如鸟儿飞过”展览现场·潇当代美术馆
越过栅栏,如鸟儿飞过
I'm Stepping High, I'm Drifting, and There I Go Leaping
地点:潇当代美术馆
展期:2022.9.13–12.14
策展人:翁笑雨
参展艺术家名单:
朝恩·雅浸,克里丝汀·艾珠,萨拉·鲍尔,耶尔·巴塔纳,阿纳斯塔西亚·巴伊,佐伊·蓝,路易丝·伯内特,卡罗尔·波维,凯瑟琳·布拉德福德,特里萨·克罗马蒂,艾玛·卡森,崔洁,米拉·丹西,贾黛·法多朱蒂米,玛丽亚·弗拉戈索,维维安·格雷文,关小,韩冰,安吉拉·海施,洛伊·霍洛韦尔,许鹤溪,艾丽森·卡茨,阿加万·科斯拉维,莉莉·基米尔,Koak,芭芭拉·克鲁格,草间弥生,奥布里·莱文塔尔,陶斯·马哈切娃,杰西·莫克林,埃贝乔·穆斯里莫瓦,阮谭美,卡特娅·诺维兹科娃,维罗尼卡·鲍索瓦,希拉里·佩西斯,阿玛莉亚·皮卡,克里斯蒂娜·夸尔斯,达娜·舒茨,玛丽娜·佩雷斯·西芒,艾芙瑞·辛格,萨拉·斯拉佩,艾米莉·梅·史密斯,阿曼达·沃尔,王裕言,王茜瑶,伊斯·伍德,孙一钿,张子飘,志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