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叙事中,我们有过一次关于艺术媒介的“正名”:20世纪上半叶普遍使用的“洋画”或者“西画”的称谓,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地被基于材料特征的“油画”称谓所取代。
一字之差,但后者的命名方式,在认识论层面,将油画在中国的推广、传播和我们的实践,以及对应的中国美术现代化的改造与建设,理解为我们从学习先进文化走向孕育文化自新的践行过程,并从“文化—政治”的角度,提示了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面向“世界图景”的内在化进程。
如何诠释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化进程,或者进一步说,如何建立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现代美术之间的历史连续性,正是“根基——2022第八届艺术长沙”聚焦与思考的议题。
事实上,中国当代思想界曾不止一人一次提出,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我们需要把握与处理儒家文化、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三个传统之间的历史关联性。
并且,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需要正视整个传统中国历史文明对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基座与精神基础之意义——作为一种在思想方案上的启发,中华文明所展现出的时空超越性,无疑为本届“艺术长沙”关涉的议题,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反观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框架与文化框架。
作为展览的“根基”,由三位中国艺术家的个展组成:张恩利的“容器”、王郁洋的“奇云”和苏新平的“延绵”。具体于艺术上的观念与实践,三位艺术家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向,但从他们的艺术中,我们可以发现与捕捉一种贯穿至今,以“油画”为代表的中国美术的现代性经验:
一面是与时俱进的“普遍”的生活世界,一面是思考与呈现“我们是谁”的价值世界,两个世界辩证统一在对于自我历史的叙事与践行中。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谈及的“文明”并不意味着一个过去的语境,恰恰相反,它是一个包含历史可能性的现场,关乎我们怎样走向未来。
根基 GEN JI
01
苏新平
苏新平:延绵
(Long Journey)
苏新平是一位秉持学院理想的艺术家和教育实践者,在长达四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学院作为一种传承经典的文化机制,一以贯之地支撑与平衡他在艺术活动上的重心。
早在从事油画创作之前,苏新平已经是一位久负盛名的版画艺术家,通过他在版画艺术中所展现出的对于“绘画”的热忱,我们可以发现,苏新平一直都以开放的媒介态度,面对自己的艺术活动,无论版画,还是油画,分殊的媒介经验,受到一种更为宏观与延绵的艺术精神的感召与统摄。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艺术的人文传统,也是苏新平反照与评判自身艺术价值的历史坐标。
在近些年,苏新平的艺术一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媒介倾向:素描、版画、油画和雕塑;另一方面,不同的作品又呈现出一种同源的精神诉求。
具体于作品中,“同源”表现为跨越时空与身份间隔所建立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例如,我们可以在以“风景”为主题的作品中,捕捉到北宋绘画面对天地自然时的吉光片羽,也可以在“窗”系列的新作中,感受到人世间共通与普遍的对望乡愁。
但这并不意味着与时代无关,恰恰相反,苏新平正是在与时代经验的反复碰撞中,锚定了艺术作为一种“记忆结构”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作为展览的“延绵”,展示的主体是一组苏新平在2022年的新作,以此对应他近年来日益活跃的实践状态。
展览标题“延绵”,将苏新平对于艺术媒介经验之间的让渡与融合,以及艺术实践所呈现的超越时代图景的艺术精神,理解为一种贯穿在无数个体生命流变中的历史意识,它既包含知觉与记忆的历史张力,也包含了古今同情的人文情怀。
苏新平作品欣赏
无题 Untitled
400×260×341cm
光敏树脂、玻璃钢
Photopolymer, Fiberglass
2022年
荒原6号 Wasteland No.6 336×224cm(56×56cm×24)
纸上铅笔 Pencil on Paper
2019年
窗之三 Window No.3
160×20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2年
02
张恩利
张恩利:容器
(After Emptiness)
张恩利的创作生涯始于1990年,这是他到上海工作的第二年,在之后十余年的时间里,他运用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描绘了一系列饱含日常情状的普通人形象。
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反复回到原点的绘画过程,既包括一个外来的青年对于“上海场景”的体认,还包括他作为画家对于“现实性”的提炼,也就在这个可以用人生来标识的过程中,张恩利的绘画语言迎来了一次蜕变:人物造型日渐清晰的呈现传统中国画的书写意趣。
对于画家本人而言,中国画的线条与人物造型是他在少年时养成的绘画经验,但从表现性向书写性的文化偏移,也牵引出中国现代美术关于“人间性”的因缘伏笔。
这里的“人间性”,指向的是心灵。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心灵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兼具内外两种面向的意义世界。
反观张恩利的绘画世界,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种内与外的辩证。如果说,张恩利描绘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向外的人欲;那么之后对于“静物”的描绘,又像是在安顿心驰后的心灵。
这又是一个长达十余年的绘画过程,而持续累积的经验也在生成新的开始——书写性的气韵与表现性的质感,逾越“静物”系列具体的物象空间,基于一种纯然的感知重新诠释(解构)“肖像画”,可以说,这是画家对于生命内在气质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于“社会身份”所作的心灵匹配。
作为展览的“容器”,以采样的方式呈现张恩利三十余年的绘画实践,不仅包含了画家三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有时期之间承上启下的画作实例。
展览标题“容器”,源自张恩利1990年代的一幅同名画作。画家曾在一篇对话中提到,他的绘画直到现在依旧在思考“容器”。何为容器?张恩利的解释是,承载时间痕迹的空间。或许,也有“虚室生白”的境界。
张恩利作品欣赏
不修边幅的人 布面油画 300x380cm 2022年
钢丝(四) 布上油画 300x400cm 2015年
水 (三号) 布面油画 300x250cm 2013年
03
王郁洋
王郁洋:奇云
(The Marvelous Clouds)
作为中国中生代代表艺术家之一,王郁洋的新媒体艺术之路起始于广义的当代艺术实践,但与许多前辈或同辈艺术家不同的是,他在实践的初期就呈现出一种相对清晰的媒介(理论)意识。
正如本次展览的开端从《一张画》(2009-2010年)开始,在这个不为人熟知的早期项目中,王郁洋从颜料的材料性角度,解构了一幅风景体裁的油画,弥散在空间的笔触不是为了再现自然对象,而是呈现一种更具普遍性的“第一性”观念。
这件作品像是一次告别,也像是一次宣言,王郁洋一脚踏进了媒介与人类的境况,思考与想象人类、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各种故事。
在王郁洋的艺术中,“环境”是一个关键词,既指向人类文明通过技术物所同化出的“技术环境”,也指向具体艺术行为所建构的语境观念。
所以,王郁洋的艺术有时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实验”,例如,围绕数字编程以及人工智能的一系列图形作品,输出的不是一个仿照人类世界的图像,而是在呈现一种非自然性的语言世界。
有时,王郁洋的作品也会呈现一种直观性的思辨,例如,《2in1》与《未来褪去的现在》,前者是摄影、喷绘与绘画方式共同构建的一个视错觉玩笑,后者是关于形象与记忆,见与不见的辩证关系,两者都与现代化的日常经验相关。
作为展览的“奇云”,从《一张画》展开叙事,将主要呈现王郁洋解构“绘画”之后的一系列平面化作品,在此,绘画原本的整体性观念,以元素的形态聚合与生成新的观念语境中。
展览标题“奇云”,引自媒介理论的一本同名著作,该书作者彼得斯在末篇引用了一首关于“云”的象征主义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王郁洋的艺术中,我们同样发现了云的暧昧与诗意。
王郁洋作品欣赏
一张画——风景
装置 颜料、油画布 160cm×85cm
2009-2010年
2 in 1-20160618
布面油画、数码微喷 175cm×230cm
2013年
未来退去的现在201803
布面油墨 50cm×40cm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