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99艺术网携手永樂艺典,当代艺术夜场倒计时

来源:99艺术网 2023-02-22

99艺术网携手永樂艺典艺术季联合推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夜场将于2月22日-24日于艺典App进行线上预展,并于2月25日晚九点开拍。

此次夜场将精心为藏家呈现一众当代艺术铭心之选,从周春芽、罗中立、岳敏君等大家代表作到李吉亮、曾朴、李璟等青年艺术家近作,以满足不同收藏需要的藏家选择,其中部分作品将于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四季酒店展出,欢迎各方藏家莅临赏鉴。

当代艺术专场

周春芽
《红原写生之一》、《绿狗系列:Titi2号》
尺寸:38×47cm
年代:1981年
质地:布面油画
款识:周春芽 1981(右下); 1981年于四川红原县写生、红军走过的路 2006 周春芽(画背)
估价:RMB 80万-100万

1980年暑假,周春芽和同学去了四川阿坝州的红原-若尔盖草原,在这个被誉为「高原上的绿洲」的地方,藏族是主要的居民,并基本以游牧生活为主。红原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经过的地方,近处绿草茵茵,远处山峦叠黛,美不胜收,特别是壤口乡的俄木塘草原花海,面积达3万多亩,各种颜色的小花,漫山遍野,一望无际。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绿的草,在这里组成了一幅幅最独特迷离的风景。

草原上的色彩强烈,浓厚的色彩和藏民纯朴粗旷的个性让艺术家发现了从未见过的美感。这件红原写生作品创作之时,周春芽当时开始受法国印象派影响,红原的自然风光让周春芽至今难忘。“当时那种光线、那种色彩,还有草原、天空,所有的印象太强烈了,我自己真的很难忘记。”虽然是受到印象派技法的影响,但印象派轻灵的色彩和笔触被周春芽质朴化和厚重化了。

尺寸:150×200cm
年代:2007年
质地:布面油画
款识:2007 周春芽 Zhou Chunya(右下)
估价:RMB 200万-300万

创作于2007年《绿狗系列: Titi2号》全身造型以锋利笔触搭建竖立的毛发,无论是形体、毛发、眼神都变得更加具象,色彩也更为冲突与强烈,绿狗从温驯的宠物犬,蜕变成具张扬且锐利性格的当代表现性符号,完美回应工业文明时代下的一种「前卫美学」。历经黑根的过世,此时他描绘绿狗已不单仅是「黑根」,可以是朋友和邻居家养的杜宾狗或大猎犬,或是任何一只德国牧羊犬。周春芽从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存在抽离,转换成对绘画态度、画面的结构、色彩的构成…等等纯绘画性的探索。绿色对于周春芽而言是宁静的、浪漫的、抒情的,但也是爆发前的宁静意境。

《绿狗系列:Titi2号》的身躯大区域分布浓郁的绿色,而鲜褐色四肢与双耳与垂坠于齿颚间鲜红的舌头,仅从鲜明对比的色彩构成上来说,足以给视觉带来刺激,而根根分明明垂直落笔的利落毛发,与锐利直视前方的目光,更塑造绿狗强烈爆发力与冲击性。周春芽尝试以一种张扬而冒险的笔法,营造一种隐晦的暴力氛围,使观者不由自主受其激扬的情绪点燃,进而产生共鸣。

罗中立 《过河》
尺寸:150×130cm
年代:2013年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180万-250万

罗中立一直在试图通过人们熟悉的古典方法来表现属于中国的恒定性。90年代开始,罗中立开始了语言上的改变,他放弃了古典的涂抹方式,开始用线条的方式来表现对象,并且在认真研究了传统的艺术之后加入了民间艺术的特征。2010年后,罗中立开始更彻底地呈现出线构成的世界。这些作品构成了一种单线的图画,线条具有了完全书写性的特征,空间与体积彻底丧失,构图趋于平面化。

创作于2013年的《过河》,是这一时期创作方式的典型代表作,画面上用较为完整的线条勾勒出形象的大体轮廓,然后根据需要用其他线条加以填充。画面上纵横交织的各种直线、曲线、波浪线,尽管看起来却像是随意的涂鸦,但包含着罗中立长期速写的积累,呈现出一种灵动又放松的效果。 “过河”是罗中立喜欢反复描绘的主题,这件《过河》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相扶过河的瞬间,女子胆怯、试探的姿态中不失俏皮,男子搀扶女子的姿态小心翼翼又憨态可掬,将青年男女在这一瞬间情感流露的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罗中立擅长画油画人物,尤其擅长表达乡土人情,他抓住了特定的生活场景、光线和氛围,留下瞬间的画面,这也成为他绘画标志性的特征。对于画家而言,乡村生活简朴但不枯燥,反而能够凸显人类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温情,而这亦是他甘于留守乡土,继续挖掘其艺术性的原动力。

程丛林 《阿米子与羊》
尺寸:89×145cm
年代:1990年
质地:布面油画
款识:丛林 conglin 1990(右下)
估价:RMB 60万-80万

程丛林是“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关注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们的生存状态,如实描绘他们的悲欢离合。不作夸张,不加美化,内心负载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的那些卑微人物无怨无悔的生命状态。程丛林赋予他们人性的关怀,并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精神力量。 程丛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许多以布拖彝族人为题材的作品。以其执着真诚的精神感染着艺术界的同行专家们。他深入彝家同大山里的彝人同吃同住,由心灵去感悟布拖彝族人的喜怒与哀乐。

作品《阿米子与羊》画面中的女子身着传统彝族服装,其素雅的颜色端庄,肃穆。尤其是披在身上的白色袍衫,更添一种民风淳朴的 回味。少女赶着一群羊走在乡野的土路上,显得宁静而祥和,仿佛周遭的时间都慢了下来。而女子背后茂盛的树林仿佛也从侧面彰显了艺 术家自己的心情:宁静的彝族山区可以使人忘记诸多烦恼与生活琐事,一切归于平静。《阿米子与羊》可以说是对山里彝人世俗生活遗迹的真实捕捉,这些作品以系列化的形式折射着布拖彝人原始的生存状态,用厚重的 油画语言表现了那片土地上自给自足的彝族人。

庞茂琨 《女孩之二》
尺寸:160×120cm
年代:2011年
质地:布面油画
款识:庞茂琨 2011(右下); 女孩之二 160×120cm 布面油画 2011 庞茂琨(画背)
估价:RMB 80万-120万

庞茂琨以精湛的古典绘画技巧、高雅的画面氛围著称,他一直致力于古典油画艺术语言和形式的超脱创新,他将古典写实主义的人物形象与深沉却富有冲击性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营造了唯美又焦虑的状态。千禧年之后,庞茂琨开始逐渐将古典主义创作进行衍生、提炼,实验,不断思考和求索,摆脱了古典绘画的评价体系,不断更新自己的艺术轨迹。

作品《女孩之二》曾参加2011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写实画派7周年画展”。这幅作品中,女孩红色的裙子和鞋子相互呼应,凸显了画面的主题。红色本身昭示着活力、热情,在画面中隐喻了女孩的青春活力。虽然画面的构图单纯简洁,但纯度较高的红色在灰色的背景中反而造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突兀感,用强烈的颜色对比引起观者注意。在2010年之后,庞茂琨的作品开始强化景观的置换和再造,突破传统架上绘画的叙事性,这是对自身创作的颠覆和解构,也开辟了全新的创作可能。

郭伟 《晚安》
尺寸:150×200cm
年代:2020年
质地:布面丙烯
估价:RMB 50万-60万

在郭伟的作品中,图像大致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来自网络的图像,第二是从艺术史中选取的图像,第三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图像。但不管是哪个类型的图像都会涉及到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些图像是真实的吗?它们可信吗?郭伟用了十年的时间,构建了庞大的图像系统。如果说之前郭伟的作品主要思考的问题是何为图像的真实,以及图像意义生成的话,在最新的作品他似乎走向了问题的反面,因为此时,追求意义与消解意义、图像与“反图像成为了绘画的焦点。

在最新的作品中,郭伟遵循着自身的创作轨迹和一贯的图像处理方法,以个人化的视角去选择图像,颠覆既有的图像观看经验,赋予作品新的修辞方式。表面看,在这个过程中,绘画似乎变得轻松了,语言也更为直接了,但实际的情况是,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同样容易被图像所遮蔽。

但在新作《晚安》中,图像显得破碎、分裂,因为形式的演绎,它们失去了具象的外观。面对这些线性的、抽象的语言,我们会感到似曾相识。它们与早期现代主义绘画那种“有意味的形式”十分相似,也具有分析立体主义的语言特征。但是,对于郭伟来说,西方现代主义绘画通过“形式自律”和形式的编码来赋予作品意义的方式,并不是他追求的,相反,在这里郭伟的工作重点是消解图像,使其仅仅成为一种视觉性的存在。

张大力 《鸽子 27》
尺寸:230×130cm
年代:2021年
质地:纯棉布黄晒
估价:RMB 40万-50万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代表人物之一,张大力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对时代变化的敏感性和个体经验的感知力。虽然以街头涂鸦“对话”而闻名,但他并没有局限于这一种艺术形式之中,而是在艺术与生命的纵向维度中不断深入。

从2009年7月开始,张大力用蓝晒法记录当时工作室所在的黑桥周边的野花野草,而后他扩展到用这种方法记录周遭的人和物,并把这些都称为“世界的影子”。这些作品所使用的技法是180年前的“蓝晒法”,也称“古法蓝晒”。将植物放置在涂满药水的画布上,在阳光下暴晒5至8分钟左右,当药水和阳光中的柴外线碰撞后,就会将植物的影子留在画布上。

飞翔的鸽子,是张大力蓝晒法系列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如同树影,鸽子的瞬时动作亦是时间中的一个片段。在对运动的片段进行捕捉的过程中,张大力将无形且转瞬即逝的阳光与影子转化为了永恒的时间印记。《鸽子 27》中,鸽子形态各异、灵动自然,充满生命的活力。明与暗的层叠,使画面的空间感更加纵深。在似与不似之间,具有一种抽象的审美意味。

梁铨《海市蜃楼》
尺寸:34×58cm
年代:1998年
质地:宣纸彩墨拼贴
款识:梁铨 1998(右下);海市蜃楼 梁铨 1998(画框背面)
估价:RMB 8万-10万

梁铨是中国较早将传统水墨结合抽象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表达了写实和写意的思考,用细碎的言语辩白,在形与无形之间重建秩序,细节的极致调和以至“空”的境界。

2000年左右,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梁铨开始在画面中更加追求精神上的表达。他的画面从80、90年代的“满”转向“空”、从“重彩斑斓”转向“平淡天真”。创作于1998年的《海市蜃楼》可以说是梁铨转型阶段的一件佳品。虽然作品中依然保持着丰富的色彩,但却将具象的叙事元素进一步剔除,仅留下抽象的色块,也标志着艺术家通过对形式语言的进一步提纯,而进入到对绘画本质的探索,以及用艺术连接禅宗精神与人生哲学的尝试。

岳敏君 《再肖像NO.1》
尺寸:27×24cm
年代:2014年
质地:纸本水彩
款识:2014 yueminjun(左下)
估价:RMB 8万-12万

岳敏君是中国当代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之一,“笑脸”系列作品无疑使岳敏君登上中国当代艺术神坛,带著夸张标志性大笑的“自我形象”成为一代艺术偶像并蜚声国际。 2007年,他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并当选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在获奖的五位全球重要人士的名单上岳敏君是唯一一个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艺术家。自参加了1999年的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后,岳敏君成为了历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受邀中国当代艺术家,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更是为中国当代艺术以及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写下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笔。

“再肖像”系列中,岳敏君完成了内容与情绪上的前后关联。“再肖像”将图像的主体关注于同代的艺术家,栗宪庭、艾未未、苏笑柏都成为岳敏君笔下的人物,这些艺术圈的大咖们在参与了重要的艺术实践之后,自身的图像同样被图示化,形成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重要形象。面孔上的起伏与结构,并非是像美术史上某种主义的致敬,而是源自岳敏君对于图像本身的揉皱行为。

薛松 《美人图》
尺寸:80×80cm
年代:2006年
质地: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款识:薛松(右下);美人图 80cm×80cm 薛松 XueSong 2006(画背)
估价:RMB 15万-20万

薛松被誉为中国“波普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是“新海派”艺术家代表人物。 薛松的绘画是对绘画本体的解构和再造,经过解构与重新建构,各种图像在互为呼应或冲突之中被赋予全新的意义,借此反映艺术家对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当下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全球化与个体等各种议题的思考及隐喻。

他一直喜欢表现矛盾的图式。身为新上海人,薛松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任徐钢看来可谓新海派的代表。他说,在现代文学中有人批评当年名噪一时的礼拜六派、鸳鸯蝴蝶派等海派文人是“名士才情,商业竞卖”。徐钢认为这恰恰是上海艺术家的特色:“薛松把上海的名士才情破解,重新组合,变成一种有意味的作品。他与国际品牌合作,可谓新海派艺术的代表。”他强调,新海派今天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怎样解释历史和传统,怎样去尊重历史,像欧洲那样去还原一种有质感的生活。新海派艺术家对于城市化不是抱着简单粗暴的反对态度,而是从日常生活的视觉表现中寻找一种可能性。

刘可《根茎与岩石》
尺寸:205×180cm
年代:2021-2022年
质地:布面综合材料
款识:刘可 2021-2022 205×180cm(画背)
估价:RMB 28万-38万

作为75后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之一,刘可一直在抽象的概念、语言和形式中不断地研究、尝试与超越。矛盾与对抗似乎是刘可作品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对西方哲学进行研读的基础上,刘可尝试通过作品来思考关系的建构、能量的运动等形而上的问题。他最大限度地保留着抽象艺术语言的纯粹性,坚守着以线条、色彩、结构为系统的绘画的本质;但同时,他又是当代的,他将不同的材料、元素运用到抽象作品中,并赋予作品以能够表达现实生活的叙事性。

事实上,在刘可工作的时候,他把每一幅画都当作一幅独特的、独立的作品来对待,同时他把它作为系列的一部分,很难说什么时候刘可决定去开始一个系列,正如本件《《根茎与岩石》》,虽然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一些颜色和比例的限制,但这些限制通过画面最终得到了更充分的释放,这些观众并不能仅仅在他的一两幅画中便可体验或注意到。刘可的作品透露出理性、秩序和深思熟虑。画面上体现出某种秩序和无秩序之间的冲突,是一种受控的图像,刘可的作品并没有向人们描述什么事件,而它们本身就是事件的展开。

欧阳春 《土鳖和洋人》
尺寸:210×210cm
年代:2004年
质地:布面油画
款识:OYX(左下);土鳖和洋人 欧阳春 2004 布面油画(画背)
估价:RMB 50万-80万

在绘画的过程中,欧阳春特别关注偶发性,“我一直避免一个问题,因为画得特别熟把画画坏了。许多作品有来源于我实验的过程。”恰是这种实验性调动了他对绘画的陌生感和某种想象,以某种私人化且不受约束的方式进行创作。

《土鳖和洋人》乍看之下像是儿童画般的信手涂鸦,浓烈的颜色,厚重的油彩,狂放的笔触,堆砌出欧阳春式的隐喻,衣衫褴褛的深肤色土鳖和衣着光鲜的浅肤色洋人共同在蓝色背景的天空下张开双手,像是在呼吁着什么,画面人物形象即使带有强烈对比,却在色彩的运用上显得和平。

此幅作品笔法朴拙且富有韵律感,不禁使人联想起著名街头非洲裔艺术家巴斯奎特用粗拙的直觉表现即兴、饶有童趣的涂鸦,以及粗旷、简单踊跃的美学风格。稚拙的画面体现了欧阳春在绘画上的“自我教育”,艺术家用摒除技巧性因素的画风不仅和保守的学院艺术拉开了距离,更使人联想起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鲜明、强烈和质朴。产生这种结果并非单纯来自主观、本能的感受,更多地带有一种目的性,通过最大限度地避免绘画规则的限制来保持个人于绘画的原始创造力。

陈墙 《作品 07-71》
尺寸:81×65cm
年代:2007年
质地:布面丙烯、宣纸
估价:RMB5万-8万

陈墙是在用一种纯粹的方式创作,画面里,他利用点、线、面唤起眼睛的原始知觉。在这个过程中,陈墙所追求的,并非冰冷无感的技术或停留在浅层的视觉审美,而是将波澜不惊的画面对应以生命的起伏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喜欢关注潜藏隐显与含而待露的生命状态,及生命意志无处不在的暗涌状态。”

《作品 07-71》创作于2007年,是陈墙点式抽象时期的一件作品。在由圆点所构成的画面中,借助色彩造成或凸或凹的视错觉,也进一步带来空间上或出或入的韵律感,是一件能够同时触动视觉与心理的佳作。

刘庆和《无题》
尺寸:50×70cm
年代:2010年
质地:设色纸本
款识:庆和画并记;钤印:庆和、刘、龢
估价:RMB5万-8万

在将传统水墨材料与当代精神相结合的课题中,刘庆和给出了一个范本式的图像处理方法。刘庆和关注当代都市,描绘着当代人的精神图像,在探索中化解传统笔墨范式,从中寻找出与当下体验契合的因素。

《无题》这件作品描绘了两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女:一个脚垂水中,一个俯身看鱼,画面色彩清丽,通透明亮,烘托出轻松快意的气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绘画的笔墨精髓和古代仕女画中的人物动态神情,又没有割裂与当下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气息的联系。可以说是一件弥合了传统与当代、古法与新意的作品。

 

青年艺术家专场

 

曾朴《凝视 35》
尺寸:110×250cm
年代:2022年作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7.5万-10万

观众第一眼看到曾朴笔下的肖像,最大的感受便是轻盈。这些不同表情,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青年人像是悬浮在空中的一个个气泡。他们既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既触手可及又虚无缥缈。曾朴将自己笔下的这些肖像称之为“景观”,这也说明其中一定有什么共性,作为一个文化观察者和视觉艺术的创作者,他相信“肖像”最能反映人的个性,而一群人则代表了城市的性格。

曾朴的人物作品大多为单人肖像,此次上拍的《凝视 35》是其为数不多的双人像作品,画中人物在兀自思索间,产生着灵动的精神交叉。

张钊瀛
《库尔贝先生的派对》、《艺术城堡》
尺寸:120×250cm
年代:2021年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8万-12万

作为80后青年艺术家中活跃且极具代表性的一位,张钊瀛的作品有着明显的时代反思性和对于艺术史,社会现实等话题的思考,他始终带着对这个世界不断探索的欲望并始终保持着对于这个社会强大而敏锐的感知力。

尺寸:120×300cm
年代:2022年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10万-15万

张钊瀛从对宏观艺术史的审视,到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再到与身边人的交流,最终回归到了他对于自身处境的思考。他的艺术创作不再去讨论那些形而上学的艺术的本体,而是不断思考着人置身于时代之中的处境,观察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之间杂糅而又参差的关系,他试图以一种不断内收的姿态去理解这个依旧混沌的世界与社会。

《库尔贝先生的派对》中的场景叙事构成为画面的基调,这源自张钊瀛对美术史和戏剧史中一些经典图像和经典场景进行的再创作,作为当代个体对艺术史的多元解读。对周遭环境敏感的他,更愿意用这种剧场式的戏剧化表现包裹住内心的情感。

《艺术城堡》讨论着人类所直观面对的当下,在出其不意地碰撞交融中,构建着艺术家专属的全新图像世界。在题材的选取上削弱了叙事性,而使观者更加注重画面感,于不同的处境之中找寻到共鸣。

李吉亮《踱步》
尺寸:200×150cm
年代:2022年
质地:布面丙烯
估价:RMB 4.5万-6.5万

李吉亮擅长在有限的视觉元素中不断丰富画面背后的故事。绘画形式的隐喻与简约恰恰为观者余出遐想空间,将难以名状的微妙情绪尽数呈现。简练的线条、热烈奔放的色彩交织成的画面为视觉体验带来无比充盈的满足感,与发人深省的内涵结合在一起,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使李吉亮受到了广泛关注。

李吉亮熟练地使用平面色彩。在《踱步》中,大面积的红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或黄或白的吉他使整体色彩更加跳跃。在“线”与“面”要素的画面节奏中,钢琴下半部分卷起的琴体露出五把小件的乐器,透露着慌乱拥挤,红色钢琴顶部断裂错位的支架暗含了外部力量的压迫,画面在不动声色中有了生命和情绪。

初劭玮
《Forest》、《Baby Face》
尺寸:100×100cm
年代:2022年作
质地:综合材料/油彩/丙烯
估价:RMB 2万-3万

2019年,初劭玮在无意间接触到了新系列的创作材料——菲林。由于所选用的创作方式和材料的特殊性,每一幅作品基本都是由2-5层单面不同的绘画图案所叠加在一起呈现的。底层在布面油画上进行创作后,再加上菲林层层叠加,作品本身所采用特殊透明反光材质可以使每一层色彩更加通透高级。

尺寸:150×100cm
年代:2022年作
质地:综合材料/油彩/丙烯
估价:RMB 2.5万-3.5万

《Forest》和《Baby Face》均为初劭玮创作于2022年的新作,代表了初劭玮在这一阶段艺术探索中的两个方向。具有涂鸦感的《Baby Face》延续了初劭玮的“老玩具”系列创作。他将自己收藏的玩具作为题材融入绘画创作,在玩具本身的造型基础上进行抽象变体,再通过绘画方式把这份感受表达出来,当观者被色彩或画面本身的反光特性吸引时,也能引发情感共鸣。

《Forest》则完全从具象的形象中抽离,走向抽象,也意味着初劭玮将其感兴趣的色彩、反光、空间与画面的关系这一问题进一步提纯,从而进行更纯粹的绘画形式语言研究。

李璟《花花世界》
尺寸:120×120cm
年代:2018年作
质地:布面丙烯
估价:RMB 6万-10万

李璟的作品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但这种“自传”并不是对某个个体经历的 追忆与讲述,而是一种关于已逝童话岁月的群体性回响。作品传达出的是他与生存环境的某种关系,时而紧张、时而洽适,时而怀疑、时而认同,时而飘忽、时而坚定,“不确定性”与“多种可读性”也正是这一代人共同的价值倾向。

《花花世界》创作于2018年,是开启李璟“艺术史”系列的一件重要作品。舞台剧演员式的人物形象、杜尚《泉》的草图、三道杠大队长袖标、石膏手臂、黑板上的板书、褪色的80年代玩具……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元素和物件就像是一个个“词”,看似独立但又彼此相关,在这个密闭空间中进行拼贴和组合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意义,映射出的是与这个时代的生存环境、文化历史有关的记忆与反思。

杨家勇《The One 系列 - 葫芦》
尺寸:120×150cm
年代:2022年作
质地:布面丙烯
估价:RMB 4万-6万

杨家勇的“The One”系列作品,虽然描绘的是生活中常见且普通的蔬果题材,但却不能简单定义为蔬果图像,其作品在具象的表现下更多的是抽象的绘画形式和精神性的表达。

看似极简的图像,对应的却是复杂的创作过程和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引发一场视觉矛盾的同时,勾勒出的是艺术家的精神修行。

杨家勇作品背后所传达的寓意是开放性的,所有的形状和物体都是拥有生命的,所以,不同的观者在面对杨家勇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内心映象。对于观者来说这也是属于个体的“唯一性”。

刘春柳《大树和小鸟》
尺寸:180×200cm×3
年代:2017年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20万-30万

《大树和小鸟》创作于2017年,是能够代表刘春柳艺术水准和诗意内涵的一件重要作品。作品描绘了一个由山川植物、人类和奇幻生物所构成的异度空间。画面充满原始的生命力量,在平静美好的风景中,却又暗含着危险与冲突。

刘春柳笔下的大树是生命存在的象征,善恶美丑在这里汇聚和展现,各种生命形态相互竞争和纠缠。这是幻想的世界也是象征的世界,天使和魔鬼,美丽与邪恶,创造和毁灭的力量,冲击着观众对世界的陈旧的直观印象。

李果 《恐龙》
尺寸:100×100cm
年代:2022年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2.5万-3.5万

李果笔下的玩偶不再是玩偶,陷阱不再是陷阱,真实也不再是真实……原初意义上的玩偶没有世界,没有身份,但在李果的画面中,它被赋予了某个角色,它成为一个主体,似乎与生活世界有所牵连。与其说李果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玩偶的世界,毋宁说他为自己虚构了一个生活世界。

在他眼中,生活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寓言,真实又荒诞,美丽又残酷。而画面中最为显白的也是屡屡出现的那些玩偶。表面上,再普通、平凡和日常不过,但一经语言的转化,自然地成了一个具有多重所指的暗喻。

透过李果的《恐龙》,卡通的恐龙清新的色彩和略显笨拙,粗糙随意的技法让画面有了一丝希望和青春的气息。现实带来的孤独无助背后,又充满对美好希望和向往。

张琳《被灿烂的与被毁灭的 102》
尺寸:120×150cm
年代:2022年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3万-5万

日常生活中双眼可以捕捉到的风景,而这种风景来源于内心世界具有特殊意义的景象。张琳将绘画内容看作与观众紧密相连的虚构空间,无论它仅仅再现了实物,还是一种没有重复价值的装饰形式。人们从画面中直观地想到什么?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被灿烂和被毁灭的》系列为艺术家的最新思考:关于生命,是被堆积起来的灿烂和被包围的瞬间的毁灭,在奇异抽象中给人视觉冲击。

在《被灿烂的与被毁灭的 102》中创造了一种和观者相关联的虚幻空间,而这正是艺术家创造的“景象”。观看角度的改变,想要触摸的冲动,拉进了作品与人的距离,乃至观者与画面的交流更进了一步。

孟溯
《魔术师》、《橙色气球》
尺寸:80×100cm
年代:2022年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1.8万-2.8万

当下的艺术作品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图像再造,或现实再现,它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情感的传达。面对庸常生活时所做出的或和解,或溃败,或短暂胜利,或精神出走的生命状态,是孟溯源于生活本身所做出的镜像式叙事。

孟溯的作品像他所认识的艺术一样,以平和淳朴的线条构建画面,直接又深刻的表述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完成的的图像不仅限于图像本身,而是更多的隐喻和延展。


尺寸:80×100cm

年代:2022年

质地:布面油画

估价:RMB 1.8万-2.8万

《魔术师》和《橙色气球》均为其2022年的新作。在《魔术师》中,戏谑耿直、狡黠笨拙,是孟溯以个人视角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提炼的小趣味。

《橙色气球》中,画面没有沉重的包袱,看似直接的绘画视角又带着窥探的意味,稚拙的线条及略显褪色的色调里,成为他在刻画世界时一直持有的强烈个人风格的寓言式解构。

王鹏杰 《健康之神》
尺寸:140×100cm
年代:2022年
质地:布面丙烯
估价:RMB 2.5万-3.5万

王鹏杰的绘画,画面无论相对激烈或相对平静,都包含有其一贯追求的鲜活的具体性和特殊性。他尽可能地探寻绘画在形象感和叙事性等方面的多种可能性,并借此探寻绘画在全新文化情境中的语言结构和审美特质。

“神话”系列自2015年开启,在艺术家看来,“神话图像系谱里面包含着一种信件式的代码规则,交由读者来拆解,拆解出来的心得虽迥然相异,却都是关乎当下感受的。”《健康之神》无疑是艺术家关于当下思考的最恰当说明。

龚新如 《在路上系列 - 肖像》
尺寸:150×120cm×2
年代:2012 年
质地:有机玻璃等综合材料
估价:RMB 16万-20万

关注世界各地发生的交通事件的龚新如,从交通环境到生命,十年如一日的将创作专注于“在路上”,这既是一种肉身经验也是思考的场域。

“在路上系列”旨在探索交通人的潜意识心理,追求对生命的关注与对自由的向往,重新审视现实,完成自我在精神领域的对话。在创作中,艺术家将脸庞的轮廓线作为基本载体,重复变换着内部的交通符号和颜色,表达了身处城市的纷繁情绪。

《在路上系列·肖像》中,运用交通符号组成不同情绪的表情图像,醒目又独特,透露出极富个性的幽默感。这是龚新如行驶在路上多年思考的积累,也是龚新如作品创作思路的来源与心得。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