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美术馆运营与管理的变革之路 - 99艺术网 -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美术馆专题 | 和美术馆运营与管理的变革之路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 王姝 2023-07-24

时间回到2020年,彼时国内疫情刚进入反反复复的常态化防控阶段,还没摸透环境规律的艺术圈,大部分的展览、活动、项目的开展都还处在不确定中。

即便如此,从2014年举行奠基仪式,经历数年建设的和美术馆在这年10月,正式试运营并向公众开放。开幕展“世间风物——和美术馆启动展”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和美术馆”的藏品展,包括“风会之变——中国近现代美术作品展”和“西风渐,东风起——当代艺术作品展”;另一个是主题展,包括“经验万物”、“‘惟’物质发展主义”、“人间食堂”三个单元。观众的热情打消了疫情期间开馆是否合时宜的疑虑——展览当天吸引了大量观众,距开馆时间还有2小时,参观者就已经开始排队,其中不乏从别的城市和地区特意前来的观众。

和美术馆

广东佛山顺德,这片土壤承载了一片工业强区,但艺术生态却相对贫瘠。没有选择在北上广深扎堆,而选择在这个区域建设美术馆,在当下的环境中,本就是一个现象级和值得讨论的事件。“和美术馆”的建馆起源于顺德当地的一个艺术品收藏家族。创始人一方面在用艺术反哺生养之地的同时,也在借助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优势,在本土与世界之间建立传播的枢纽,突破传统的藩篱,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与想象的空间。

2020年10月1日和美术馆试运营首日排队入馆的观众

安藤忠雄将和美术馆空间打造成一个光影奇迹。这件建筑本身即为艺术品,在春夏秋冬的每一天,记录着时光流转间的光之艺术。

和美术馆馆内的光影变化

自开馆以来,贝纳·维内、朱利安·奥培、李津、张恩利、罗尼·霍恩……和美术馆的几乎每个展览都代表了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的高水准。在国内民营美术馆生存环境并不容易的当下,和美术馆是如何立足本地,连接国际的?在美术馆的运营和管理上,是如何将西方的管理经验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又是如何带动当地美育和艺术生态的建设的?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听听他对当下美术馆建设、和美术馆展览定位等的看法。

邵舒 和美术馆执行馆长

邵舒 和美术馆执行馆长

Q:
自2020年10月开馆以来,和美术馆始终坚持的定位和方向是什么?

邵舒:收藏是基础,以收藏服务展览、以展览完善收藏,二者在互补中强化美术馆的定位,最终为的是普及和传播文化艺术多元不定的形式与观念。

Q:
和美术馆对于选择、策划呈现哪些艺术家的作品展,有着什么样的倾向和标准?

邵舒:从内容上,和美术馆展览主要与两个板块相关:与收藏研究梳理相关,与艺术家个案或区域特色相关。其中,与收藏相关比较好理解,从馆藏出发,进行个案研究或史论梳理,并与其他风格、流派、团体等进行比较,甚至跨国界,跨时空对话,例如《“尽精微,致广大”——徐悲鸿临摹伦勃朗作品修复研究展》是针对馆藏《妇人倚窗像》(1922),从人文与科学交织的角度,探讨作品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关系;《肉食者不鄙——李津顺德行》则将当代艺术家李津游历之时所作山水、风物、肉食,比兴近代以来的绘画传统。

与艺术家个案相关的板块,美术馆会集中对成熟艺术家进行回顾或阶段性梳理,比如《非梦 亦梦》是关于罗尼·霍恩(Roni Horn)的一次亚洲大型回顾展;《肖像》是对张恩利近期抽象创作的首次完整的梳理与呈现。同时,和美术馆作为一座年轻的美术馆,我们希望与年轻的艺术家共同成长。年轻的艺术家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且一定要为中国年轻的艺术家创造更多的机会。当然海外的我们要做,但是更重要的是做中国本土的艺术。例如《穹顶与刻度》是青年艺术家倪有鱼的一次大型个展,《ON | OFF 回到未来》集中展示了二十七位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当代观念与实践。

从形式上,美术馆弧形展厅的设计非常独特,所以在选择展览和艺术家的时候,需要参展作品、参展艺术家能与空间产生对话关系,很多人觉得这些非标准展厅不好用,但是我真心认为这是安藤忠雄送给和美术馆的大礼包,每一次展览我们都必须为每一位艺术家,每一件作品度身设计展墙和展厅,观众每一次来都会发现和美术馆同以前又不一样了。

“李津:肉食者不鄙”展览现场  2022.12.31 - 2023.03.31

“张恩利:肖像”个展作品《柱子》展览现场  2023.02.17-2023.05.14

Q:
自开馆以来,和美术馆在大众美育的普及和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具有哪些成效?在公共教育方面,和美术馆做过哪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活动?

邵舒:美术馆的社区性质、公共性质从上个世纪就开始讲了,其重要性不消多说。近些年中国的美术馆越来越在这方面下功夫,从动因上来讲,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更多美术馆在新一线、二线甚至更小的城市中落脚,包括我们就属于这样的情况。对于这些美术馆来说,尽管国际性仍是需要考虑的,但如何在当地生存下来,如何培养本地观众的观展兴趣,观众对于当代艺术的接受度,让本地观众认识、学习、理解当代艺术是更为关键的事。

同时本地文化的独特性也仍是亟待发现与研究的资源。因此,美术馆在一直通过持续性地开展与展览主题、在地属性贴合的公共活动,让观众参与进来。比如去年与广美附中AIP创新艺术高中合作共创展览,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出发,助力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保持“活态性”。项目分别对大良鱼灯、龙舟说唱、八音锣鼓三大顺德非遗项目进行研究,记录和展示了学生们的创作过程与成果,探索解读传统文化并延续其文化生命力的可能性。

“[yuè]非定义:HEM见地艺术共创展览”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是由HEM见地携手广美附中AIP创新艺术高中进行的一次馆校合作,参展人为广美附中AIP创新艺术高中G10学生  2022.07.26 - 08.07

Q:
在社交媒体上,和美术馆是当下年轻人的打卡圣地,您如何看待当下美术馆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与之前相比,是不是发生了一些改变?

邵舒:美术馆希望在提供优质内容的同时,尽量考虑观众的接受度。你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展览相对视觉性比较强,对于展品的解释也会比较通俗。我希望我们在保证专业度的同时,让更多的普通观众、让我们的下一代走进美术馆。

Q:
在您看来,广州、佛山地区的当代艺术生态有着怎样的独特性?和美术馆除了关注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创作以外,是否也关注和支持本地艺术家的创作?

邵舒:2019年,和艺术专项基金与和美术馆一起资助了四位中国青年艺术家创作作品,并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出。战略性的跨国机构合作一方面助力我国当代青年艺术家走向国际舞台,另一方面将优秀的国际艺术作品引入顺德本地展出,有助于提升公共艺术的氛围。

其中一个计划是与Museum 2050团队合作,在顺德举办“Museum 2050 X HEM”研讨会。研讨会旨在创建一个从本土角度研究中国文化机构未来关键问题的平台,也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交谈、分享想法、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美术馆社群提供资源。

除此以外,今年我们与「JAC吉本岗艺术中心」打造“山海见地——艺术家驻留计划”,邀约两位广东籍艺术家陈英杰与陈粉丸前往拉萨,进行八天驻留,最终创作于吉本岗艺术中心呈现。这两位生长于岭南地区、成熟于多变的全球化环境中的艺术家以艺术创作介入西藏的公共空间,他们均擅长以自身实践挑战、融合、拼接公共生活与历史记忆中的间隙。

美术馆 2050 创始人 (左起) 谭骊与程天颐  开幕致辞 © HEM  2020.12.05 -06

#喀瓦坚手工藏毯厂(上) #彩泉福利民族手工艺研发中心(中) 两位广东籍艺术家陈英杰与陈粉丸前往拉萨,进行八天驻留 2023.04.06 - 16

Q:
和美术馆的人员构成是怎样的?是否会像当下新开馆的一些美术馆那样,聘用更多国外艺术管理学毕业的人才?

邵舒:如今和美术馆不再有设立传统的展览执行、媒体宣传、公共教育、市场推广和学术出版等部门,而是由十余人组成的——内容生产与对外合作两大模块。将凡是与内容生产相关的,无论是展览、公教、修复、研究、出版、设计、影像制作等都合并到内容生产模块,另一模块只要想办法怎么让美术馆活下去。

Q:
您如何看待国外美术馆运营管理经验搬到中国后是否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您觉得对于一座身处中国环境中的现代美术馆,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是有效的?

邵舒:三年来,我们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参照业内的运作模式、参照企业的管理方法都试过一遍,几乎每年都对这个架构作调整。以我们为例,照搬海外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死路一条;遵循行业内的一贯做法很难突围;照着我们过去三年的老路也没有希望。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我们现在不再设立传统的美术馆部门,而是设立三大模块:内容生产、市场营销、场馆运营。我们抛弃了过往所有的做法,来尝试新的模式,我们也不知道正确与否,但不试试你怎么知道不对呢?

上:“罗尼·霍恩:非梦 亦梦”展览现场,“双·水”系列,© Roni Hor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Hauser & Wirth. Photo by JJYPHOTO; 下:“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展览现场. Photo by 刘相利.

Q:
收藏是美术馆的重要职能,请您谈谈和美术馆的收藏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邵舒:家族收藏脉络关注从广东(沿海)的文化艺术思潮到国际视野下的当代艺术进程,主要可大致划分为三条脉络:中国近现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和国外现当代艺术。由于美术馆创始家族的地缘性,和美术馆十分重视对地域艺术文化的推广,希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在本土与世界之间建立传播的枢纽,让艺术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的同时,能够凭借自身的独特性在国际发声。随着收藏脉络的梳理递进,将“岭南”文化的概念扩大至对广东(沿海)艺术思潮的发展及现象的关注。

因此,国外当代艺术作品也是我们收藏的一大板块。我们希望成为一个根植本地,又放眼世界的美术馆。 此外,委任作品是和美术馆馆藏的重要部分,由此藏品能与美术馆以及当地文化产生关联。

左:《九如图》,齐白石,纸本水墨,47 × 33.5 cm ,1941,和美术馆藏;  右:《水族群乐》,齐白石,纸本水墨,103.2 × 34.3 cm,1947,和美术馆藏

安尼施 · 卡普尔《闪光》  玻璃纤维和漆,255 × 255 × 43.5 cm,2018 和美术馆藏

Q:
除了展览、收藏和公共教育,和美术馆的日常研究工作包含了哪些方面?是如何开展的?

邵舒:我们知道,当代艺术在今天已经变成一个完全跨学科、跨媒介的项目,而美术馆本身也不能简单归类为“展览中心/馆”,它需要有文化研究的基础和能力,需要批判的、系统的、深入的思考。因此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民营非营利美术馆需要在叙事构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上展现出多元化,探究艺术的不同视野;内容上,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策展研究体系。

《倪有鱼: 穹顶与刻度》展览现场  2022.08.27 - 2023.02.05

Q:
当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的民营美术馆,在您看来,民营美术馆在营运、管理和发展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境有哪些?

邵舒:过去的三年充满动荡和挑战,整个行业受到巨大的冲击,许多民营美术馆都面对预算缩减、观展兴趣退潮、对外合作流失等多重压力。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些曾经被搁置,被忽视的问题:例如,民营美术馆在现有税制基础和管理体系下如何自我维系?自我造血的尺度可以放大到多少?边界在哪里?固有的美术馆运营模式在今天是否仍然可行?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