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近日,一场长达5小时的“知识分享马拉松”在深圳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与艺术家共同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与艺术的可能。十位讲者以“疫情时期,设计师可以做什么?”、“我们是自然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要寻找珠三角看不见的一面?”等十个设问为核心课题,分享灼见,对疫情冲击下的自然与人、城市与人以及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展开了讨论、追问与反思,传递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人文价值。这场主题为“林间十问”的OCT Talk是第五届OCT凤凰花嘉年华的重点活动,围绕生活的公共议题展开对话。
艺术家刘庆元现场分享他的木刻作品。
公共艺术如何融入生活?
“木刻融入生活公共空间,和当地就产生了对话”
“这是我最近在创作的其中一部分的作品,它特别多,来自不同的历史事件,我把它做了一些改造,我觉得时代永远在翻转和旋转,我们总是走出来走出去,共振或者抽离,这是双向运动的过程,我通过这样的方式介入生活本身,去寻找自己跟生活之间的一种距离,同时也是不停地对自己追问。”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刘庆元是第一个分享的嘉宾,他的黑白木刻版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个人识别度,他将木刻版面作品放置在生活空间,去年年底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上,他的作品就出现在深圳沙井一个生活社区的一整面墙上。
他说,“我觉得它按照它自己的逻辑去它需要的地方,我特别喜欢这个照片,因为它特别生活,一个摩托车开过去,旁边刚好有一个老的墙面,这个老的墙面刚好是一幅木刻,不管它是不是木刻,但是它就是和当地产生了一个对话的过程。包括行走的过客。”
刘庆元表示,如何为他人服务,人到中年开始最佳。因为自己是一个木刻实践者,很多工作是要为他人服务的。永远要相信生活本身才是最好的老师,或者时间本身是唯一的投资者,这是他个人在做艺术时的小小的信念。“我觉得木刻就像一个分镜头,但它永远没有成为一个片子,这个分镜头永远刻不完,但是我会告诉大家我不是导演,导演是这个片子里面出现的所有人,是开放的,是包容的,这个分镜头有的来自我生活的投射,不但是我的投射也是你们的投射。我有时候发现生活不需要自己寻觅,它就在你的旁边。我会把我的作品放在一些老建筑和墙面上,它们越普通我觉得越好,它要走向公共空间可以变成视而不见,这些都没有问题。”
疫情中该做些什么?
“用自己的专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苏芷庭关注的则是时尚设计与疫情的关系。她用学术的角度对于设计师在这段时间的反思做了一个梳理。
在她看来,2020年对于每一个地球人来说,都是不能被忽略的一年。“从年初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很多的痛苦、疑惑、不解、忧伤、反思等。这段时间也让我可以认真地思考一下设计与艺术,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内核的联系性。如何在疫情中重新审视设计师角色定位以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如何用艺术的手段和智慧的力量去推进社会的文化进程?”
苏芷庭表示,将设计作为冲突,设计过程作为对政治、社会、价值的批判进行展开,并以此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实现的可能性,设计在这样的情形当中,会从形式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化,设计作为冲突与思辨提出对设计师角色的再要求,此时设计师不仅仅作为某种观点的持有者,还应该将设计作为鼓励公众讨论的一种方式,这个时候设计师更像更像社会活动家或某一类型的艺术家。她从三个维度,死亡、生存、希望一一展开探讨,从当下到未来设计师应该何去何从?
苏芷庭认为,环境给人类提供了无限可能,但同时又有相对的局限性和不可控性,既然在灾难发生后竭力去总结和反思,不如未雨绸缪,现行探索。人们焦虑、恐慌、疑惑不安,但这所有的背后却隐藏一个希望,一个或许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的希望,这个力量是源于内心的基本诉求。
“人们对于灾难的反思与回忆的伤处要远远低于灾难的当下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冲击,身处灾难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寻求着精神释放,用自己的专业承担着应有的社会责任,并用我们自己的表现形式做出呈现。设计师作为灾难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也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审视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灾难中应该如何做出反应,设计师永远无法像医生一样救死扶伤,我们可以用设计的力量和艺术的思辨抚慰人心,给他们的精神带来某种力量。我们每个人都不会独善其身,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在灾难当下,如何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忠实保持自己的声音,聆听大众的苦难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并且尽可能把经历过的痛楚转化为对未来设计的一种思考。”
什么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作品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
艺术家沈少民是公共艺术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的众多作品都与公共艺术有关,他也是深圳灯光秀艺术家版的参与者与艺术总监。
在当天的论坛上,他以自己的作品为例,阐述了公共艺术在当下国内的现状。他表示,“以我们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大部分还是说我们在一个广场上或者在一个草坪上在一个空间里面放一个雕塑,我不认为这是一个作品,它只是一个装饰而已。传统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一位艺术家为公共环境和空间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在语言和形态上具有超前的文化意识是对于公共艺术的基本定义。艺术家站在当代艺术的前沿思考人群与城市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公共艺术作品具有一种强大、持久的精神作用力。”
沈少民认为,今天我们探讨的公共艺术,更多是致力于建构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作品的发生转移与重组的可能性,艺术家在其中导演和处理的是一种或多种公共关系,这样的公共性探讨突破了特定的时间地点,包含着对于个体的考验,而作品最终生成的结局,既是参与者的选择,也是当今社会价值观的缩影。
声音
设计师作为灾难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也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审视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灾难中应该如何做出反应,设计师永远无法像医生一样救死扶伤,我们可以用设计的力量和艺术的思辨抚慰人心,给他们的精神带来某种力量。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苏芷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