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艺术中心于2019年3月2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建立中"邀请了十三位活跃在国内与国际艺术舞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是油罐艺术中心开幕的重要组成。展览依托油罐艺术中心4号罐及中央连接区域呈现了这些艺术家不为人知的、未完成、或是与其代表性创作大相径庭的艺术作品,共同思考朝向未来发展的时间意识、实验艺术实践的历史价值,及个人创作与公共机构等多个层面长期进行创造性发展的意义。
油罐艺术中心"建立中"展览现场,2019年3月23日至8月24日
图片由油罐艺术中心提供
回顾创作历程展望艺术可能
包括丁乙、何翔宇、胡晓媛、贾蔼力、刘韡、刘小东、唐狄鑫、徐震?、严培明、杨福东、曾梵志、张晓刚及张培力等13位中国艺术家参与的"建立中"展览,旨在通过这些艺术家各自独特的创作,思考"建设过程"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讲,每一次艺术创作的起始点、创作过程均与最终公开呈现的作品同等重要。
油罐艺术中心"建立中"展览现场,2019年3月23日至8月24日
图片由油罐艺术中心提供
油罐艺术中心尝试以这些艺术家错综复杂的艺术创作起始点及发展过程与油罐艺术中心的建立过程相互映照,以此折射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重新想象作为当代性最显着体现的"建立过程"与历史及未来的联系。建立或发展过程总是流动且多变的,这也意味着诸多可能性同时在当下时间节点的展开。通过展出鲜为人知的作品系列、出于不同原因停滞了的实验性创作、或略带仓促完成的最新艺术创作,展览邀请观众一同回顾艺术家的创作旅途,展望未来的无尽发展可能性。
油罐艺术中心"建立中"展览现场,2019年3月23日至8月24日
图片由油罐艺术中心提供
油罐艺术中心"建立中"展览现场,2019年3月23日至8月24日
图片由油罐艺术中心提供
多样实验性创作面貌群像
在展览中,一些艺术家以不同媒介的创作传递了展览"建立中"所表达的"未完成"观念。刘小东创作于2010年的作品《打卵儿》来自"金城小子"系列。在艺术家绘制友人肖像的过程中,这张绘画作品被一辆卡车撞坏。作品被外力毁坏的痕迹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指向了创造过程中不可预知的意外潜能。徐震?的大型雕塑《新-赫拉克勒斯》将古希腊神话中最雄壮威武的英雄置于当代文化的语境中,以幽默的形式反思英雄式努力背后的意义。作品的"未完成"表面展示了艺术的某种"建立过程"的形态,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意趣和观看经验。艺术家严培明完成于2015年的作品《未完成的Patrick》以其独特命运感展现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迷思。严培明受作品中的"Patrick"委托,创作了这一幅肖像作品,但委托人却在创作后期失联。作品中与完整的、仍然起着再现功能的艺术相对应并相支撑的,可能仅有消失的现实而已。
呈现艺术家创作中并不为人所知的作品,也为"建立中"过程所带来的诸多可能提供了全新的解读视角。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影像一直是张晓刚绘画后隐含的线索,始终伴随着其艺术创作。作品《玻璃球》创作于2017年,于2019年重新剪辑。而这也是张晓刚首部影像短片作品,素材几乎全部由手机拍摄完成,在后期剪辑过程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叙事与情感线索。在探索电影语言的同时,艺术家将其在绘画中所不能表现的声音等元素在与画面的并置中放大,带给观看者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何翔宇从2016年开始创作的作品《Idon'tknowyou,youdon'tknowme》以五段影像构成,五段影像都开始于偶然,又都由于某种必然的偶发事件而中止。这是对于"自然状态"下连续性的丈量,也是对"相由心生"所做的形式回应。杨福东则呈现了1995年的架上毕业作品《关于城市的安全措施》。杨福东以大型影像创作闻名于国际艺术界,这幅大型四联绘画作品也是首次公开展出。以绘画创作为人所知的艺术家贾蔼力此次将展出《2019No.1》《2018No.2》《2018No.1》三幅作品。艺术家通过摄影和拼贴的方式,在如实记录日常创作瞬间的同时,跨越了摄影与绘画的界限,也通过由摄影捕捉的绘画表面及工作场景诠释了"建立中"的概念。
油罐艺术中心"建立中"展览现场,2019年3月23日至8月24日
图片由油罐艺术中心提供
油罐艺术中心"建立中"展览现场,2019年3月23日至8月24日
图片由油罐艺术中心提供
同时,观众也可以在展览中欣赏部分艺术家进行了多年的创作。这样的创作过程,暗合了"建立中"流动并且多变的状态。从1997年开始创作,直至2017年才完成的作品《十示97-29》代表了艺术家丁乙过去三十年里创作中的持续演进。作为艺术家从八十年代开始探索至今的创作系列,"十示"的创作语境缘起对于理性、极简的追求,并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持续对话,丁乙艺术中的个人化与精神性也在三十年的积淀之下愈加深刻。胡晓媛以盲文版"福音"文本为材创作的早期作品《我的》及六件装置及摄影作品《多余的想法》追溯了其创作理念的演变过程。作品《我的》创作于2004年,艺术家在盲文的四福音书上用绘画记录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日记一样的小画描绘了一年中艺术家在固定居住的寓所中生活的分秒、点滴、片刻;《多余的想法》则创作于2015-2019年间,艺术家试图在潜在的意识下发掘互无关联的关联,记录对于时间流逝的观察。张培力的作品《有半导体收音机和号筒喇叭的声音装置》则表达了艺术家长久以来的大型声音装置创作的持续实践,艺术家选取了近年中被高度关注或相互之间有矛盾冲突的45个国家为背景,使用45个旧收音机等设备交替播放这些国家主要电台的台标声效。在"建立中"展览语境里,这件作品诠释了"建立过程"与历史、地域、身份认同乃至不可知未来的关系。
"建立中"展览同时呈现了部分艺术家的全新创作,这些作品也呼应了"建立中"所指涉的未来。为参加"建立中"展览,艺术家曾梵志特别在2019年创作大型绘画作品《无题》的过程中演练了"赶工"这个常见于文化乃至基础建设项目的概念。作为艺术家近年来最富代表性的系列"抽象风景"中的一幅,这幅作品的创作适逢艺术家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关键探索阶段;艺术季摒除了具象叙事场景,以更纯粹的色彩与线条来构建画面;这一时期的创作完全表达了曾梵志的内心世界,即在创作过程中他与画面形成了一种单独的对话关系,可以说是与艺术家性格最为贴近的作品之一。唐狄鑫直接而有力的影像作品《白天/Day》记录了艺术家"夸父追日"的旅途:艺术家为参与"建立中"展览,在2019年初追随太阳进行了环球一周的航空旅行。五频影像作品诠释了对特定而单纯的时间维度的渴望,探索了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循环动态关系以及"反-建立"的可能性。刘韡的全新创作《无题》灵感来自艺术家工作室的日常场景。如何于工作室里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突破既成语境,创造出物质的新可能性,是艺术家要面对的现实。作品采用了艺术家近年来创作中一贯的复合纷杂元素和媒介,以无序见有序的方式组成。这并非来自某个刻意为之的"创作方案",相反地,混沌的工作室场景因其事件性,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件作品,形成某种突发语境;同时,工作室中的随机场景击碎了叙事性,散落为思考的残渣。艺术家在时间的灰烬中发现了这些残渣,并将它们收集起来。在此过程中,思维的边界被打破,物质从被社会赋予的意义中"解放"出来。这些被人忽略的存在,正是作品诞生的意义。
艺术机构的时代命题与尝试性解答
中国的新艺术机构不再简单地以西方模式为参考对象进行发展,而是在书写新的当代艺术史。油罐艺术中心相信,在此新语境中,艺术实践乃至机构实践不再应囿于本土与全球的二元对立逻辑,在反映及批判社会、经济及政治领域的过程中不必受可量化的单一"国际标准"制约。油罐艺术中心旨在通过"建立中"展览反思对标准化了的"完成度"的盲目追求,以及对"新"的狂热追求。
在油罐艺术中心创立之初便向社会提出:一个美术馆能够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美术馆能够是什么样的基础,供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发展?一个美术馆应当从何处或何时开始?艺术史告诉我们,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其横空出世的那个时刻,而是其降生以来的悠久演变过程;而对于一个美术馆来说,最重要的或许不是某种宏大宣言式的开馆展,而是其持续不断完善并发展同时既是基础建设又是上层建筑的自身及所处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