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代版画与夜生活文化
02
劳特累克与浮世绘
19世纪,现代印刷技术和现代广告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绘图、版画、书画印刻的流行,也使得书籍插画、漫画报刊和招贴广告在19世纪中叶之后成为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个重要产业。 搞商业艺术比纯艺术更能获得稳定的收入,所以,当时很多画家被吸引到了这条路上,其中就包括杜米埃和劳特累克。 作为巴黎首屈一指的海报艺术家,劳特累克经常能接到通过版画为当时的艺人做广告的活儿。 劳特累克的海报深受浮世绘的影响。在风格上,强烈的轮廓感、像剪影一样的图示和斜角单色构图,与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浮世,原为佛教用语,意为漂浮不定的尘世。在17世纪以后,用来指代娱乐场所。浮世绘起初描绘的多为艺妓、美人、戏剧人物。在内容上,劳特累克对表演者、艺人与妓女的兴趣与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家颇为相似。 《梅·贝尔福特》是劳特累克的一件颇具浮世绘风格的海报作品。 梅·贝尔福特是一位活跃在巴黎夜总会舞台上的明星。她以充满荒谬意味的歌曲,还有时时在场的黑猫而闻名。劳特累克用了四块独立的石板创作了这件作品,用泼墨式的表现手法实现了一种看似简单,但却具有极简意味的图像。03
“电仙女”与线条
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劳特累克自然也是新技术的试练者。他不仅使用新技术,更自己发明新技巧,比如被称为Crachis (滴墨)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画面上营造出色彩泼溅的效果。 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兴奋地表示:“我刚刚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为我带来可观的收入。只是我必须亲力亲为……我的实验非常顺利。” 在巴黎的夜生活中,有个名叫洛伊·富勒的美国明星。 洛伊·富勒其实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大美人,在平日里,她是个身材短小而臃肿,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的普通人,但一旦站上舞台,便焕发出了独特的光芒。 她以结合舞蹈、彩色灯光和音乐的表演而闻名。在当时争奇斗艳博出名的巴黎娱乐场所中,夸张而富有表现力的表演风格让她收获了一众铁粉,她也因此获得了“电仙女”的称号。 在Folies Bergère时装秀上,富勒身着夸张的丝绸礼服,为了达到让礼服飞扬的效果,她利用缝在袖中的长杆,让轻如羽毛的织物自由舞动。观众眼中的富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如蝴蝶、如紫罗兰、如蛇一般不断变换的梦幻光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也迷了劳特累克的眼睛。舞动的富勒给了劳特累克灵感,他以富勒的舞蹈动态为题材,创作了名为“洛伊·富勒小姐”的系列版画。为了达到与舞蹈一样绚丽和华美的效果,劳特累克使用了不太常用的金色和银色。在表现方法上已经有了抽象绘画的效果。 在“洛伊·富勒小姐”中,劳特累克用简单而流畅的线条呈现了人物的动态,让整个画面富有运动感。 在彩色石版画中,劳特累克突出了线条在造型中的作用,他发现了用描绘性的线条,来完成平涂色块的可能性。用美术史学家H·H·阿纳森的话来说:“这种用线来完成面的作法,与高更以及象征主义画家们的色彩模式是并驾齐驱的,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的色彩抽象作品的一种直接典型。” 在“洛伊·富勒小姐”系列版画之前的《瑟克·费尔南多:女骑手》中,劳特累克就已经开始对线条的表现进行研究。在这件作品中,无论是对人物、马还是物体的描绘,都与传统的表现方法不同,劳特累克用线条带动了整个画面的节奏,就连马戏团里的长凳也是由一条条红色的带有弧度的线所构成。 劳特累克虽然描绘的是活色生香的纸醉金迷生活,但却不是雷诺阿笔下的资产阶欢乐的日常场景。劳特累克通过对夜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巴黎人空虚、焦虑,以及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不为人知的苦难命运。然而,劳特累克从来没有从道德上去批判他所描绘的世界,对他来说,这些人或事都是他眼睛真实看到的,只不过他怀有一颗感性和富有同理性的心,就如同他看待自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