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一个礼拜
美术馆画廊们已陆续开门迎客
我们整理了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
多地的精彩展览;
有些展览的热度从节前持续至今
有些已临近尾声
还有一些即将开幕的展览;
节后第一个周末
@你的伙伴
一起去看展吧!
大师与经典
(值得二刷)
成为安迪·沃霍尔
上海 UCCA Edge
截止至2022年3月6号
“成为安迪·沃霍尔”
↑(点击查看更多展览细节)
首展于2021年在北京UCCA展出
随后巡展至上海
这是安迪·沃霍尔艺术生涯
于中国的首次全景式呈现。
从早年的绘画与商业插画
著名的丝网肖像和实验电影;
到晚年向抽象和概念艺术的转变
展览呈现了他艺术生涯的各个阶段。
展览以五个章节展开
通过对沃霍尔艺术生涯各阶段具有代表性
和并不广为人知的作品呈现
(涵盖绘画、摄影和电影等媒介近400件作品)
充分展现了沃霍尔多元跨界实践
和“复制”创作方式对视觉艺术发展的影响。
“每个人都能当上十五分钟的名人”
——安迪·沃霍尔
荒木经惟、菅木志雄联展《物景之律》
深圳 摩天轮画廊
持续至2022年02月28日(即将结束)
日本国宝级艺术家荒木经惟和菅木志雄
早期及近期的经典系列创作在此呈现
荒木经惟的“EROTOS”与“AKTTOKYO”
系列银盐照片和宝丽来花卉作品;
菅木志雄带来了1970年代纸本作品
及1990年代至2000年初期重要的装置作品。
物与景这些可能微小或庞大的存在
是两位艺术家作品中反复的主题,
也是作为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之间
相互联系的象征。
物与景虽必然是固体的形式,
却是启发我们重新想像虚空形式的入口。
不完美 加埃塔诺·佩谢
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持续至2022年2月27日(即将结束)
设计大师、艺术家加埃塔诺·佩谢
最大的魔力在于他擅于将作品拟人化
深邃与童真并存
他反对标准、僵化的设计
主张多样化的“不完美”
佩谢50多年来的创作
横跨艺术、设计与建筑领域;
他格外强调物品的性格与“发声”
反对保守建筑和千篇一律的工业设计;
强调感性与多样性
并将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女性特质”
视为一种能够为世界带来改变的能量。
尽管深圳的展览即将结束
但2022年3月至6月将巡展至北京今日美术馆
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
龙美术馆西岸馆
截止至2022年3月6日
日本艺术家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
↑(点击查看更多盐田千春的作品和故事)
自去年12月中旬开幕
热度一直未减
打开任何一个社交APP搜索这个展览
满屏都充满了她庞大的丝线装置作品
那些红色黑色的线条
串联起艺术家关于儿时经历、
内在伤痛以及对生与死的思索
展览从她小时候画的第一幅画作展开叙述
除了《未知的旅程》等超大型丝线作品
还呈现了包含艺术家师从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时期的行为作品资料
疫情期间创作的大量绘画
基于自己日常搜集的大量
日常“废弃物”重新创作的作品。
徐冰的语言
上海 浦东美术馆
持续至2022年8月23日
徐冰说:
↑(点击查看徐冰的“艺术火箭”)
“艺术说到底,
就是艺术家面对时代有自己的话要说,
而要把这话说到位、说得有感觉,
就必须找到新的说话方法。”
与以往的回顾展相比,
这次展览着重呈现一场思想与文化的高度集结
徐冰的天书、地书、烟草计划、凤凰
以及大量版画、装置、文献记录、
手稿、影像、纪录片
展现了艺术家在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
借用东方思维转化出的独特艺术语言
并在国际上大放异彩的艺术经典。
巴黎建筑 城市进程的见证
上海 西岸美术馆
持续至2022年2月20日(即将结束)
如果你至今仍没有看过这个展览
请抓住最后几天的机会
蓬皮杜中心建筑类馆藏首次大规模亮相中国
涵盖近百个建筑案例的世界性经典
一代建筑大师的现代城市图景构想
将一个时代的城市发展缩影进行专题呈现。
以10个篇章,通过二战后新一代现代建筑师
以及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安藤忠雄、
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等国际建筑大师
过去近七十年间的诸多建筑杰作及经典案列
追溯了巴黎这座国际大都市演变历程
全面感知“建筑”这一极具现代性的跨学科领域
在艺术以及社会层面的多元影响力。
不容错过的
新一代艺术ICON
风之痕 乔瓦尼·欧祖拉
北京 常青画廊
截止至2022年4月24日
“最好是一个人去看这个展览”
——这话是艺术家自己说的。
乔瓦尼·欧祖拉:
镌刻在沉默剧场墙壁上的“风之痕”
↑(点击查看更多展览信息)
欧祖拉是一名跨媒介艺术家
以摄影为主要领域
同时也进行影像及雕塑装置创作
他对时间之中生命留下的痕迹有种痴迷
并总能用最恰当的诗意方式来呈现
这些痕迹中的存在和虚无
他将常青画廊转化成了一个岛屿
将远在西班牙加纳利岛上的星空和
大西洋的海面搬到了这座三层楼的空间
创造了一个剧场式的空间
他的作品是一个通道
通向这个世界内部正在发生的事
那些海底深处的事、天空深处的事
和心灵深处的事。
赵赵:赵赵
上海 龙美术馆
持续至2022年4月3日
赵赵在上海的首次个展《赵赵》
↑(点击查看展览详情及赵赵的精彩故事)
串联起了一个跨度超亿年的时间线:
从古化石到一块速食方便面;
从一尊歪斜的奥斯卡小金人
到由一只被压扁的猫的尸体
延续至今的“弥留”系列;
赵赵的创作跨越古今
多维度呈现出他基于社会、文化、
个人遭遇的思考与创作
为场馆空间特别制作的高达七米的
“蔓延”系列之一也是首次亮相龙馆;
伴随着工业文明崛起的棉花
经历了种种变迁以及火的洗礼
被赋予了一些抹不掉的印记与灰烬。
自我们一月中旬报道了赵赵的这次新展后,
被询问最多的就是那组巨幅作品“星空”,
但这无疑让人尴尬——即使你将它带回家,
你得有一面至少二十米宽的墙
才能更好地展示它。
迎浪当下 花井祐介个展
上海宝龙美术馆
持续至2022年2月22日(即将结束)
在粉丝们的心里,花井祐介已被视为
直追村上隆和KAWS的日本当代艺术新星
这位日本艺术家常年生活在三藩市
深受⻄海岸的街头⽂化影响;
披头族、嬉⽪⼠、冲浪者等多元
非主流⽂化元素都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
形成了独特的东⻄混合怀旧风格。
与只画笑脸的霍安·科内拉不同,
↑点击查看科内拉正在展出的“无人之境”
在花井祐介的人物中你看不到一张笑脸
那些愤世潦倒的中年苦闷者的脸
写满倔强和一种隐忍的力量
似乎濒临绝望,但又没有完全放弃
这种“戳中感”很容易使人与之共鸣。
“我希望以我的作品去赞颂
那些仍在风浪中奋斗的人,
向奋力对抗逆境的人们,
表达欣赏和赞许。 ”
——花井祐介
仓谷惠美 Emi Kuraya:悠长假期
贝浩登(上海)
持续至3月26日
2010 年,村上隆组建了自己的
Kaikai Kiki 团队,
旗下代理合作的艺术家来头都不小
1995年出生的仓谷惠美便是其中一个;
年纪虽小,但至今已在纽约、东京、
首尔、香港等地举办过个展
“悠长假期”源于疫情期间封闭隔绝的环境
让她感觉自己被推到了极限
而她的新作则暗示着无论如何
艺术家仍然设法走出了自己的房子
再一次寻求面对未知
她的作品捕捉了一些日常中
不经意流逝的瞬间
笔下模糊的线条与柔和的色调
赋予了人物似曾相识的色彩
也将人的记忆拉回到生活中的某些瞬间
奥斯汀·李 人间乐园
北京 木木美术馆(本周日开幕)
奥斯汀·李的首次美术馆个展
“人间乐园”将于本周日(2月13日)亮相
将汇集了艺术家2019-2022年的新近创作
展览试图探讨艺术家对绘画发展的重要意义
他的作品超越了绘画的传统定义
进入到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特殊场域
奥斯汀·李的创作代表了一种
新的艺术实践方式和表现形式:
他首先运用电脑数字软件
在虚拟现实中进行创作
随后将其以实体的形式
呈现为绘画、装置和雕塑。
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和转化中
展览将深入探究贯穿于
艺术家创作中的重要问题:
我们如何通过数字科技来诠释人类情感
而科技的进步又如何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感情深度?
潮流与科技
&
当下与未来
ON | OFF 2021:回到未来
顺德 和美术馆
持续至2020年4月17日
顺德和美术馆于大年初四迎来了
开年大展ON | OFF 2021:回到未来
是继“ON | OFF”
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九年后
以2021年的时间界定重新审视
这一主题在近年来的延续与发展
展出由2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
共计43件/组作品
作品涉及媒体社会、自然环境、
身份认同、地理疆域等不同议题;
共同呈现出一种
源于生命内在的自省精神——
关于“何所来,何所去”的思考
“回到未来”以好莱坞科幻电影《回到未来》
和迪士尼乐园旋转舞台表演项目
Carousel of Progress之名为灵感来源;
作为对前半部分展题的注释包含着基于当下
返回过去与未来前进的愿景。
机器之上 皮肤之下
上海 昊美术馆
展期至2022年4月24日
“人只是在其表面称之为人,
去掉皮肤解析,
人瞬间成为机器。”
——保罗·瓦莱里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抑或是某种控制下的产物?
展览试图以此来回应当今
真实与虚拟相互交织的现状;
展现艺术家从各自的角度
对技术与虚拟世界的思考。
艺术家们采用了接近科学家工作时的创作方式
利用科技技术共同探讨:
生命的本源、身份虚构、基因工程、
互联网世界的现状与界限、以及永生的问题。
“在今天,我们不需要把有机和无机,
以及虚拟和真实去分解,
因为它们之间早已互相影响、互相共融。
展览希望从批判、辩证的角度,
去看技术作用于社会
社会对于技术的塑造
这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
——策展人付了了
向光而行
北京 时代美术馆
截止至2022年02月27(即将结束)
在这场新媒体艺术展中,
11位国内先锋当代艺术家通过声音艺术、
激光视听装置、光影互动场域、机械装置、
摄影及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
以光为主题,
探索光与自然、生命、力量、
科技,以及人类未来之间的多重关系;
也是多维度探讨人类生命的“内驱力”
及前行的方向
引领观众一起审视:
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多棱世界”
开启多元语境下的思考与展望。
回望-外滩的9个隐身片段
上海 洛克·外滩源
持续至2月27日(即将结束)
9位特别会玩儿的艺术家
在外滩边的老建筑群做了一场展览
用绘画、影像、文学讲述了
关于外滩和上海的诸多奇妙故事
作品带领观众穿过百年间的城市沧桑
通过重新观看和想象日常生活、
人物命运、情感和精神世界;
你会定义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外滩。
从徐明所专注研究的历史照片和地图
到陆杰和沈忠海对于城市的摄影见证
再到btr、马良、陶辉和周裕隆
充满想象的图像叙事;
还有涂维政和司徒嘉怡
借用身体展开的空间介入;
讲述了一个个由身体、生活和生命经历
所构成的可以触摸和感知的、
丰富而独特的外滩。
乌有之地
杭州 空山美术馆
持续至2022年2月26日(即将结束)
“越了解人,我就越喜欢看动物世界。”
世界因动物的存在而精彩。
而它们也作为一种隐喻的符号和表象
频繁的出现于艺术家的作品之中;
有很多艺术家游离于世俗边界的情绪
在荒诞的人类世界寻求不到出口,
却从原始纯粹、缺少语言能力的动物身上
得到了更多共鸣与认可。
“乌有之地”带来了五位平均95后的
年轻艺术家以动物为主题的创作;
在驯化与被驯化之间,动物生猛
人类的高等智慧
却一直是在与和动物的对照中逐渐构筑的;
虚实相撞时
人与动物之间的隔阂似乎消散,
有了一种新的对话模式。
绿码 绿马
杭州 仓美术馆
持续至2022年3月7号
没有绿码,寸步难行。
2020年2月
“健康码”的概念首次在杭州被提出
开启了国民“无码无出路”的生活。
而基于谐音梗的“绿马”
通过萌态化的形象塑造
希望消解疫情下大家焦虑的心情
也反映出人们内心对于恢复正常生活的渴望
新锐创作者运用数字技术、艺术雕塑
对当下社会的不同思考和理解、
进行了创新表达与情感传递。
数字艺术作品《绿马》
首次以雕塑的形式走入现实世界
以公共艺术介入日常生活
以艺术设计介入馆内动线
观众可从不同的视角获得观念感受
还可欣赏到尚未走入现实的“数字绿马”
“在工作:艺术实践中的女性
——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
深圳 何香凝美术馆
截止至2022年3月27日
展览聚集了十余位长期生活在海外
或来往于海内外的女性艺术家,
以影像记录、艺术表意、
空间再造的多维方式,
呈现她们的创作与思考
她们以细腻的情绪描绘时代中的女性
以关键词探讨家庭劳动的意义
以超越性别的眼光对未来展开想象;
这些作品展示了女性群体
对个体、集体、世界、历史、
社会的观察、思考与感受。
意犹未尽?
除了上述展览
更多展览信息可点击
“2021年,我们为什么要去看这些展览?”
部分展览目前仍在进行
(文中所有图片来源于美术馆、画廊的官网或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