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佳士得“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亚洲现代艺术”以及“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三个专场共拍出3亿成交额;6月3日,北京华辰2006年春季拍卖会共成交近1.78亿,“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73.97%的高成交率成就了4728万元的高成交额;6月6日,中国嘉德“2006春拍·中国油画雕塑”专场拍卖以1.227亿元的全场总成交价创下今年国内中国油画雕塑的拍卖新高……
曾有专家称,2005年是中国当代艺术急速发展的一年。而从上述几个具有市场风向标意义的拍卖公司的成交数据可以看出,自2006年3月31日中国当代艺术在纽约苏富比大放异彩以来,从未停止它迅猛的上升势头。
国内外各家拍卖场都力推中国当代艺术,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场上也屡创新高。当代艺术品的价值增长出现极端的势头,不论拍卖、画廊甚至艺术家个人非市场常规的销售途径,各种数据表明人们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和喜爱与日俱增,交易量和交易金额的增长也不言而喻。
那么2006年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什么年?“成熟年”、“理性年”……抑或“疯狂年”?
荷兰郁金香:疯狂的迷情
1633﹣1637年荷兰兴起一股郁金香热,不论是稀有品种或是最通俗的郁金香,市场价格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飙涨。当时,一个家庭每年收入是二十或五十荷盾,但一朵郁金香要价3000荷盾,可以换到八只肥猪、四只肥羊公牛、十二只肥羊、二十四吨小麦。1937年初春,一个名叫寇斯特FrancoisKoster的荷兰商人以6650荷盾高价买下几十颗郁金香球茎,寇斯特和其他商人一样,都并无意自行种植这些球茎,他们打算出售这些球茎赚上一笔。当时许多人认为,这些人都疯了!但这些郁金香商人却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他们的出价十分合理。因为,有些数量稀少的球茎能长出异常美丽的花朵,没有理由不会继续上涨。但就在寇斯特买下球茎后不到一周,郁金香价格毫无预警地突然下跌,只能卖到六荷盾,剩下原价的1%、跌掉99%,这就是经济史上有名的郁金香故事。
《当代艺术新闻》提醒这波中国当代艺术热可能出现的泡沫危机中,用了这则著名的荷兰郁金香事件。但当代艺术品比郁金香更为奇异稀少,更让人怀抱梦想。
中国的艺术老外玩
早在2004年,就有人预言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将逐渐进入一个高价的时代,但当张晓刚的《血缘:同志120号》以近800万人民币的价格在苏富比拍卖行上月底举办的首场亚洲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上创下全场第一成交价纪录时,人们还是为这个预言兑现的速度而瞠目结舌。确实,仅仅两年,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完成本质性蜕变,从边缘而小众的市场层面迅速提升为引人注目的市场焦点。
说起中国当代艺术的“钱”景,杭州一家画廊的经营者认为,因为当代艺术市场更具有全球性质,所以它的整个价格肯定还会上扬。人们这么说的另一层含义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与海外市场密不可分。各大媒体在报道当代艺术的潜力时,也基本上采用了这样的逻辑,像“随着近期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捷报频传,国内也会兴起一股收藏当代艺术品的热潮,其价格今年将迎来一轮上涨的行情”这样的语句。
前几年中国传统书画市场也经历了迅速崛起、价格疯涨的阶段,虽然这个过程与如今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多有几分相似,但中国传统书画更多源自国人的支撑,鲜有国外买家参与其中,而中国当代艺术的红火却实实在在地由海外市场带动起来。
相对于当代艺术,国内的博物馆、美术馆更热衷于收藏传统艺术品。据有关的调查表明,在近10年中有99%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是被国外收藏者所购买,本土的购买力相当微弱。如今是,外国人在大量收购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而我们中国人还在观望。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收藏这个环节的欠缺。归根结底,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品市场价值根本上还是要靠本国人支撑的。
浙江市场亟待开发
据统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有三分之一来自于浙江人。如今当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在国内市场也日渐红火,然而,浙江人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却是如此的微薄。
国内各大拍卖公司纷纷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时,浙江却少有大拍卖公司推出过油画专场;北京798艺术空间风风火火,杭州的劳动路“画廊一条街”却仍然以国画的买卖为生。
如今,中国书画市场已略显疲态,以“中国书画”为主打项目的浙江拍卖公司的拍卖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而国内其他公司以当代艺术为主打的专场成交率却高达90%。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2006年,当代艺术作品在浙江势必走高。正因为中国传统书画市场不景气,市场必定要寻找新的热点,当代艺术将在浙江获得长远的发展。
确实,浙江的各大艺术品经营机构已经意识到这点,并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据了解,浙江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之一———西泠印社将在7月首次推出“油画专场拍卖”,将会有大量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品露面。
1637年郁金香已经崩盘,但37年后,1673年却有人出10万荷盾悬赏黑色郁金香,因为它独特的价值。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不会消失,变化的仅是市场的调整。最终,有价值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将如黑色郁金香一样,获得更多市场青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