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今秋艺术品拍卖无大波澜

来源: 2006-11-18
从9月开始,经过了“歇夏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将逐渐开始活跃起来,嘉德、翰海、荣宝等大拍卖公司都将纷纷举办中小型拍卖会,一些拍卖市场的新兵则将其秋季拍卖会提前至9月,而这一切都是为即将于10月和11月大规模举槌的秋季拍卖预先热身。在经历了今春拍卖的“平稳”甚至有些冷清后,今年秋季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将走向何方?会呈现出哪些特点?哪一种拍品最值得关注?诸如此类的问题,无疑是目前业内讨论的焦点。
   应当说,从2003年春季开始,艺术品拍卖掀起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狂潮,为了更准确地探析艺术品市场在今秋的发展趋势,回顾从2003年至今春艺术品市场呈现出来的特点对于前景的预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渐成艺术品消费国 
   自2001年以来的5年多时间里,艺术品拍卖规模出现了递增式的放大,2005年春季达到顶峰。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里拍卖总成交额达到了229.6亿元,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第一,拍卖机构数量急剧增加,拍卖成交额快速递增,5年中翻了20倍。拍卖机构从1996年进行试点时的6家达到2005年末的190余家,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老牌拍卖机构成为艺术品拍卖的领军企业。 
   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03年到2005年国内艺术品拍卖的基本情况是:2003年全国艺术品成交额为35亿元;2004年为59.90亿元,2005年达134.08亿元。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书画、瓷器和油画三类艺术品近3年来平均每年占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的91.6%,已经成为艺术品投资者的主要品种。 
   第二,以44家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2005年拍卖成交额达91.6亿元的骄人业绩,北京被视为继香港之后的第二个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重镇。 
   第三,以企业为主的投资型买方群体逐渐成长,成为海内外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重要买家群体。近几年来,各国拍卖行拍卖的亚洲艺术品中,有70%是中国艺术品,而几年前却是日本艺术品占了70%。以企业家、收藏家为主的群体在购买艺术品的经济实力上呈上升势头,改变了以往以境外收藏家为主的局面。另外,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大连万达集团、北京保利集团等机构和企业在市场上也是大量收购艺术品,客观上推进了中国艺术品价格的大幅走高。 
   第四,艺术品回流的数量日趋增多。据了解,目前国内10余家著名艺术品拍卖企业中,海外回流的艺术品已占全部拍品的50%以上,回流艺术品成交额占全部拍品成交额的60%。其中,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为中国书画和明清瓷器,海外回流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成交率保持在90%以上。艺术品价格的“回归”,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海外艺术品的“回流”,从根本上彻底改写了100多年来中国艺术品外流的历史。 
   有关专家分析,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正在从一个艺术品输出国转变成艺术品消费国。 
   今秋仍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平稳”,在谈到今年艺术品市场的总体状况时,不少行家都有此感慨。“平稳”二字是相对于从2003年至2005年春季的“疯涨”而言的。尤其是一向被视为艺术品市场最“重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在今春拍卖的表现多少有点不尽如人意。但,有涨就有跌,这是任何市场的发展规律,艺术品拍卖市场也不例外。纵观国际、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之后的平稳发展期。 
   虽然,今春拍卖显现出了在平淡中调整的趋向,但由于社会各界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仍然普遍看好,艺术品市场仍然。根据2004年和2005年的趋势来看,艺术品拍卖得到的关注度在继续加大,参与人群也在不断增多。 
   此外,加上社会对艺术教育的日益重视、相关传媒业的快速发展等等,这些都对文物艺术品市场产生了极为良性的外部影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今秋仍然会是平稳发展的整体态势,艺术品价格将会出现局部调整的可能性。但通过调整,部分艺术品的价位会得到合理地重估,买家也会在选择上更为谨慎。 
(来源:中国商报)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