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文艺工作会议上,如何加强艺术自信成为与会者议论的一个话题。激发文艺创作能力,释放艺术生产力,作为艺术家首先要具备对艺术充满自信的优秀素质。尚长荣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
1987年夏天,将知天命之年的尚长荣开始了京剧艺术新的探索,他带着《曹操与杨修》的剧本,独自一人来到上海京剧院寻求艺术合作。不久,新组建的京剧院领导召开了一个由院领导、专家和演员参加的剧本讨论会,当场拍板敲定剧本修改后排演,并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新剧目汇演。1988年7月4日,剧组正式成立,马科任总导演,尚长荣演曹操,言兴朋演杨修。同年12月13日,上海京剧院携《曹操与杨修》、《潘月樵传奇》和《夜探浮山》三出大戏赴天津参加会演。这是粉碎四人帮后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汇演。《曹操与杨修》一炮打响,成为轰动津门的文化新闻,被誉为京剧艺术的一个划时代探索。有了对自己和对京剧现状更高期待的艺术自信,在成绩面前,尚长荣没有吃老本,没有坐等,他还在追求,还有收获,终于又有了后来获得国家艺术精品工程的《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
自信是需要艺术实力的底气和勇于探索的志气。尚长荣出身在梨园世家,父亲尚小云是四大名旦之一,尚派的创始人。从小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后来又师从侯喜瑞,工架子花,有一副好嗓子,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和扎实的传统功底,外加骨子里浸润着创新意识,经过不懈的努力,尚长荣终于成为京剧界净行中首屈一指的全能化性格演员。
自信是相信自己艺术能力的一种精神状态,有了这种自信,也就有了对题材选择的自信,有了对演出市场运作的自信,更有了对创作环境选择的自信。所以,他惜别了已工作三十一年的陕西省京剧团,来到了上海。此时的尚长荣已是个近五十岁的人了。
自信是艺术家的一种特别宝贵的心理品质。现在,许多文艺院团对市场普遍存在着一种畏惧感,对文艺创作缺乏自信心,出现“一等领导布置,二等上级拨款,三等企业赞助”的“三等”现象。提升文艺工作者的自信心,增强文艺院团主体的创作能力,我们应该从尚长荣的故事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一流的城市呼唤一流的艺术家和一流的艺术院团,一流的艺术院团需要有一流的艺术家,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更是城市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这为构建和谐文化,谋求文艺创作新突破、新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申城新一轮文艺创作的蓝图已经铺开,上海的文艺工作者要充满自信地踏上新的创作征程,为上海这座美丽城市书写灿烂文化新的篇章。 (《新闻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