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零零六年十月,京、沪、宁、杭、汉、渝、穗、深、昆、沈、陕艺术批评家和传媒代表,聚会西安,探讨视觉艺术批评的新模式,宣言如下: 二十一世纪传输技术和制像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文化景观,图像已经成为全球文明进程中备受关注的对象。新的时代需要传达精神的新方式,也需要艺术批评的新模式。所谓模式,是指一个文化时期人们广泛接受和采用的文体。不同的模式来自不同的文化因素:题跋模式与点评模式缘于中国的卷轴画与线装书,论文模式缘于欧洲的印刷技术。 在文明的过程中,科学和思想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之并列的艺术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类文明传播的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也就历史地落到了艺术批评家这个群体身上。长期以来,美术批评文本的形式单一。它同其他文字文本一样,日益变得冗长,难解,正在蜕变为印刷版面的填充物和图像的附庸,成为被人漠视的信息。这样的批评文本同新时代的生活和阅读期待不合,无法对当代艺术和当代精神产生影响,也不可能流传下去。在视觉艺术家都在追求独创的今天,这个状况亟待改变。 中国历来注重诗文同图画的并置、互补与互渗,注重观看和阅读的统一。这一传统薰陶和造就了中国人的视觉文脉。在图像时代来临之际,中国批评家有理由和义务复兴并改造古老的感觉特征,让批评焕发新的活力。尽管本宣言不能为这个目标提供答案,更不能提供标准答案,但却能表达愿望,体现意向,敦促新型而开放的批评模式诞生,进而对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展览方式、传播方式直至批评精神的推进带来启示。 二零零六年十月于西安美术学院 初稿经杨小彦、朱青生、彭德先后补充与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