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力量的表现

来源:99艺术网 2007-06-01

    张颖川(以下简称张):为什么要选择“绘画”这个“行道”,你从五岁开始到金牛区少儿游泳队训练,12岁后成为市体校技巧队队员并被选为队长,直至19岁退队。这个过程是很顺利的,当时有没有想过继续留在体育界寻求发展机会?

    郑德龙(以下简称郑):没有,“技巧”是一个小项目,没有列入奥运会,不是很受重视,到19岁我就退队分配到营门口小学任体育教师。我不喜欢小学体育教师这个工作,那种日复一日单调枯燥的没有激情的生活是极为痛苦的。我不能适应在那种体制内的混日子的生活。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怎样才能够离开学校。我从五岁开始体育训练,并参加各种比赛,习惯了紧张的节奏,喜欢有极强拼博性的生活。所以我一进学校就只想早点走。那时候我发奋读书,一口气自考完成了汉语言文学、电子计算机的大专和法律本科学业。但仍然找不到出路,感到十分压抑、烦躁、常常彻夜失眠,极为痛苦。每天下了班把一个人关在家里,乱翻书。看书看累了就拿起铅笔涂抹,用铅笔画着玩耍的习惯从小就有,在营门口小学时期这样的涂摸玩耍欲望更加强烈,越画越觉得好玩,无聊之中涂摸的时间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地就画进来了。以前没有一丝要当画家的念头,我不是有意识地选择“绘画”“行道”,而是郁闷中自然地图画起来的,是偶然,也是必然。

    张:前几年在营门口小学,你对着一只狗的照片用炭精条画了几十张“素描”,关于素描的基础技能你知道多少?从这些“素描”图画来看,你没有进行过相关绘画基础技法学习。

    郑:那些关于狗的炭精条画都是很随性的,是否称为“素描”并不太重要,我有一只心爱的狗的不幸病故,我把它的照片贴在墙上,看见这些照片就有一种将它画下来的强烈冲动。我直接观看照片上狗的形象,然后摹仿图画,特别喜欢狗头,富有表情,画得很投入,根本没有想到什么素描技能,焦点透视方法,只要在做着自已喜欢做的事就感到心里舒服,就有宣泄的快感。为什么会这样,我当时也不明白,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艺术嘛!我在采用一种语言或形式将自已的内心活、生存感受表达出来。我没有正规习画的经历,对素描的知识当然不专业,不系统。关于绘画知识,我曾经阅读了一套世界当代美术史,读后的体会是:当代文化是多元化的,当代艺术的表现技术和媒体材料的选择都十分自由。因此在画狗时,完全没有所谓技能上的负担。

    张:就这样超越了美术学院的技术观念,一套世界当代美术史给你这么大的开悟?其实“行业”与“行业”之间、体育与艺术有相通处,在讨论到基础技术性方面时,你的确没有负担,表现出一些轻松、自在,可以想象当年你在体校技巧队的运动训练一定很艰苦,也一定有成就。

    郑:这曾经是我生活中的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十二岁进技巧队后,就一直过着充满汗水的艰辛训练生活。第一项训练任务是压韧带,一字叉,十字叉,吊肩,下腰,绷脚尖,压膝盖。每天训练场上哭声一片,特别是那些女队员,在韧带上要求比男队员要高,更是天天以泪洗面。教练为了培养队员的坚韧精神,听见谁叫痛就对谁压得狠。我的韧带不算好,所以更是教练下重手的对象。每天我们的男教练都要骑压在我身上,让我一边练一字叉、十字叉,一边给他念报纸,我在他的压力“摧残”下拿着报纸咿咿啊啊地读书,也不晓得他是不是听得清楚。这个过程大概有四五个月吧?我是一直咬着牙挺过来,没掉过一滴眼泪。现在还记得我的一字叉,十字叉训练合格时的情景,正是七八月份大热天,教练从我身上站起来,说了句“好了,合格!明天我就不压你了,自已压了。”我听了后眼泪流下来了。在技巧队中我被教练安排在男子四人组(四个男队友重叠站立或抛接表演动作小组)里。我是中二,就是从下向上数的第三个,我上面还有一个尖子。尖子是一直在我手上表演的一个队友。我和他配合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严格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有两次我的脚受伤,按伤情本来是该休息的,可是教练却说脚不能动手可以动。让我坐或躺在地上和尖子队友练。我就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我们技巧运动和其他相比较,运动员之间的配合很重要,对力量的控制把握要求高。

    张:一位刚从四川大学机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看了你画后说你的画通过电脑图绘的,“电脑”制作对于你的创作有什么作用?

    郑:在我看来,所有手段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一一画画,电脑图绘是我“画”的过程中的草图准备。在画布上动笔之前,我要做到胸中有数,想把心里想的那个形象具体化,就需要先在电脑上做一些效果草图。这个方法还是我朋友唐可介绍的,他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的,常常使用电脑Photoshop软件做草图,这样可以较快地完成自已的绘构思小稿,很方便。我运用电脑Photoshop软件和用照相机、打印机这些设备一样,都是我创作的工具。

    张:时下观念图片创作十分活跃,使用电脑制作图片的人较多,你具有这种创作能力。如果用Photoshop软件继续进一步制作,可能会产生更精彩的效果,为什么还回到画布上手绘?

    郑:我不愿意做完全意义的电脑图像,我喜欢手绘图画,喜欢站在油画布前用手画出线条,色彩这个“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但不可否认,我十分接受电脑这个工具,这对于我的意义不仅仅为使用方便。画面上平面的光洁的酷似电脑图绘式的形象是在手绘时有意识地根据草图样子保留下来的,这是我对网络时代的感想,是当代语言印象。

    张:你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意义,但与传统表现风格的绘画相比,没有写意的笔触痕迹,平面的线条和色块在流动,带有现代材料意义的光洁度,其中的表现力量不单纯追求宣泄开放,还有“节奏”。我最感兴趣的是就是这个非传统文人书写韵律式的“节奏”,有很好的运动感,畅流的“动感”中控制把握得度,细致,内敛,可阅读,可思考。显然这与你的技巧队员职业生涯有关,观看你的画不会忘记你曾经是一位优秀的专业的训练有素的运动员。

    郑:这些年我的绘画状态一直在发生变化。以前是一个人在家里画,后来融入了城区西门唐可、舒昊、舒欣、杨黎明等人的绘画圈子,现在工作室搬到了蓝顶艺术中心。我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艺术界,结交了许多艺术圈的朋友,与艺术圈内艺术家的交流很重要,他们对我的创作帮助很大。2003年,我第一次参加四川省美协组织的四川油画展就是在唐可的鼓励下参与的。从那时候开始,我所想到的都是艺术,都是画画,没有原来“运动员”身份意识。我曾经说过:我的作品不指涉任何事物及价值,仅指涉自身。用流动的线条,克制的手法,构建一个本我世界。这个本我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寂的力量,它是意志,勇气,恒心。十几年的运动员生活强化了我关于力量的意识,使我对“力量”的体会特别深,艺术为我提供了表现“力量”的平台。在我的理解里,意志、勇气、恒心有爆发也有内敛,有坚韧也有屈伸,这可能就是你说的那个“节奏”,对于我,这是力量的内在意义。

    张颖川/郑德龙

Baidu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