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1982-1984中国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油画赴京展
(全盛时期)
1982年至1984年,北京中国美术馆连续两次特别邀请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赴京展览,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美术案例—-专门为一个学院的油画开办专展。在这两次的展览中先后推出了我的《赶火车》、《布拖人》组;罗中立《春蚕》、《春光》、《金秋》;何多苓《春风又苏醒》;周春芽《剪羊毛》;朱毅勇《乡村小店》;张晓刚《藏女》;程丛林《同学》组画等一大批作品,这接二连三的在中国美术馆的“亮相”,再次证明了“四川画派”的实力和影响力。
正是以上这“三次浪潮”奠定了“四川画派”的基础。而所谓“四川画派”的提法就是在1982年第一次“四川美院油画赴京展”当中,由《美术》杂志编辑持招集的学术研讨会上被提出来的:
四川是一块宝地,是一个大国,一亿人,四川美院有四川大国的风格,这表现在四川的油画上(佟景韩)。四川美院的创作是很出色的,四川是一个派,这已经确认了(艾中信)。四川有一批油画群,这些油画群标示着“四川画派”的成熟(邵大箴)。摘自1982年“四川美术学院油画赴京展”座谈会纪要。
(图片)这是我上课一开始就说到的:我和程丛林一起坐船到小海看“瑞典油画展”的路途中。这是我们三个同学乘着“东方红号”轮船,由重庆顺江而下,先到武汉,然后到上海的一路上。能够坐船到上海看展览不容易,其它的同学只能坐火车到湖南,因为那个展览先去上海,后到湖南 ,所以很多同学就只能选择就近到湖南去。到了大上海之后的情形如同陈丹青在“以青春的名义”一文中所描述的那样。记得当天晚上,我们两个人一起又跑到了杭州,去“朝拜”浙江美术学院。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西湖旁边上厕所,那公共厕所真干净!如同自家的厅堂。忽然眼前的一个情景我俩分吃惊而至今难忘:只见一个老头,趴在厕所里手拿抹布,旁边放着一桶水,正在认真地擦着厕所的每个角落……,浙江人太讲卫生了,这在四川是不可想象的!随同这个记忆又想到:当年四川的那批油画拿到北京展览的时候,京城的画家们很纳闷:你们是怎么画出那么乡土气息的油画来?我说你们没有到过重庆?重庆就是个码头、大乡镇。在那座山城里,摩登女郎穿着高跟鞋,时常会走在田坎上;农民亦会挑着粪桶,走在城里的柏油马路当中,那是一座城乡混杂的城市。所以四川画家本身就带着一种浓浓的乡土气。因此那种血浓与水的感情和味道也就很自然地体现在了他们的艺术创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