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各种艺术杂志提及中国“当代艺术”之“四大天王”时,张晓刚总是排在末位,因为那时他的画卖价最低。自从去年张晓刚油画在海外拍卖会上价格破千万元纪录后,许多媒体在提到“四大天王”时,便不约而同地把张晓刚的名字放到了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之前了。金钱的作用,不仅明显地影响着艺术品市场的潮起潮落,而且正试图影响到艺术评价等学术领域。
无名画家“一鸣惊人”
艺术家名声和地位的提升,金钱仿佛成了最有效的捷径。一时间,不少艺术品经纪商以及艺术家个人纷纷在创造拍卖纪录上竞相出彩。
一些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也不能免俗,眼看着同行抢先在拍卖纪录上创下新高,感到巨大压力,于是“奋起反击”,创下更高的纪录。无名画家则试图在拍卖会上一鸣惊人。近年来,人们时常在拍卖会上惊讶地看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画不显惊奇者,纷纷拍出了大师的价格。艺术品经纪商更是利用拍卖纪录“促销”其所经纪的艺术家作品。他们往往在拍卖会上创一个较高的价格纪录,而在场下则以低一些的价格推销。
资金实力雄厚、“路子”粗者,首选在世界头牌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作秀;次之者选择国内的大拍卖行;实在不济,随便找个小拍卖行造个成交纪录,也好吹吹牛皮。无名之辈到大拍卖行“作秀”的门槛较高,因为那里拍品标准高,佣金不能少,还要“搞定”主管,成本较大。但是那些资金雄厚的炒作基金还是会首选大拍卖行,看中的是其公信度。
后台老板画商炒家
金钱也开始通过“赞助”学术来影响对艺术品的评价和排序。他们把目标对准知名美术馆和重要的学术机构。在美术史论专著或者反映某历史阶段艺术的大型画册、画展中,将他们所选择的艺术家或作品“安排”进去,或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金钱也瞄准了著名艺术评论家和在美术界占据重要平台的权威人士,邀请他们撰文或者出席研讨会美言一番。
大众媒体甚至专业杂志热衷于报道艺术家在拍卖会上创下了什么纪录之类的新闻,认为这样的新闻能吸引眼球。而个别“专业”艺术杂志,其实后台老板就是画商和炒家。
一时得呈终将“崩盘”
所有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之举,最终的目的是吸引买家踊跃投入。当前国内收藏爱好者群体普遍缺乏艺术鉴赏力,同时对艺术品市场的“奥妙”也了解不多。他们往往对各种成交记录信以为真。曾有一位房产商在拍卖会上屡屡以高价竞得“当代艺术”名家作品。炒家们在背后乐不可支,因为他们当初是准备花钱来“创纪录”的,没想到还真有人接盘。后来该房产商因为资金短缺,希望将这些作品再度拍卖变现时,才发现拍卖行根本不愿接受,除非以比购入价低得多的底价委托拍卖。
有人惊呼,金钱正在“强暴”艺术,担心美术史将会被金钱改写。但也有观点认为,不必过于担忧,因为金钱最终会变得“聪明”,它会寻找好的艺术品——只有好的艺术品才是赢利的最好保障。所以世界上好的艺术家和好的艺术品,也往往是卖得最好的。那种对艺术一窍不通,自作聪明地以为金钱能改写美术史的炒作,可能会得呈一时,但最终将“崩盘”。
中国的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应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要学会如何评估艺术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评估艺术家在审美领域的开拓性和影响力;具有公信力的知名美术馆、学术机构以及有关专业人士,要洁身自好,在学术上保持客观中立;大众传媒对艺术的报道要避免“拜金”倾向,谨慎报道各种拍卖纪录,以免误导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