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记忆如水 沧桑入画”:吴冠中作品展

来源: 2008-03-12

红袍诗祭

窗外无月

展览城市: 四川-成都

展览时间: 2008-03-26~2008-04-13

开幕时间: 2008-03-26上午10:00

展览地点: 四川美术馆二展厅

主办单位: 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 四川美术馆 S.O艺术空间



前言

真情故我 血性安在——吴冠中作品展序(摘)

“记忆如水 沧桑入画:吴冠中作品展”共展出吴冠中近一年来创作的水墨作品48件及33幅吴冠中限量丝网版画作品。已是耄耋之年的吴冠中依然充满创作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 2004年他完成自传《我负丹青》,2005——2007三年中,他每年都有百余幅新作问世,画外文思,画里阴晴,笔耕不辍。

如果我们不特别声明这些作品是吴冠中89岁所为,我们绝不会把这些作品和一个老人联系在一起,更不会从作品中看出一个画家因为老迈而心力不足。相反,这些作品所折射出的完全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个体,一种对生活依然保持着高度敏感的艺术家的真性情。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吴冠中曾长期处于逆境,社会大环境加于他的种种苦难,使他倍感挫折与艰辛。这样的经历,历练了他的筋骨,也成就了他的艺术。历尽沧桑为他晚年的“反刍”提供了绝佳的原料。于是,“沧桑入画”,便成为他晚年作品的基本主题。

《汉字田园》是吴冠中近年新辟出的一块“自留地”、“试验田”。他有感于书法的陈陈相因,开始研究汉字的构成与美感,揣摩文字的内涵与间架结构之间的关联与“情脉”,尝试从汉字的构架中发掘出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美。他写的每幅字都是他自己的“画思文心”,都力求表达出一种特定的语境,使字的内涵通过字的体态和身段显现出来,将作为符号的汉字直接导向象征化的视觉表达,这对于那些一味风格化的、千篇一律的书法无疑是一种冲击,这样一种立足于文字而非书法的思路和探索无疑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吴冠中的新作,无论画的是什么,无论具象还是抽象,都是有感而发,都是艺术家进入生命晚境的精神写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渐衰无法抗拒。在新作中,我们看不到大画和油画了。但在这些尺幅不大的作品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一种强劲勃发的内在张力。尺幅虽小,境界不小。这些作品都在50厘米左右,但作品传达信息的丰富性和艺术的完整性都是一流的。每幅作品都有独特的构思和表现,相互之间绝不雷同。一些比较大的作品,虽然画得比较抽象,但也都有各自的生活依据和情感依托,绝非纯形式的凭空杜撰,每幅作品都不能相互取代。如《秋声赋》画得是那样清新、简约、明快,斑斓的色彩鸣奏着天籁之声,表达的是陆游“红树间疏黄的诗境。而在《红袍诗祭》中,画家则通过浓重强烈的色彩对比,以抽象的色带回闪到青年时代的疯狂与浪漫。

吴冠中作画从没有固定的程式和章法,画面如何结构,全靠特定情感的驱使。几十年东寻西找,画遍大江南北,海内海外,有极其丰厚的视觉素材的积累。现在年事已高,不便出行了,便以“老牛反刍”的方式,在咀嚼人生的况味中辟出艺术新境。他的每幅画都有新的生命感悟和生存体验,使他的新作迈入了一种新的人生境界。这种新的人生境界,就是如他所说的“霜叶吐血红”,“夕阳山外山”的境界。我们看到的是“走向遥远”的老人那“清晰的背影”,看到的是晚照中的夕阳,看到的是山外有山——一条望不尽的天涯路!

将二十世纪中国的艺术,“融合”是最显著的特征。真正能够代表这个世纪的艺术家,也必然是那些在东西融合中最富有建树、最具有成果的艺术家,是那些能以“兼容”的胸怀来回应时代潮流的艺术家。吴冠中深知他在艺术的这一转折关头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历史使命,所以他在油彩与墨彩之间往返穿梭,“水陆兼程”,从而成为二十世纪中国艺术走向现代的领军人物,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成为最具开拓精神和创造活力的艺术家。

今天,89岁的吴冠中,其开拓精神和创造活力再一次得到验证。

贾方舟

编辑:霍春常】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