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学者痛批收藏界造假——60万件藏品中58万件是赝品

来源:中新网 作者:张楠 2009-01-11


王立军(右)在领奖现场

  新年伊始,由CCTV《艺术品投资》栏目、《收藏界》杂志、《鉴宝》杂志等16家媒体联合推选出了“2008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十大事件”,十大入选人物之一,文物鉴赏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在颁奖现场就直指市场弊端,最近他刚刚结束了在全国42个城市的收藏品鉴定活动,在回宁探亲时接受了记者采访。回顾任央视《寻宝》栏目专家组成员,前往全国42个城市“寻宝”的工作经历,他对目前国内文物市场的现状充满了忧虑,“在我们过目的60万件藏品中,赝品的数量竟达58万余件。”   

  也上过传家宝的当  

  从事收藏行业多年的王立军曾坦言,自己也是从上当受骗起家的,完全可以用惨痛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收藏经历。“回头一看,我的藏品至少1/3是假的。”这次王立军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受骗的经历让自己走上了文物鉴赏的道路。上世纪80年代末,王立军在苏州火车站等车,有个衣着破旧的小男孩可怜兮兮地拿着一个紫砂壶,说自己没路费回家,只能把这个祖传的宝贝拿出来卖,叫卖200元。男孩拿出根火柴,在壶上一擦就点着了。王立军觉得很神奇,就掏钱买了,回到家还很仔细地把壶洗了一遍,却再也点不着火柴了。找专家一问才知,原来骗子在壶面涂了磷粉。  

  王立军说,交了学费,反而悟出来了,文物鉴定很讲究学术性和技术性,光靠学问深、资格老、名气大不行,一定要去市场中磨练,才能成长为具备丰富辨伪能力的“实战型专家”。  媒体过度包装收藏  此次和马未都、陈丹青等一起成为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没有改变王立军痛陈时弊的习惯,他说,如今国内参与收藏的人数已经达到了7000万,藏家的热情绝不亚于“股民”。可是,在“收藏热”的背后,却充斥着造假、卖假、拍假,这些浊流对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国内文物造假成风,已渐成产业化之势,历史上第三次古玩仿制高潮已经到来。  

  如今收藏栏目在各大媒体星罗棋布,组织专家对文物进行估价,早就成了令观众一见就眼热的场景。对此,王立军表示,媒体对很多观众造成了误导,收藏被当成传奇故事来说,“一夜暴富”的神话不断被制造出来吸引眼球,这些都起到了负面作用。很多藏品估价往往过高,藏家说20万,专家就说200万,这些过度宣传对文物市场的混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  

  四种“专家”害人  

  究其责任,王立军认为,文物鉴定机构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目前我国文物鉴定部门大多“只对内不对外”,只负责对国家馆藏和发掘文物进行鉴定,不承担社会文物鉴定工作。因此,私人收藏者只能求助于社会上各类文物鉴定机构。“我们下去‘寻宝’,有些‘三流仿品’,普通人看都知道是假的,竟然也有证书。有的藏家光证书就能拿出1000多张,但他的东西全是假的。”由于门槛较低、法律监管不力,一些自发形成的民营鉴定机构,往往出于利益驱使,做出不负责任的“鉴定”。  

  王立军还将鱼目混珠的专家队伍分出了四种类型。“理论型专家”,文物知识很丰厚,但“眼力”不行,看不准;“老好人专家”,不管什么东西,都是“好好好”,全是真的;“极左专家”,则宁错杀不放过,一律否定;“复合型专家”,不但“眼力”不行,人品更不好,只要给钱就开证书,还明码标价。

【编辑:姚丹】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