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图像"与"精神"——回顾:广东美术三十年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璜生 2009-04-30

 


“广东艺术新势力”展览 无常气温下的华DOG乐园 柯荣华

 

  广东艺术机构、艺术空间和艺术生态环境,三十年来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些经验很值得关注,也具有很深的意味。


  美术家协会系统和画院系统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它作为主流美术的代表和有效的组织机构与创作机构的作用以及号召力。在专业创作、主题性创作、主旋律创作和群众性艺术活动中,他们以巨大的体制力量包括组织、资金、评选、奖励、晋升、职称等等,吸引着普遍的关注心态和眼光。如历届的全国美展、广东省美展以及相关的评选、推“星”等活动,有效地建构了三十年来广东美术的主流历史。广东的艺术界在主流创作的热情和成果上一直是被看好的,就像最近组织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美展,广东借天时地利与人气之便,入选的广东艺术家作品达一半,获奖作品占三分之二,可见这种主流美术在广东的绝对吸引力和号召力,这也更可以看到广东美术生态的主要特点和成果高度。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全国美展的前言中这样概括性写道:“美术家们以澎湃的激情和由衷的赞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新时期的美好生活和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丰富多彩的作品,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为和谐时代献上一曲深情的颂歌,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留下历史的印记。” 2006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借建会50周年纪念之机,隆重进行了“50件经典作品”的推选评选活动。尽管这是一件难度极大也很容易引起争议和不公的事,但是评选的结果,一些作品还是令人信服地戴得起“经典”这一桂冠。作为主流美术史的编写方式,以及国内美术界和社会大众的需求,评选“经典”作品得到了轰轰烈烈的关注。而在响应文化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美协、画院等大力发动、积极组织、认真落实,广东被选中的作品数量按比例是算多的,成绩骄人,也较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

 


  作为教学、研究、创作学术机构的美术学院系统,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在国内排名还是靠前的。如果说广州美术学院作为代表,借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春风,在国内艺术界有过辉煌业绩的话,那就是“设计艺术”和以设计为龙头的产业,以及一系列教学改革。汕头大学长江艺术设计学院和深圳大学设计学院等,都在引入国际教学经验、方式,在人才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广州美术学院新校舍的建成,更使广州美院成为了号称世界最大的美术院校,这不仅体现了广东的经济实力和办事风格,也看出了广东的艺术教育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决心和魄力。
 

  作为研究、收藏、展览、社会公共教育和服务的美术馆系统,这三十年来的发展和成绩是特别引入注目的。1976年深圳就建成了深圳展览馆,并于1987年更名为深圳美术馆,举办了一系列的美术展览活动,特别是“深圳艺术节”活动,成为了连接内地和港澳台文化交流的桥梁。而1997年是广东的美术馆大发展年,在这一年中就冒出了规模不小、规格不低的三座大型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和深圳何香凝美术馆,随后不久,广州艺术博物院也建成,广东出现了新的美术生态环境,从创作、交流、展示、美术史研究、收藏,以及公民的美术普及和素质教育等方面,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活力。众多的国际性大型展览、艺术大师展览,美术史研究展览、大型策划性展览、跨领域的美术文化学术活动等等,为这一时期广东的美术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新的时代精神风貌,从另一个角度大大地扩大了广东美术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如出现了一些在国内国际产生巨大影响、具有重大学术分量的艺术活动品牌:广州三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雕塑年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广东美术馆新青年艺术论坛、深圳美术馆美术批评论坛、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国际巡回展等,有效地推动新一代年轻艺术家和学者以新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观念介入广东新文化的发展,也将广东的美术、学术力量和影响推上国内国际的新台阶。


  而民间艺术空间的出现也为广东的文化生态带来另类生机。以交流当代文化的名义而创办的博尔赫斯书店(空间),有效地成为本地乃至国际文学艺术家交流的空间。2002年之后“维他命”艺术空间和“PARK19”、“LOA345”等艺术空间的出现以及近期的“广东艺术新势力”展览现场(酒吧及画廊),无论这些空间注重艺术推广还是注重艺术交流,都给广州的艺术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影响,成为支持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线索。而深圳的OCCT艺术中心和时代美术馆在当代艺术的学术规范化工作方面以及策展、研讨、出版和国际交流都作出了备受瞩目的成绩。

 

 

 

【编辑:大崔】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