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8”于6月25日下午三点半正式开幕,展览通过“一年之鉴”这一时段性学术方法,系统性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在2018年的整体状况及趋势。作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品牌展览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重要项目,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自2015年起每年6月至8月举行,此次是举办以来的第五届。本次年鉴展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继续担任展览策展人,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团队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览部团队执行策展。
到场嘉宾合影
开幕讲座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主持。周旭君表示当代艺术是实验创新的艺术,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能力。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系列展览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其价值就在于系统性的呈现中国当代艺术每年的整体状况与趋势,是对中国当下毎一年实验创新艺术的能量集合、价值推动,又是对广大公众、艺术爱好者拓展思维、提高审美热切期待的积极回应,因此曾连续两届荣获国家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她介绍到,相比往届年鉴展,今年的展览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展览研究工作更加系统深入;二是展览呈现出中国当代艺术实验创新更加丰富多元的特性;三是被邀请原作参展以大体量的装置、影像为主,特别是装置艺术占75%。她特别提到,由于参展作品体量大、设备要求高、安装布展难度大,这次参与现场作品制作安装、搭建布展的艺术家工作团队和展览团队达100多人,连续两周的工作,整个美术馆如同20多个车间班组构成的大型创意工厂。正是多团队共同努力使展览得以圆满呈现。周旭君最后表示,希望北京民生不忘初心,真正将推动文化艺术创新、服务大众需求的民生公益文化责任落到实处,让美术馆真正成为首都优质公共文化的活力平台。
朱青生导览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李文华在讲座现场向年鉴展成功举行表示祝贺。李文华提到其在6月17日作为嘉宾出席的“首都文化发展政策座谈会”。在这个时隔23年后再次举行的会议上,李文华发表了“发挥当代艺术在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的演讲。李文华认为当代艺术是当今艺术领域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艺术语言,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而且在国家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在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会起到实实在在的贡献。他希望北京应该继续鼓励当代艺术发展,探索艺术基金、专业奖项、美术场馆、艺术园区和艺术品保税区或自贸区建设等方面发展,支持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及展览活动,为当代艺术在社会创新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而努力。
执行策划人徐志君为媒体导览
在随后的讲座环节,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艺术史学会主席、年鉴展策展人朱青生发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和特殊问题”的主题演讲。朱青生从“中国当代艺术与改革开放”、“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经典”、“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使命”四个角度展开,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当下及未来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和阐释。朱青生认为,今天的中国正在开展艺术的第五步革命,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背景,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使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该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这不仅与其国际地位匹配,也是体现对世界负责的态度。人类未来的可能性是可以反映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中的,而人类也可以在当代艺术中探索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机会。所以“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本质上要展出的是对艺术的“开拓”,只有在大的方面真正做到了“开拓‘,才是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这也是年鉴展非常重要的意义所在。
展览现场
2018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一共记录3761个当代艺术展、3984篇当代艺术文献,有14000多名艺术家活动的情况被登记和发表。因规模所限,“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8”提纲挈领,着重在两个方面进行展示:第一是把2018年一年中间的整体状态,分成十二个单元来梳理以呈现问题。第二是选择年鉴记录的艺术家的原作与图片穿插呈现,以作品代表性地显示这个年份的艺术。
本次展览展出138位年度选入《年鉴》的全部艺术家在2018年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包括28位/组艺术家的原作。年鉴展力图系统性地体现2018年度整体状态,以呈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动向。展览展出时间为2019年6月25日—8月31日,展览期间还将举行丰富多样的公教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更好的接触和了解中国当代艺术。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颜磊《空想重置》
丁威娜 《仲夏花园》
丁威娜 《仲夏花园》
艾敬《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
陈萧伊作品
胡介鸣作品
刘韡《周期》
刘月《鸮》
邬建安《刀的影子—素色的面孔》
张鼎《安全屋3#》
郑路《马飞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