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家也有“白领心事” 工作状态与年龄无关

来源:解放牛网 2010-01-14

白家峰《艺术当代》编辑,批评家、策展人

 

  过去,艺术家很神秘,不食人间烟火,甚至缺衣少食。其实,大多数70后的艺术家也是要上班的,也有工作上的各种烦恼。他们大多有一份体制内的公职,例如邱加和丁蓓莉在上大美院教书,石至莹和韩子健是油雕院的同事,邵仄炯则在书画出版社工作。而有自己公司的金江波和徐震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即使是不用上班的职业艺术家,马良、黄奎、贺棣秋也各有各的“难念经”。徐震绩优的“创业股”

 

  说起上海的70后艺术家,100%的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徐震”二字。他的身份很多,而且桩桩都具有一点原创精神——香格纳的签约艺术家,MadeIn、比翼艺术中心、art-Ba-Ba网站的创始人……

 

  对于他的多重身份,徐震自己评价说:“2009年我脱掉了个体艺术家的身份,创立了MadeIn,用艺术公司的形式创造艺术作品。比翼和art-Ba-Ba是另两个非盈利的机构,我们都在努力让它们继续生存的基础上,让年轻实验的当代艺术有更多的展示空间,让当代艺术的学术讨论有交流的空间,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徐震目前的工作,可以说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难怪他在70、80后艺术家中,名声颇高。

 

  金江波行业的“优等生”

 

 金江波在闸北区的某个园区内租下了一个厂房,既作为公司的工作室,同时也能在其中做自己的装置艺术。

 

  金江波给人的感觉很有朝气,他在各方面都是“优等生”。前段时间刚从北京完成博士学习任务的他,又回到自己公司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从艺术创作谈到学校教育,他常自如地在他的多重身份(圈内普遍看好的年轻艺术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影像艺术工作室主任、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中从容转换。当然,在设计师送来图纸的当口,他也满足了记者小小的好奇心,提前透露了他公司所承接的世博会数个多媒体展示的方案与效果图。公司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冲突,金江波自有一番打算。目前,他正计划像他的偶像斯蒂夫·乔布斯那样,逐渐淡出公司的日常运营活动,将自己手中的股份分给手下的得力干将,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公司项目的艺术创意指导与个人艺术创作。

  这个划分可以说是比较“硬”的,其实大多数的70后艺术工作者仍然是身兼多职的,既搞艺术,又当大学老师,同时开个艺术公司的大有人在,只是他们以哪个为主要的工作方式,选择有所不同而已。

 

  70后艺术家工作状态与年龄无关

 

  单就艺术家群体的社会身份而言,70后的这个群落与之前或之后10年出生的艺术家相比,很难归纳出属于自己年龄阶层的特性。因为艺术家的社会身份的构成往往与整个社会大气候的开放程度、社会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与需求、以及艺术家自身的发展道路有关,而与艺术家的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当下,艺术家的身份日趋多元,既有体制内的职业艺术家,也有体制外的依靠各种生存技能生活,来“供养”艺术创作的自由艺术家,还有少数依靠各种跨界的经营、产业与运作来多元发展的综合性艺术家,后者是近年来逐渐出现与发展起来的一些新的个案,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是如此。这与艺术家的生存模式、个人经历、创作状态和各自选择的生活方式有关,而与具体的年龄并不挂钩。在这个意义上说,70后也许没有他们的前辈滋润,因为他们还没有这么的“功成名就”;也许也没有他们的后辈这么的不确定,毕竟早已过了30的他们,大多已经确定了自己未来所走的道路,无论是艺术的还是生活的。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