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2009年国内拍卖梦幻收场 天价神话如何创造

来源:北京日报 2010-01-19

  在秋拍4个亿元成交和92个千万元成交的纪录映照下,2009年国内拍卖梦幻收场。这让许多行家陷入困惑,为何自己对艺术品价值的判断瞬间归零?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嘉德拍卖公司董事副总裁寇勤先生指出,这源于藏家观念的变化:购买艺术品时不再完全以其历史价格作为参照,而更多参照自己的投资能力。

 

  买走一件上亿元艺术品的藏家刘益谦就曾说道,自己刚入行时听了太多相互对立的观点,很迷茫,后来干脆就只买贵的、大家都没有争议的东西。

 

  问题是,在藏家拥有足够的实力以后,他们能否对艺术品放心,能否对拍卖公司放心?

 

  寇勤表示,能构建起一个买卖方共同信任的平台,便是拍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今艺术品拍卖公司想爆出一个新闻不难,创造一个纪录也不难,关键是能否持续得到客户的信任。”他说这番话的背景是:2009年,嘉德拍卖总成交额达到27.12亿元人民币,相比2008年总成交额提升了50%,创造了中国拍卖公司年成交额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成绩是在金融危机这个“特殊时期”创造的。寇勤笑称,往往是在这种时候嘉德会拍出上千万级的“重磅炸弹”,2003年非典时便是如此。他介绍道,在2008年秋拍遇冷后,人们都盯着2009年的首场拍卖会,即3月的嘉德四季拍卖会,想看看市场的走势会如何变化。当拍卖结果一出来,人们悬着的心便都放下了,从此也揭开了去年“牛市”的序幕。

 

  2009年秋拍4件过亿拍品均来自中国书画部分,这恰恰也是嘉德的核心业务:嘉德该部分2009年总成交额达到19.41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艺术品拍卖中国书画门类总成交额之冠。寇勤认为,嘉德在中国书画方面显示出很强的专业性,比如用“掘地三尺”的态度去发现“生货”,即未曾在拍卖场露面的艺术品。这些“生货”最终得以拍卖,也体现出客户对于嘉德的信任。另外,嘉德对于中国书画的质量把关很严格,有些艺术品也许在嘉德不能上拍,却能在别家拍出个好价钱。

  本次秋拍中以1.008亿元成交的《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便体现出了嘉德的眼光。原本4年前它在香港流拍过,但这次送交嘉德后,嘉德重新请专家进行了学术考证,最终评定其属于博物馆级藏品,拍卖时以高于估价60多倍的价格成交。

 

  嘉德在1994年成为中国内地首家艺术品拍卖公司,创立之初年成交额只有7000多万元,如今年成交额已增长了35倍。回顾嘉德发展的轨迹,寇勤认为这揭示出一个现象:以拍卖为代表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繁荣,全民关注文物的时代即将来临。“各大拍卖公司这十五年来的最大贡献是将艺术品市场的‘蛋糕’做大,让更多人进入到这个圈子。”寇勤表示,这种量上的增加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尊重文物意识的觉醒,也有助于海外文物的回流。

 

  另一方面,国内艺术品这股拍卖热潮已经悄然蔓延到国际市场。通过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熏陶,国际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中国买家。寇勤便讲了这样一件事:香港收藏大家张宗宪先生不久前从法国打电话回来说,整个拍卖场都是中国人,场面十分热烈。另外,在苏富比秋拍中,一些西方艺术品也被中国买家拍得。寇勤还举例道,在2009年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上,香港苏富比负责人说,他们2008年全年交易额中,中国买家占到了8%。

 

  对于今后艺术品市场行情的预测,寇勤表示,如今的藏家已经有了足够的钱,价格的上升只差认识——用艺术品的价值来衡量它是否值得买。针对客户的这种需求,拍卖公司惟有更加专业,才能规避风险,良性发展。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