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楼上的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在京闭幕,与此同时,本次展览主办方之一“嘉德在线”启动了针对年轻批评家群体的“美术新势力”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将为年轻批评家搭建学术舞台,通过推荐、评选,对新锐艺术给予合理性建构与理论性引导,并以此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目前,由于年轻批评家“各自为战”,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界并没有对其投以更多关注。对此,北京嘉德在线拍卖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陆昂表示,如何有效集结年轻批评家群体,并发出持续不断的强大声音,引导艺术家创作、维护市场秩序,成为当务之急。
商报:“楼上的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已经结束,对于本次展览您的整体感觉是怎样的?
陆昂:批评家提名展这种展览形式本身就具有多元性,能够呈现出丰富的艺术语言。在本次展览中,我们挑选出10位年轻批评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术主张,提名艺术家参加展览来表达自身的学术观点。我认为,与很多主题性展览不同,本次展览的内容丰富,我希望让公众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当代艺术在中国已经蓬勃发展了10年,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经历了戏剧化的发展过程,同时公众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上,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究竟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很多人并不了解。
应该说,本次展览达到了应有的效果,但是其中也显现出某些中国当代艺术的缺憾。此前,我在国外观看了很多展览,我认为与西方当代艺术相比中国当代艺术仍然滞后。目前,西方当代艺术家在媒介的表现形式上非常模糊,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多元化,例如一位以创作油画作品为主的艺术家,已经开始用装置、影像等手段表达艺术观点,更加突出观念艺术的特点。如果将本次展览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来看,我认为艺术家在表达方式上略显单一,可能是由于群展等因素造成的。
商报:您认为这种表达方式的单一,是中国艺术家的思想保守,还是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需要突破?
陆昂:我所说的单一仅仅是我看到的现象,并不代表事实本身。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创作能力上并不欠缺,关键在于要拓宽艺术视野,以及把握机会的能力。
商报:在“楼上的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举办的同时,“美术新势力”项目也正式启动,据了解该项目关注年轻批评家群体,并为他们提供平台。目前,很多人都在关注年轻批评家群体,但是观望的多,“出手”的少,推出该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陆昂:其实在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批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今年4月,我主持了哈佛大学HarvardChinaReview举办的艺术论坛,为此我做了许多“功课”。通过对比中美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我发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蓬勃发展并最终成为引领世界艺术潮流标志的原因在于,美国当代艺术中系统化、体制化的艺术批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成功,并不是单纯依靠个人影响,而是由格林伯格与他的追随者们共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批评体系,同时手握强大的话语权,从而为“抽象表现主义”获得国际认可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中国当代艺术,恰恰是在艺术批评相对失语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我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系统化、体制化建设的重要性。
商报:您对“美术新势力”项目有怎样的预期?
陆昂:“看戏容易,演戏难。”我希望能够为年轻批评家们搭建展示的舞台,年轻批评家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在艺术表现多元化的前提下,目前批评家已经不需要单纯地用文章表达观点,通过举办提名展,以及在展览过程中对艺术家进行筛选,也成为表达观点的一种方式。
商报:本次形成的由10位年轻批评家组成的团队是否会固定下来?
陆昂:“美术新势力”项目是开放的,我希望更多年轻批评家能够参与进来。同时,也希望批评家们能够推荐更多年轻艺术家,丰富大众的视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良性发展。
商报:今后,您是否考虑将年轻艺术家和批评家与艺术品交易平台相结合?
陆昂:我不拒绝这样的结合模式,市场也是检验批评家和艺术家的良好平台。
商报:对于艺术领域来说,年轻似乎意味着“慢热”,而拍卖公司通常追求快速的高回报率,对此您如何看待?
陆昂:如果将艺术形容为股票市场,我更关注“原始股”,在他们身上风险与乐趣并存,同时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从中可以淘到很多“金子”。
此外,年轻不代表艺术家作品在市场价值上的减损,他们需要不断进行培养,而批评家扮演着“领路人”的角色。艺术家专注于创作,从主观、感性的层面寻求灵感,而批评家对于美术史的了解,能够为艺术家提供客观、理性的指导,并帮助艺术家更好地打开视野。商报记者刘洋
陆昂:经济学博士,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际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任职。现为北京嘉德在线拍卖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编辑:徐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