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开始调整中国艺术品市场,一直到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从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广州等地区,从艺术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到拍卖市场的震荡不安,中国艺术品市场历经的是一个由泡沫、浮躁、喧嚣、疯狂向洗涤、沉淀、冷静、审慎不断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反思与等待中逐渐迎来了新一轮的行情与曙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显现出了一些令人欣慰的现象与特点。可以说,历经蜕变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终究会从弱小步入强大,进而还会再度掀起艺术品投资与收藏高涨的期许,只是这一切需要人们去理性与清醒地认知,并努力地加以运作,而不是一味的盲目跟风。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正在向我们走近
金融危机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整合能力迅速增强,在以大中华圈为中心的推动下,再加上印度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兴起,特别是中国香港与北京的呼应,推动了亚洲艺术品市场复苏与整合发展的步伐,逐步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与中心,特别是以中国香港为中心的世界两大拍卖巨头的表现,历来吸引着来自各方面的目光。继去年秋拍之后,今年香港苏富比与佳士得春拍的提前亮相,随着国内春拍的结束,中国书画“井喷式”的行情可谓是令人瞩目,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切可能会不断地引爆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的行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不去探析,但对新一轮行情的关注,却是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与研究的。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的行情中,中国书画板块与当代艺术板块的表现尤其引人瞩目。2009年上半年,中国书画拍卖专场的价格不断走高,率先转暖,并拉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下半年由“暖”转“热”。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部分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上涨,高价迭出。在中国书画板块率先回暖的带领下,市场中的当代艺术板块也基本走出了上一轮的调整行情,其发展趋势逐步升温。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中国书画板块似乎与市场中的当代艺术板块呈现出了不同的市场进程。虽然中国书画板块与当代艺术板块都显现出了新的行情趋势,但它们经历的却是两个不同的进程。2003年以前,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一直是中国书画板块一马当先,当代艺术板块是在中国书画板块的拉动下缓慢预热。2003年春拍之后,中国书画市场价格率先出现暴涨,并启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前一波的“大行情”。当历经了2004、2005两年的高速发展后,由于前期价格上涨过于迅速,中国书画板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泡沫,于2006年年内也率先进入了盘整期,其调整幅度一度达到35%左右,拍卖市场交易规模也一度缩水了近40亿元人民币;而此时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却积聚了力量,不断发力,于2007、2008年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作品价格也迅速攀升并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调整,特别是2008年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人们介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信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板块也旋即进入调整期,市场景气迅速下滑;而经过不断调整的中国书画市场板块自2009年秋拍以来,其市场的信心又在进一步上升,从而带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复苏,据我们预测,在2011年下半年,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而中国艺术品当代艺术板块市场也会不断地在这一过程中积聚力量,从而延续上一波行情的规律与走势。
分析中国书画板块与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当代艺术板块进程不同的原因,其主要是由两个不同板块的投资属性所决定的。我们知道,在中国书画板块上一轮所展现的行情中,其主要的市场形态还是由礼品市场所支撑,收藏、投资性资金所占据的份额并不大;而与中国书画板块不同的是,当代艺术板块市场的主要形态是投资性的,不少投资还是带有艺术资本性质地介入,也就是说,其主要资金由投机性投资与收藏性投资两部分组成,礼品市场所占据的份额不大。在中国书画板块新一轮的行情中,高度的趋利性决定了资本会在当代艺术板块中找到新的市场与成长空间,当然,这种新的市场与成长空间是建立在新的当代艺术形态下的,而不可能是对上一轮行情的完全照搬与复制。
二、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的基本特点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一轮行情反映的是一种市场投资结构的状态取向。也就是说,在新一轮行情发展时期,中国艺术品市场表现出了与以往中国艺术品市场不同的特点,具体而言:①在收藏人群方面,它面对的大多是年轻的成功人士,具有时尚化的审美趣向;一方面,他们在社会上获取了令人尊敬而艳羡的地位,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的消费。在诸多的精神产品中,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粹,也最能彰显一个人的文化品位、素养和艺术内涵,故而受到年轻的成功人士的青睐。当然,这些年轻的成功人士在收藏艺术品的同时,并非只是将其当作包装自我形象的招牌,恰恰相反,他们年轻的特质与紧跟潮流的思维决定了他们具有时尚化的审美取向,具有良好的美学陶养,对艺术品内在的文化艺术底蕴有着独到的眼光与见解。因此,他们也用手中一部分闲置的资金将收藏的艺术品用于投资活动,易于获得投资领域的成功。②在投资构成方面,资金的构成大多数以投资资金为主体而非礼品市场资金占主体。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消费与收藏大多体现于礼品的消费水平与能力。礼品市场是建立在寻租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办事目的而选择以名气大小排列出的不同层次的作品,造成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消费通道的单一、脆弱的局面。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一轮行情中,以投资资金为主体的格局正在颠覆礼品市场资金占主体所造成的缺陷与弊端,使艺术品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渠道与工具,中国艺术品投资而非投机的时代已逐步到来。③在作品走向方面,艺术作品大多在美术馆所、机构甚或是个人空间中收藏,而不是大量地悬浮于市场的中间环节。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创作—展览—批评—市场—收藏”的发展链条,链条的起点是艺术品的生产者,而终端就是艺术品的消费者。市场交易的繁荣最终以终端消费量作为基础,流通兑现是打通和整合整个价值链的核心所在。但是,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大部分买家的资本不是来自收藏这个终端环节,而是集中于市场流通这个中间环节。这就势必导致了投机、炒作现象的泛滥。艺术品无法在市场终端及时沉淀与消化,在流通中囤积升值、借机抛售成为其主要特征。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一轮行情打破了这一终端缺位的局限,理性的思维促使艺术品不再大量地悬浮于市场的中间环节,而是被收藏于艺术机构或个人,有效地遏制了非理性的炒作行为,使市场的发展更加规范化。④在文化认同方面,新一轮发展行情中的艺术品较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作品具有了大众性,认知面较为广泛,接受度高。如果说大家在传统中国艺术品市场时期对艺术品的文化及艺术价值还存有怀疑的话,那么,新一轮行情时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则扭转了人们的这一想法。新一轮行情中的艺术品市场饱经历练之后,少了胡闹,多了理性;少了虚假,多了真实;少了欺骗,多了诚信。艺术品重新找到了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大众对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由怀疑转向认可,由模糊转为清晰,由惶恐转为自信,从而扩大了对艺术品特性的认知面,提高了接受度,在收藏与投资中寻找文化认同,已成为大众重建艺术精神家园的主要手段。⑤在国际化方面,新一轮行情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作品的国际化程度高。由于艺术经济与资本理念等关系,在资本的支撑下,艺术作品的价值易于被西方市场所认可。不仅是中国买家,而且是西方很多买家都倾向于购藏中国艺术品。中国艺术品频频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中获得高额成交量与成交额。
转型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市场波动的内在逻辑,其中最为根本的是投入资本的认知偏好与价值判断,所以中国当代艺术板块市场波动的表面,隐含着的是在积极寻找一种可以用来支撑的市场支点,这种支撑与支点不是别的,而是资本的一种信心。而信心的背后却是对于收益的评判,这种收益除了经济利益外,当然也不乏精神的、文化的与社会的,其核心不外乎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所谓价值判断。
以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与2005年之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的基本标示
我们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迎来了新一轮行情,主要依据的是四个标志性的事项:①诚信治理找到了有效的方式与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低迷与调整期时,市场充斥着大量虚假的艺术作品、虚假的信息、虚假的成交,甚至是虚假的艺术家……种种假冒伪劣产品和行为使消费者无法再信任艺术品市场,“欺骗太多”成为大众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共同评判。在新一轮行情的发展期,理性思维的回归令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各环节都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诚信危机得不到有效的抑制,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回暖就只能是“小阳春”,永远都无法迎来“艳阳天”,无论用多么艳丽的词汇,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信用被认同,并不断得到提高和传播,才会产生消费者对作品的价格给予认同、对作品的购买、需求产生拉动效应,出现重复购买的次数增加或者购买作品的消费群体数量增加等效果。所以,强化诚信治理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②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地得到了发育与壮大。今天,一个没有资本市场支撑的现代经济市场,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市场。如果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得不到切实的发育与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所谓的“回暖”就只是昙花一现。曾经,很多人认为资本介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则意味着非理性炒作与投机,故而抵制资本市场的发展。当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尤其当艺术品走上金融化的轨道时,人们才明白,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在资本市场的建立中,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是,资产的流动性即在当前的市场价格下变现的难易程度是生命线。对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流动性可以用拍卖中卖出的艺术作品数量占总计划拍卖的艺术作品数量的比值来衡量。“梅·摩艺术品投资指数”研究表明,该数值一般为70%~80%,繁荣时期,该数值可能达到90%以上。这也彰显了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在发育与壮大方面有了很好的进步。③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及机制的发育有所改观。2004—2005年,火爆发展的局势虽然一度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了繁荣盛世,却也遗留下了不少令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市场相配套的体系与机制发育畸形与不完善,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隐患。对于一个体系不健全、机制未建立的市场,我们不可预测;同样,一个体系不健全、机制未建立的市场也很难渴求其健康与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认识之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体系及机制的建设备受关注,并且一步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战略支撑体系、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市场支撑体系、财税支撑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制度创新支撑体系、人才培育支撑体系及画廊与拍卖行运行机制等不仅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与深入前行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增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抗风险”的能力。④中国艺术品市场更多地观照生存状态,发现价值与关注经典、体验与理性的分析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认知。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寒流的人们,纷纷思索着“过冬”的妙招,最终发现,即便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低迷与盘整期,真正的精品也永远不会贬值,反而更受热捧。而且,中国艺术品市场尚处在原发性的成长初期,由于发展的基础存在缺失,随机性与偶然性大量存在,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深入挖掘,因此,观照生存状态,发现价值与关注经典、体验与理性的分析便成为市场重要的风向标。在多元化、生态化及其价值认识多重化的取向中,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参与者开始更多地关注文化自觉,聚焦中国文化精神,不断回归对中国文化价值的体认,对经典价值不断认知,充分体验到文化经典的力量,并以其自律行为及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为消费者理性地评判艺术家及作品的学术定位及市场定位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新一轮的行情后,将更多地关照生存状态,发现价值与关注经典,体验与理性的分析将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认知。
四、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需要新思维
对于脆弱而零碎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其复苏与新一轮行情的显现还只是初露端倪,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关键是要以新思维来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一轮行情向纵深发展。
1.关注价值在转型中的作用
过去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过分重视艺术家及作品的市场价值,忽略了其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发展中差的就是对价值的理性认识与判断及有高度的认识与研究。因此,唯有在文化精神的向度下,代表性艺术家、代表作品、经典之作所构成艺术的内在核心价值,原创性与创造性的艺术价值判断视角走入人们对学术的认识与价值判断,中国艺术品市场才能在黑暗中见到光亮。换句话说,市场一旦有了正确的价值体系的支撑,资本一旦找到了艺术品价值的接口,中国艺术品市场就会在实现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壮大。
2.诚信体系的孕育作用
加强诚信体系在消费群体中的建立与传播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成熟的标志所在。譬如,对消费者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打破交易中信息披露不对称的壁垒;摒弃重权利而轻职能、有了风险互相推卸责任的陋习,增强信用控制。另外,还应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艺术企业征信活动,即艺术品市场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将艺术企业分散在工商、税务、文化、环保等有关部门的信用信息收集加工,建立信用信息评估系统,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评估原理和评估手段向需求者出具评估报告。
3.资本市场的拉动作用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型期注重对资本意识的培育。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过程来看,资本虽然不是万能的,但由于在现代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可以以其独有的聚集作用与推动能力,不断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资本化、金融化发展,并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秩序、规范及其制度。也就是说,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育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实体资本及其规模本身,而且也赋予我们关于资本文化的渗入与启蒙。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壮大,是从长远上带动中国艺术品市场规模壮大的内在动力。
4.收藏文化的推动作用
随着收藏规模与参与人数的不断扩展,以新的价值构建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收藏文化不断形成与发展。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收藏正在由雅好研究、鉴赏投资逐步成为新兴的文化时尚,文化成为新的品牌资源。在纽约、日内瓦、北京等国内外各种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企业家抽身商界,将投资眼光锁定在艺术品上,于是,老一辈藏家正逐渐淡出,而民营企业家则成为收藏的主力。这表面上是一次寻常的购买力及参与群体的新陈代谢,实质反映的是一种收藏文化价值判断的变化与确立。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投身于艺术收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收藏成为一种品位的象征与标签。
5.国家文化战略的驱动作用
随着国家文化战略的提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渐成一种产业,即国家文化战略把中国艺术品市场视为该国在21世纪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其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发掘。在国家文化大战略的推动下,艺术品市场国际化、区域化的发展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国家及地方的规模化投入将为这一趋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此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就会逐步摆脱民间自发、零散的局面和蹦蹦跳跳、吹吹打打的旧有理念与模式,转而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建设与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发挥艺术品市场的作用等工作就自然会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上。
6.宏观经济环境的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宏观经济分析的着眼点在于森林而非树木。针对中国艺术品而言,宏观经济环境的溢出效应指其他领域溢出资本而非艺术品市场内生资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有很大的掠夺性。在楼市调控与股市下探的背景下,一枝独秀的艺术品市场使溢出资金找到了一个新的“避险所”,精品与精品中的精品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这是一种对中国艺术品市场高端资源的控制及经营上的掠夺。
全球知名投资师巴菲特曾经有句名言:“只有潮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市场经济状况好的时候,明星艺术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当泡沫破裂、市场调整到来之时,人们才发现很多所谓的明星艺术家都是昙花一现,只有经典的作品与典范艺术家才会常青不衰,也只有他们才是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显现的主要力量。中国艺术品市场新一轮行情的到来虽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冰点融化的新曙光,但市场若要彻底迎来明媚的春天尚需时日。以理性的思维、冷静的头脑、慎独的态度及踏踏实实的精神去细心经营仍是我们的目标。对此,我们不可松懈与大意。
【编辑: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