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高校博物馆养在深闺待人识

来源:《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 作者:谢淑婷 2010-12-24

目前我国有高校博物馆200余座,调查显示,过半数的学生不知道身边就有博物馆

 

走进广州中山大学的校园,顿时由喧嚣的马路走进了一片香花垂柳的宁静,广东省最早的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就深藏在这片宁静之中。近十年来,馆藏文物达2万余件的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一直处于不完全对外开放的状态,“养在深闺人未识”,正是我国高校博物馆普遍存在的现象。

 

高校博物馆卧虎藏龙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纷纷建立博物馆,目前已有200多家。依托高校雄厚的学术资源,高校博物馆在藏品数量和价值上并不亚于社会博物馆。

 

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前身岭南大学文物馆是广东省最早的博物馆,在国内亦属较早创办的博物馆之一。1987年,在原文物馆基础上,教育部批准建立了人类学博物馆。据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博物馆馆长郑君雷介绍,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博物馆目前全国仅有两家,另一家在北京大学,其他高校博物馆多称“文物陈列室”。

 

中大人类学博物馆有鲜明的“人类学”特色。馆藏少数民族服饰、金银饰品和礼仪用具等达到480件(套),都是解放初期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博物馆还收藏有600多具人骨标本,其中明清人骨标本在全国是最齐全的。

 

“卧虎藏龙”的高校博物馆其实还有很多。中国地质大学的逸夫博物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万余件,其标本的丰富性、典型性和观赏性都居于全世界同类馆的前列。复旦大学博物馆藏有上千件台湾少数民族民俗文物,连参观过的台湾学者都啧啧称奇。

馆藏珍品待人赏识

 

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高校博物馆自然成为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延伸。中山大学人类学的朱建彰老师举了这样一例。《中国考古学通论》中的“台面”、“疤痕”等石器考古术语比较难理解,但一旦学生走进博物馆,亲手摸一摸实物,抽象术语马上就变得亲切可感了。同样道理,对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石球和手斧的区分,尽管教材中有文字说明和插图,但无论怎么讲解,都不如让学生亲自到人类学博物馆对实物进行比较。

 

据了解,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可以为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地质学和古生物学十几个学科的教学研究服务。在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基础上,高校博物馆还是面向公众和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校内外交流的窗口。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博物馆不仅缺乏社会影响力,连同校的学生也未必对其有充分了解。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不知道身边就有博物馆。

 

大学馆缘何锁重门

 

更令人遗憾的是,许多高校博物馆受各种条件限制,放缓了开放的脚步。中大人类学博物馆自2000年装修闭馆后,至今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博物馆馆长郑君雷说,希望能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间开放,让广州市民一览珍奇。

 

是什么让高校馆深锁重门呢?高校馆的场馆安全措施等硬件条件无法与综合类博物馆相比,开放所需的日常维护条件并不具备。又加上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对口管理高校博物馆的机构,博物馆管理员的编制受到限制,只能由大学教师兼任,这使得博物馆在管理和藏品征集上都存在社会馆没有的困难。

 

高校博物馆的封闭,不仅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无益于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展品的补充、更新。比起众多“养在深闺”的高校博物馆来,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大型博览园令许多高校馆羡慕不已。这座博览园年接待10万游客,拥有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等5座博物馆。该博物馆群落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仅社会捐资就近千万元。社会各界形成合力,也许会为高校博物馆的开放助一臂之力。

馆长访谈:大学馆的开门之道

 

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馆长郑君雷认为,高校博物馆应在加强研究功能、寻求社会资源的帮助、强化人员管理的前提下,更多考虑“走出去”,与高校以外的博物馆形成联动,跨学科、跨地域地进行研究与展览。

 

“比方说,科研项目可以一起申请。例如文物保护项目,各博物馆都有文物保护,馆藏文物腐蚀、风化、干化等很多问题都是个难题。很多高校有文物保护专业、有化学系,跟其他高校博物馆一起做这样的研究,当然是蛮好的。”

 

又比如说讲解员,各大省级博物馆都有基本的素质要求和培训,但如果放在高校博物馆里来做,视野和空间又不一样。另外,高校博物馆之间的协作也应大力推进。“由高校博物馆的龙头牵头,可以在高校系统内做一些事情。”郑君雷说。

 

随着社会进步,公众对文博知识的渴求、对文物收藏的热情不断高涨,这一切都会逼着高校博物馆打开馆门。

 

 


【编辑:李云霞】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