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对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现实、特别是醒目的自杀者现象进行关注,并展开文献收集、对各类人群的问卷调查、对相关人士的深度访问。与此同时,一系列创作计划平行地展开,包括了绘画、摄影、录像、装置、行为等各种媒介。在与自杀救援者组织的接触过程中,这个庞大的计划由客观的观察、调查、分析和思考,发展为更主动的介入和干预。期间,艺术家不但多次在南京长江大桥实地调研,并直接参与自杀救助工作。
这其中,包括以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的方式来促成对于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的思考,并引向更广泛的社会议题的讨论,以及更形而上的对于时间、记忆和命运的讨论;也包括用上述作品在展出和销售之后的收入,实际用于帮助建立自杀者救助基金之类道德主义的行动;
更重要的是,尝试通过设计自愿者、被拯救者、自杀者的家人等人群接触艺术作品,并合作创作作品,来使艺术作品成为一种心理治疗的力量介入现实。
整个“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由多种形态、多种媒介的作品、准作品、非作品所构成。形成方式包括了采集、创作、改编、合作等多种手段。它既是一个漫长的文化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生产计划。
从概念上,整个计划分为“思想库”、“档案馆”、“晶体”和“诊所”四个部分。整个“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预计将在今后数年间由多个大型个展才最终完成。整个计划中产生出来的文化产品,将按概念进行分类,统一编号,形成体系,分配进各个不同场地的展览。
每次展出作为整个计划的一个“回合”。每个回合之间,编号中的作品可能发生重叠。基本上,每次展出都将包含“思想库”和“档案馆”,而“晶体”部分的大型作品则每次基本不重叠,力求每次都能实现新的大型创作。“诊所”部分则依据实施过程的现实发展而确定展示方式,毕竟它的发生场所主要并不是在展厅之中的。
邱志杰的《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系列展览之一《庄子的镇静剂》将包括:
对长江大桥上的预防自杀救助自愿者、被拯救者、自杀者的家庭的访问的文献资料。
艺术家在这些访问的基础上所构思的和创作的多种影像、装置、绘画、行为艺术作品等。
南京长江大桥背景: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第一座由新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由于是在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回之后所建,这座桥梁被认为是中国人民的“骨气桥”,当它建成的时候,毛泽东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题词点明了这一象征意义。相比之下,早于南京长江大桥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由于有外国专家参与,在南京大桥建成之后,受到了宣传的淡化。
也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建成,这座桥梁的建造被视为是“抓革命、促生产”的最重要范例。根据新华社南京1968年12月二十九日电讯:“在亿万军民热烈欢呼我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氢弹试验的大喜日子里,从扬子江畔又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我国工人阶级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高速度、高质量地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胜利地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至此,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最大的现代化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已经全面提前建成通车。……广大工人群众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桥史、就是两个阶级的斗争史、就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胜利史。”
至今在南京长江大桥上仍留有明显的文革时代痕迹。包括南北桥头堡上的三面红旗,正桥两头的四组《人民》群雕,桥身上的毛泽东语录,大桥铸铁栏杆上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20幅文化大革命风格的浮雕等。
南京长江大桥在很长时间内是当年的国家形象。每当有国际友人访问中国,国家领导人经常陪伴访问南京长江大桥。周恩来总理亲自要求大桥上使用的路灯必须用与天安门广场一样的玉兰花灯。在小学课本的画页上,第一页是“我爱北京天安门”,下一页就是南京长江大桥。这些都表明了南京长江大桥当年重要的政治地位。邱志杰在少年时代作为学生所获得的奖状,通常都带有南京长江大桥的图案。今天和艺术家同龄的人大多数首先是通过小学课本获知南京长江大桥。因此,尽管今天这座大桥并不在南京市旅游路线图中,游客还是达到了每年上百万人。
当年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建造之时,人们设想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桥上应该每天通车1-2万辆。但是现在每天的车流量是当年设计指标的五到六倍。这成为南京城的交通瓶颈,大桥每天严重堵车,不堪重负。同时某些专家也指出,南京长江大桥已经成为大型海轮通过长江水道抵达上游城市的瓶颈。
从1968年建成以来,官方纪录中已经有2000以上的人在南京大桥上自杀。而号称世界自杀胜地的旧金山金门大桥,从1937年建成到现在有1200人自杀。平均每年南京长江大桥有三四百起以上的轻生事件发生。同时,南京长江大桥上也出现了铁路警方派设的专职保安,以及预防和救助自杀者的民间志愿者。
今天围绕长江大桥的争论话题包括了:是否炸桥以疏通长江黄金水道,是否限行车辆或改为步行桥以缓解交通,是否应该加装预防自杀的防护网;等等。
【编辑:贾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