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期。一些“实用论”者将其称为是“制造大国”正向“创造大国转变”。在文化艺术领域,我们也看到了当代艺术的发展,遇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萌芽,作为中央美院的副校长,您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吗?
徐冰:我觉得中国人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民族。正像你说的,现在真个国家和社会都在讲创新和创造,但我觉得还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国家层面的创造力。因此我不觉得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中国创造”的时代,我们缺乏很多东西,特别是作为个人的创造力。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看到了整个国家有一种整体的能量,或者说想象力。但是这些还不是创造力。创造力还应该包含一种执行和落地的能力。
记者:如果谈到“中国式创造”,我想您的很多作品都让我们记忆犹新。从最初广为人知的《天书》和《地书》,到最近即将在CBD上空表演的“凤凰起舞”,您是怎么看自己的艺术创作和这种“中国创造”精神内涵的联系的?
徐冰:我最大的体会是作为中国艺术家必须懂得如何地从传统文化和先人智慧中获取力量。创造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这种创造力并不是简单的在作品使用中国元素,中国符号和中国景观就可以了,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它应该是中国人内在的一种表现,是具有精神价值的。
回到你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这代人没有真正出现有“中国创造”精神内涵的艺术家,也许下一代的孩子能够把我们身边的中国没有任何负担的表现出来。我们这代人身上有一种局限性。
其实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局限,关键怎样很好的平衡和使用这种局限性,创造出别人所没有的东西。这也很重要。
记者:您在海外留学多年,怎么近些年在西方兴起的“中国热”?有那么多的中国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受到国际的关注。
徐冰:我想我们的民族有一种来自习性的幽深的东西,它表现出来的是特有的生理节奏,这些东西对世界未来的文化建设时有重要的意义的。就对于目前世界中的西方主流文化的盛行来看,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补种。我们正在形成一种更为宽广和普世意义上的人类文化。
记者:您平时用手机上网吗?怎么看待这种媒介交互方式的影响?
徐冰:平时我会用手机上网。我相信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在未来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影响。现在我们说的“艺术”,基本上还是一种传统的方式,古典的方式。但我们都知道,世界的之所以能够向前发展和行进,本质是由科技发明所影响和带动的。这其中包括艺术,人的认知和生活方式等等。这种新的方式对人的创造力是能有所激活的。
【编辑: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