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中国工笔花鸟画传承展》展览综述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1-04-06

中华之春 刘菊清
 

 

《中国工笔花鸟画传承展》将于2011年4月6日——4月13日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展出。此次展览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十九位参展者的师承渊源为脉络,以对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创新发展为最终导向,集中展示了20世纪至今中国工笔花鸟画坛上以谢稚柳、陈佩秋、刘菊清、章培筠、江宏伟、喻慧、徐乐乐、陈履生等为代表的三代工笔花鸟画艺术家的杰出作品,从而向参观者呈现出在工笔花鸟画领域传承与发展道路上,一代代传承者们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工笔花鸟画作为传统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始于六朝时期,至唐代起独立成科,五代即形成了“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两种艺术风格。工笔花鸟画发展到宋代,由于皇帝的推崇和宫廷画院的兴盛而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当下有无敌国之瑰宝的经典作品。但自元、明、清三代以来,水墨写意的文人画渐渐取代了精工细致的工笔画,到民国时期工笔花鸟画甚至几乎濒临绝迹。在新中国成立初,由于绘画上强调主旋律的人物画。美术院校取消了中国画系科,只建绘画系,中国画课称为彩墨课。在最初的十年里,中国画中人物画主要依靠新中国培养的青年画家逐渐形成队伍。山水画因为可描写祖国河山、革命胜地、而获得到发展。花鸟画家急于配合政治,画了“又红又专”“力争上游”等作品,但在当时批评是“庸俗化”“贴标签”,画家不知所措,找不到努力方向,工笔花鸟画尤甚。直到1958年批评了对中国画的“虚无主义”,美术院校才设置中国画系科,排工笔花鸟课。南京艺术学院的陈之佛副院长,在建工艺美术系时,提出为了工艺美术设计的民族化,必需设工笔花鸟课,尤其是染织专业,在4门基础课的总课时中,工笔花鸟课占有近1/2的课时。但是没有师资,培养工笔花鸟画教师迫在眉睫,这才有潘天寿先生送张培筠。谢海燕先生送刘菊清到谢稚柳、陈佩秋先生家求师的故事。这很幸运,到1966年“文革”开始,有6年之隔。在这六年中刘菊清和章培筠在两位老师毫无保留的细心指导下,在对传统的学习和研究中,在老师的艺术熏陶下,在本身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对工笔花鸟画艺术,有了较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对专业的技术技巧的掌握,也已打下了相当的基础,所以在“文革”的十年动乱中,虽然花鸟画被定性为封、资、修的艺术,是腐蚀灵魂消磨革命意志的软刀子时,也没有动摇他们坚守工笔花鸟画的研究阵地。在这漫长的十年中,他们思考工笔花鸟如何在传统基础上发展,通过什么途径来表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人类的精神沟通,如何在工笔花鸟画中反映时代风貌,怎样吸收运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的意境等等。经过长时间反复思考、深思熟虑,所以当“文革”结束,刘菊清就创作了她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系列工笔花鸟画创作。如《江南春晓》《搏浪》《中华之春》《夜深沉》等。

 

这说明尽管在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处境如此艰难的时候,在人文荟萃、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江南,在先辈谢稚柳、陈佩秋二位老先生及他们的学生刘菊清、章培筠为代表的一批致力于工笔花鸟画创作和研究的艺术家。在工笔花鸟画领域中辛勤的耕耘与探索,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展,最终使几经沉浮的古老的工笔花鸟画从落寞逐渐走向复苏,更走向当今振兴的道路。他们如那星星的希望之火,将中国工笔花鸟画推向了新时期的辉煌,奏响了中国工笔花鸟画在当代艺坛上绚烂的和音。

 

师承渊源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可谓起到了无以匹敌的关键作用,正如唐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到:“凡画入门,必须名家指点,令理路大通,然后不妨各成一家,甚而青出于蓝。”此次展览的参展人员阵容庞大,师承渊源极其深厚,参展者共有徐乐乐、江宏伟、张晓星、陈履生、高云、薛亮、张蔚星、谭红屏、王萌萌、喻慧、郭林曦、朱小元、李娜、张赤、彭德、谢稚柳、陈佩秋、刘菊清、章培筠等19人;参展作品丰富精美,展览共将展出19位画家约200余幅作品,其中谢稚柳、陈佩秋作品各10幅,刘菊清作品60幅,章培筠作品15幅。展览将以所有参展人员的师承关系为经线,以时间先后为纬线分成三个部分进行展示。

第一部分展出建国初期已在国内享有盛名的老一辈工笔花鸟画艺术家谢稚柳、陈佩秋夫妇的作品,展现20世纪我国泰斗式书画界元老的杰出成就。谢稚柳(1910—1997),江苏常州人,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集书画家、诗人,美术史论家及古书画鉴定家敦煌学奠基人于一身。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美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协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述、画集颇丰。陈佩秋(1922—),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曾兼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南京大学客座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历年来在国内各地及香港台湾多有画作展出,并有多种书画专集出版。

 

第二部分展出陈佩秋弟子章培筠教授的作品,并且重点展出陈之佛的闭门弟子,谢稚柳、陈佩秋的学生刘菊清教授从事工笔花鸟画教学与创作五十年来的60幅代表作品。章培筠(1937—),毕业于杭州浙江艺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师从陈佩秋。浙江省美协会员、中国美院副教授。擅工笔花鸟画,作品曾获全国七届美展铜奖及首届“齐白石奖”。刘菊清(1929—),毕业于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53年毕业后任教于华东艺专(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从事人物画教学与创作。1959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教学与创作,师从陈之佛、谢稚柳、陈佩秋诸位老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和联展,多次举办个展。出版有《刘菊清工笔花鸟画集》、《刘菊清牡丹集》等,发表过《工笔花鸟画的写意》等多篇论文,著有《工笔花鸟画》一书。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刘菊清教授置身于时代变化的洪流中孜孜不倦,默默坚守,倾注五十多年的心血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花鸟作品,在画坛上卓然成家;同时又辛勤耕耘,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年青一代画家,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承先启后的贡献。

 

第三部分展示徐乐乐、江宏伟、张晓星、陈履生、高云、薛亮、张蔚星、谭红屏、王萌萌、喻慧、郭林曦、朱小元、李娜、张赤、彭德等十五位师从刘菊清教授和章培筠教授的优秀中青年代表画家的百余幅作品。现在这批当年的学生已进入不惑之年,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培育出了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从事工笔花鸟画创作以及研究的学生,中国工笔花鸟画队伍在不断的壮大,其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

 

通过此次画展,将立体的呈现一代代画家在工笔花鸟画曲折的发展历程中深入研究、学习、继承传统艺术精华,勇于创新、不断探索而取得的卓越成就,并由此对他们在前进中不懈努力的执着和开拓精神表达崇高的敬意。更为重要的是,想借此画展鼓励更多有志于从事工笔花鸟画创作、研究的有志之士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中国工笔花鸟画推向更高的巅峰。

 

据悉,本次展览将进行到本月14号结束。

 

 


【编辑:耿竞鸿】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