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罗丹推荐辞

来源: 2006-12-04
      没有一种方式能够为回顾者重现过去的生活,哪怕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历史巨著。但是一幅人物的画儿、一张照片的意味往往更能表现某一历史阶段人的内心世界,因为诉诸眼睛的表情往往会在文字语言的尽头才更加生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视,善于隐身的现实和时代的变迁,甚至意识形态都会有意想不到地自动显现。我们从艺术家创作的人物表情来考察艺术形象的时代变迁,可以看出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对于艺术家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和限制。或许这就是图像的直观力量。
      作为当下大众文化的表征,好像没有什么比摇滚的嚎叫更能代表和打动我们了,而罗丹作为年轻一代青春生活的亲历者,好象也没有什么可以比摇滚和“k歌”更能赋予他们对生活、时尚态度和想象表达的空间。罗丹的《摇滚狂潮》系列作品就是以一个个搖滚的呐喊面孔予以呈现的。令人感兴趣的是他在处理这些形象时,没有延续他父辈们的以一种人道主义的眼光,体恤地表现农民的的悲苦和苍凉,也拒绝了出生于60年代一些艺术家在人物容颜上荒诞式的话语基调和对冷嘲、反讽、调侃方式的高度迷恋。而是相对客观和夸张地勾勒出中国正在兴起的消费社会中娱乐至上的生动情境。这种情景一方面说明了从娱乐精英化到娱乐平民化的转型过程中的特点,道出了娱乐文化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另一方面也包含有他对在大众文化造成的某种虚幻的美好前景之后,而加剧了年轻一代虚妄症的质疑。虽然没有直接的悲天悯人式的追问,也没有戏谑般的的嘲讽,似乎以往撕心裂肺的嚎叫在消费文化的荡涤下已显得苍白无力。他只是想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直接表达出来,但多少还是能够看出他对这种娱乐化沦落为粗鄙的狂欢的畸形发展的批判,对年轻一代在娱乐至死的“真实”的假象背后的焦虑与困惑。同时,注重表象、感觉和情绪是为他作品的又一特点,即把光鲜闪亮,甚至有些痉挛的摇滚演唱的瞬间定格为纯粹的形式感,以强调视觉图式中的形式主义趣味,并将这种旋律和节奏的形式感发辉到令人眩目的程度。从中可以看出罗丹的用意是把画面中的一个关键性的行为形象同时赋予了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最大效果。换句话来说,广告、波普化的色彩和结构语言,相对充分地强化了他在这种形象当中寻求到的对现实某种新的判断和诠释

                                                                                         冯博一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