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成《John-艺术家画像》200*150厘米 2006年 油画画布
他的记忆来自一种对本我惯性的颠覆与挑战。张志成,多年来坚守着一条轨道前进,移居北京之后,仍旧对色彩层次的质感铺陈极端要求,但他的画题明显做了改变,他画识与不识的人。人物:其实只是他的一个介面,他不是在铺展一个肖像的新画风,严格讲,他是透过人的一个介面来构思内心风景的思维,那是来自对生命记忆的无力反驳与对生命种种不确定的无言辩论,这番转折反倒更突出了对生活情绪的况味。

李欣芫《当时》各170*180厘米 2005年 油画画布
她的记忆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怀疑,但却又能从中理出一个能够面对自己的勇气。她把童话故事著名的人物或情节直接抽取出来,但人物却只有形没有体,她在这当中谈论一种对于成长岁月的深恋,但却又无法压抑自己逐渐年长的事实,童话的场景,往往也只能成为推动自己面对未知的将来,一个若即若离的浮水印记。

吴东龙《Clarity》 60*60厘米 2006年 油彩画布
他的记忆是对生活的一种清心、自得。吴东龙的艺术极为干净,更真确讲是来自他自己对艺术本身的定调很清晰。他的画面看不出具休的世俗角色或样貌,有一份年轻一代少有的优雅与惬意。

曾御钦《用力呼吸一纪念》录像
他的记忆总是选择站在内心酸楚的一侧。画面很简单,一个小男孩在厨房,瘦弱的双手抖颤颤拿开正冒着蒸气的蒸笼,他从蒸笼里拿起发糕,不停地往嘴里放;咀嚼着。眼睛,直愣愣穿过前方的窗户往外看。这件作品,应该是曾御钦所有的录像作品中;极为小品又最不煽情的一则,但却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把一个典型的乡间家庭的厨房给抓进画面里,让人追忆过去。

张耿豪·张耿华《班特2》依展出空间尺寸而定 2004年 金属、FRP、鸟笼、布、皮、灯泡
对豪华兄弟而言,记忆是对内心的一种释放。这对双胞胎兄弟,相差八分钟来到,性格各有特质,但都对艺术有着高度的挚爱。两个人从小就是被放在美术资优班,所承受的期望眼光自然比较深,或许是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豪华兄弟的艺术经常会触及到对飞翔、对自由的梦想与渴望,但也会把自己的人头模型摆置到鸟笼中;彷若一个漂亮的水晶吊灯, 高高悬挂着,充分说明两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莫名的束缚。

张耿豪·张耿华《童年飞行计划》90*90*130厘米 2002-2004 FRP、金属、马达、电子控制器、橡胶、红外线感应器
从豪华兄弟的作品当中,还可以看到新一代的艺术家在所谓科技媒体充斥下,却能坚持回到一种比较人文思维的自我检省方式来看待自己。并且,还带着能自我解嘲的幽默。此作品在展场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走进它,两个黑耳朵会旋转起来,远离它,耳朵自动停止转动。 (99艺术网北京站:刘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