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
北京798厂大山子艺术区,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东南侧,是原718联合厂。718联合厂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王铮部长指挥筹建,前苏联、民主德国援助建立起来的。占地面积为10多万平方米,建设总面积为116.19万平方米,其主要建筑由上世纪50年代前东德专家设计并建造,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工艺和包豪斯设计理念,强调在实用性中体现艺术性,建筑的时代特征明显,造型简洁,内部空间完整、高大。建筑北侧的高天窗形成较为均质的室内光环境,对当代艺术活动的建筑和空间需求有着很好的适应性。保存如此完好的成片建筑群,目前在中国已属少见。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隋建国租用了798工厂的闲置车间,成为第一个利用其现有空间的艺术家。目前入驻北京798的文化艺术类机构近300家,这里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集散地,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区。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一批我国建造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建筑被纳入了保护范围,因为艺术而蜚声海内外的北京798工厂也在其列。对于未来这里可能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人士担心,798会不会身价看涨,越来越趋于商业化,甚至成为“北京版新天地”。
200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家李象群就以人大代表身份在北京市人大会议期间递交议案,呼吁“保护一个老工厂的建筑遗址,保护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文化产业区”。今天呼吁终于有了回应,可是李象群的担心并未减少。“未来798的规划,还是需要加大科学性。”目前,李象群更多在考虑如何能让这里历久不衰。“如果缺少有序管理,长此以往,798可能濒于没落。”
798的现状和未来
798先后在2001年和2005年历经了两轮“被强烈关注期”,随着798艺术区热度的提升,原本将这里进行整体拆迁的方案被彻底否决。2006年,798正式被政府定位为“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区”。
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勇利在文物保护上表示说:“原有的烟囱、各种管道都将会保留,园区内部分厂房仍用于生产,所以围绕着整个园区的供气供暖的管道至今还在使用。作为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会被保留,艺术家们更自觉地把三四十年前的标语也保留了下来,这些都是具有审美效果的。更重要的是,物业对每一家进驻老厂房的租户,在其进行装修前都要求提供书面完整方案,审核批准后,才会被允许装修。所以从1997年第一个艺术家入驻以来,10年间还没有出现过老建筑外观被破坏的情况。如果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原本物业方面提出的规则可能会进一步依据文物保护的具体要求做出相应调整。如果未来这里的近代建筑保护也像保护古建筑那样苛刻的话,我们会和有关文保单位一同磋商,是否有更合理的途径解决。” 今年798艺术节总策展人朱其表示,他相信艺术家的自觉性,不可能无知到破坏历史建筑。他更多担心的是随着798艺术区身价日涨,这里会否变质为“北京版新天地”。“过度商业开发势必会破坏原有厂区内粗粝冷漠的美感,保护从何谈起?”
要商业还是要艺术
走进现在的798工厂,路边时不时就会新冒出一家服饰店、书店、俱乐部,的确已经有点新天地气质。小资白领、中外文艺青年,想发财的画廊老板都期望在这里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大小元素,从1997年至今,798的租金一路攀升,从0.3元/天到现在的2.5元/天。像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样大面积租户每年单租金就达800万人民币。
要商业还是要艺术,从来就是在798讨论最多的话题,陈勇利说:“看艺术家们纷纷也都商业起来,原本的个人工作室,都变成了前店后工厂,一边创作一边出售作品。”但艺术家也有他们的苦衷,没有收入的保证,连支付租金都成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另谋他处。
“798等国营企业的没落辟出了对艺术家出租的空间,这对艺术家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但是这以后,越来越多的商业画廊经营机构也来这里纷纷入驻。”在第一个提出保护798的雕塑家李象群眼里,这里的艺术气息已较往日少了许多。目前,一张初步的未来798规划图还只是留在李象群一人的脑海里:“从事纯粹艺术创作的个人与从事文化经营画廊等单位要控制在一个合适比例,并且要在空间布局上加以分类。理想化模式是,合理分割整个艺术区,创作区与经营区相隔开,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租金也应实施不同区域不同价格。”
如何让老厂区能永续经营下去,还需要政府出面管理,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将是一个好的契机。谁都不想看到798工厂再次遭受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