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博览会 —— 一个重要的现代艺术市场形态

来源:99艺术网/杨悦浦 2007-09-06

  中国艺术博览会诞生于 1993 年, 1996 年之后广州开始单独举办, 1997 年上海开始举办, 90 年代中期许多大城市陆续出现不同规模的艺术博览会。仅北京就有 3 - 4 个。作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现代形态博览会大致形成了一个规模,和画廊、拍卖会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80 年代中国的艺术市场处于萌芽状态,出现了不少画廊,但多数是以美术作品为旅游纪念品出售,个体的出售粗制滥造的商品画,国营的由于机制的问题,经营难以打开局面。 90 年代初期,中国美术经历了寻找 “ 自我 ” 、研究 “ 本体 ” 、探求 “ 多元化 ” 、讨论 “ 精神性 ” 的过程之后,对现代形态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强烈。所以 1993 年酝酿多时的艺术博览会、拍卖会以及新型的画廊陆续问世。 1993 年,当中国的大地上还没有艺术博览会的时候,有几个人为创造中国的艺术博览会面作出了最初的策划,他们是:王雪、何冰、王仞山、谭天、郑胜天 。
但当时在北京举办这件事遇到了极大困难,文化部不批准举办。那时的总体气氛对市场的正面影响还不是很理解,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术单位都采取管卡和远离的办法。由于谭天在广州美院工作,得到陈永锵的支持,就把中国艺术博览会移到广州举办。当时,中国美协也有人提出举办博览会,但在机关内就遭到了嘲笑。可见当时的整体气氛对市场的运作并不有利。
但是,历史已经到了现代艺术市场登上舞台的时刻,任何阻拦和嘲笑都被历史抛到了路边。几个有志之士的智慧、勇气和大胆的尝试努力,重新创造了新的历史。历史的必然和时机的偶然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个人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产业行为。 1993 年中国艺术博览会被刻在了中华世纪坛的五千年历史的大道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政府部门的态度的转变,开始反对,后来竟变成了主办者。广州、上海直到现在政府还是直接或间接的主办者。
后来的中国艺术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开幕式,还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中国“官本位”还盛行的时候,市场缺少了这种因素也不能顺利发展。中国艺术博览会自 1998 年完全走上了纯商业化的道路,不再请政府部门和学术部门出任主办者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中国的艺术博览会为中国众多的艺术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天地,它的出现得到了画家们的切实支持。博览会成了一年一度的美术界节日。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举办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得到了吴冠中的支持,许多名家将自己的作品送到了广州。在所有的博览会中,画家是主体。直到现在博览会以销售摊拉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时候,画家是市场的资源。中国画家之众,保证了博览会的发展力。
艺术市场最基本的元素是美术作品。在艺术市场中,作品即是商品。所以应当研究作品的属性。如作品在画家个体、创作、市场三个方面体现着不同的意义。作品反映着画家的创造意识。在创作上它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和为社会道德的职能。在市场方面则有为社会公益服务和维护画家生存、再生产的品质。如果我们把作品的商品价值搞清楚,那么什么样的作品适合市场的需要,什么样的作品既适合市场又是成为史存的需要,我们的市场就会成熟得快一些。
我认为今后大型博览会之间的竞争触发点,不再是作品的水平高低,而是加大招商力度和提高销售效益。
目前艺术博览会大都主要靠单纯卖摊位维持,用画廊、画家的钱养市场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走不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些艺术博览会艺术品位提高速度缓慢的症结也是在这个问题上。现阶段大多数的收藏家愿意将重金投向拍卖会,而在博览会上少有大“手笔”,不能不让我们认真思考博览会到底应当如何吸引收藏资金流向。博览会不但要有好作品,也要有好买家,在其之间建立一个畅通的渠道尤为重要。搞好招商和提高销售效益已成为中国艺术博览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把招商仅仅理解为是市场主办者的事情,也是一种认识“误区”。我记得中国艺术博览会前任总监陈永锵曾说过:画家应当把博览会当作成交的场所,事先就要找好买家。我认为,他的这一见解是合乎情理的。画家自己也要不断地去努力寻找买主。去创造和积累自己的市场份额。仅仅在博览会的摊位上被动地守货待沽,“靠天吃饭”,不是进入市场的好办法。
目前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很好。而且中国入世在即,外资形式已经在发生着变化,国外在华独资企业已经超过以往历史时期。这样,巨大的收藏潜力和商机在等待挖掘。中国艺术博览会所采取的种种有效措施,在现有的条件上最大限度地吸引了社会注意力,调整好市场理念,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艺术博览会 —— 一个重要的现代艺术市场形态
杨悦浦

  中国艺术博览会诞生于 1993 年, 1996 年之后广州开始单独举办, 1997 年上海开始举办, 90 年代中期许多大城市陆续出现不同规模的艺术博览会。仅北京就有 3 - 4 个。作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现代形态博览会大致形成了一个规模,和画廊、拍卖会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80 年代中国的艺术市场处于萌芽状态,出现了不少画廊,但多数是以美术作品为旅游纪念品出售,个体的出售粗制滥造的商品画,国营的由于机制的问题,经营难以打开局面。 90 年代初期,中国美术经历了寻找 “ 自我 ” 、研究 “ 本体 ” 、探求 “ 多元化 ” 、讨论 “ 精神性 ” 的过程之后,对现代形态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强烈。所以 1993 年酝酿多时的艺术博览会、拍卖会以及新型的画廊陆续问世。 1993 年,当中国的大地上还没有艺术博览会的时候,有几个人为创造中国的艺术博览会面作出了最初的策划,他们是:王雪、何冰、王仞山、谭天、郑胜天 。
但当时在北京举办这件事遇到了极大困难,文化部不批准举办。那时的总体气氛对市场的正面影响还不是很理解,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术单位都采取管卡和远离的办法。由于谭天在广州美院工作,得到陈永锵的支持,就把中国艺术博览会移到广州举办。当时,中国美协也有人提出举办博览会,但在机关内就遭到了嘲笑。可见当时的整体气氛对市场的运作并不有利。
但是,历史已经到了现代艺术市场登上舞台的时刻,任何阻拦和嘲笑都被历史抛到了路边。几个有志之士的智慧、勇气和大胆的尝试努力,重新创造了新的历史。历史的必然和时机的偶然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个人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产业行为。 1993 年中国艺术博览会被刻在了中华世纪坛的五千年历史的大道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政府部门的态度的转变,开始反对,后来竟变成了主办者。广州、上海直到现在政府还是直接或间接的主办者。
后来的中国艺术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开幕式,还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中国“官本位”还盛行的时候,市场缺少了这种因素也不能顺利发展。中国艺术博览会自 1998 年完全走上了纯商业化的道路,不再请政府部门和学术部门出任主办者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中国的艺术博览会为中国众多的艺术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天地,它的出现得到了画家们的切实支持。博览会成了一年一度的美术界节日。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举办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得到了吴冠中的支持,许多名家将自己的作品送到了广州。在所有的博览会中,画家是主体。直到现在博览会以销售摊拉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时候,画家是市场的资源。中国画家之众,保证了博览会的发展力。
艺术市场最基本的元素是美术作品。在艺术市场中,作品即是商品。所以应当研究作品的属性。如作品在画家个体、创作、市场三个方面体现着不同的意义。作品反映着画家的创造意识。在创作上它承担着历史的责任和为社会道德的职能。在市场方面则有为社会公益服务和维护画家生存、再生产的品质。如果我们把作品的商品价值搞清楚,那么什么样的作品适合市场的需要,什么样的作品既适合市场又是成为史存的需要,我们的市场就会成熟得快一些。
我认为今后大型博览会之间的竞争触发点,不再是作品的水平高低,而是加大招商力度和提高销售效益。
目前艺术博览会大都主要靠单纯卖摊位维持,用画廊、画家的钱养市场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走不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些艺术博览会艺术品位提高速度缓慢的症结也是在这个问题上。现阶段大多数的收藏家愿意将重金投向拍卖会,而在博览会上少有大“手笔”,不能不让我们认真思考博览会到底应当如何吸引收藏资金流向。博览会不但要有好作品,也要有好买家,在其之间建立一个畅通的渠道尤为重要。搞好招商和提高销售效益已成为中国艺术博览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把招商仅仅理解为是市场主办者的事情,也是一种认识“误区”。我记得中国艺术博览会前任总监陈永锵曾说过:画家应当把博览会当作成交的场所,事先就要找好买家。我认为,他的这一见解是合乎情理的。画家自己也要不断地去努力寻找买主。去创造和积累自己的市场份额。仅仅在博览会的摊位上被动地守货待沽,“靠天吃饭”,不是进入市场的好办法。
目前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很好。而且中国入世在即,外资形式已经在发生着变化,国外在华独资企业已经超过以往历史时期。这样,巨大的收藏潜力和商机在等待挖掘。中国艺术博览会所采取的种种有效措施,在现有的条件上最大限度地吸引了社会注意力,调整好市场理念,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