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比翼艺术中心创立者乐大豆
在艺术品市场如股市、房市一样火爆的今天,面对诸多商业利益的诱惑,当年那种让独立艺术空间风行一时的市场氛围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非盈利的独立艺术空间到底能坚持多远?
独立艺术空间,指为艺术家提供免费的展览空间而又独立于官方或商业性的机构,通常又叫“非盈利性艺术机构”。1999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兴起,到2001年成为一时的潮流,但是,到了今年却大多已经改弦易辙,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U空间,其创始人之一的皮力已经明确表示,由于提供资助的基金会放弃了中国的项目,要改做商业性的画廊。“独立艺术空间”的盛衰恰恰反映了艺术产业商业环境的变化,相形之下,上海比翼艺术中心虽然经历曲折却坚持初衷,尤其在当代艺术行情火爆之际更具典型意义。
盈利与非盈利之分
中国当代艺术发端于“艺术家的展览”———由艺术家自己组织、分摊经费与工作的展览。上海比翼成立前后的1998年与1999年,一些青年艺术家先后组织了当代艺术展“晋元路310号”与“超市”展,可谓其中的典范。上海比翼很快就成了这些艺术家的“家园”,而后来成为其艺术总监的徐震,就是这些展览的组织策划者之一。当然,这样的展览没有可靠的商业前途,因此这些独立艺术空间也往往定位为“非盈利艺术机构”。
但是,在国内也有人利用“非盈利”的招牌得到更廉价的艺术作品与融资,导致了概念的混乱。其实,在西方的社会制度中,“非盈利艺术机构”有权得到享受免税政策的资金资助,因此,要有法律认定以及外部财务审计,是一个需要严格界定的专用词汇。而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免税制度,因此“非盈利艺术机构”还是一个含混的概念,更像一种商业宣传。
不言回报的“种子基金”
“独立艺术空间”做什么?以上海比翼2007年的计划为例,整年的项目计划分为六大块:展览、工作室+居留项目、支持艺术家的艺术品制作以及讲座+教育+研讨会、信息中心和文献、网络论坛。其中的工作室+居留项目为外国艺术家来上海创作提供食宿与创作条件,作为交流项目,也资助国内艺术家到国外居留创作。比翼全年的时间表已经排得满满当当,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活动,其中包括了多个艺术家个展、群展以及国内外艺术交流和艺术教育活动。
从艺术产业链的角度看,这好比那些从事风险投资的种子基金,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与生态环境。这些展览大多是年轻与无名艺术家的个展,可以帮助艺术家以实验的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得到市场的承认。但是与那些希望得到高额回报的种子基金不同,比翼做这些事情都是公益免费的。
比翼的艰苦“单飞”
比翼从1998年筹划至今已近10年,几度迁移漂泊。比翼由一位名叫乐大豆(Davide Quodrio)的意大利艺术家创办,与上海的艺术家结成了亲密的合作关系,先后为徐震、杨福东、杨振忠、郑国谷等三十多位艺术家举办了展览,在亚太地区与许多相似的艺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网络。更有意思的是,比翼正像其名字一样,商业和艺术比翼齐飞:艺术活动完全是“非盈利”的,而中心的运转则靠设计、艺术服务等商业活动所得的收入来维持。
乐大豆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常常像一个专职的销售业务员一样,为中心兜售其设计或艺术服务、拉赞助。相形之下,北京的U空间等则是全靠基金会资助,比翼走了一条更艰苦的道路。2002年后比翼失去了固定的展览空间,居无定所,一度开不出工资。不过乐大豆还是坚持了下来。最近他开心地告诉记者,今年起一家在香港设立的非营利机构ArtHub正式启动,其宗旨是透过支持比翼艺术中心的活动进一步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推广当代艺术创作。这将使比翼正式转型为百分百的非营利机构。
应付新挑战
得益于外部资金的支持,乐大豆得偿其愿,不过比翼虽然还是独立艺术空间,但当代艺术的商业环境已今非昔比。该中心负责人透露,比翼正在调整过去的商业项目,将只保留艺术服务的内容。同时,比翼的展览取向也会做些调整,不再局限于青年艺术家和无名小卒,也将向成名艺术家开放,让他们做一些实验性作品。比翼的文献库和网上论坛的整理、船舶也将再上层楼。
然而,如今大量商业性画廊涌现,官方美术机构也时不时组织当代艺术的展览,艺术家有了更多的选择,有更多的商业利益的诱惑,当年那种让独立艺术空间风行一时的市场氛围已经一去不复返,其走向消亡也就实属必然了。比翼虽然还是独立的,也没有了断炊之忧,不过还是要应付新的挑战,书写“非盈利艺术机构”的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