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管郁达:“水墨精神”的实验性

来源:99艺术网 单春玲 2007-10-18


2007年10月13日,在成都K画廊一个名为“水墨的精神”第一回展:不是东西的当代水墨展开展,99艺术网记者现场采访了策展人管郁达,以下99艺术网记者简称99艺术网,策展人管郁达简称管郁达。


99艺术网:您为什么要做“水墨精神”这样一个展览,这样一个即是“水墨精神”又名之为“不是东西”的展览?

管郁达:其实,它不是一个水墨画的展览,这是第一;第二,它也不是一个要为水墨是不是当代艺术去证明的展览。这是一个讨论当代艺术里面一个和水墨的实验方式有关系的展览,准确地讲应该是这样。为什么叫“不是东西”?很简单,因为现在人家讲拿毛笔在宣纸上画画,就说他画的是中国画,那就是中国人的艺术。那我可以说其实老外也可以这样画,中国人也可以这样画,今天的艺术已经没有中西方的区别。所以,我们不要老拿这个问题来说事,因为它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我想拿这个展览来清理一下,困扰大家的、常常喋喋不休的去争论的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拿毛笔画画也好,画油画也好,做录像也好,这些都是艺术圈的媒介和方法。仅此而已。

99艺术网:水墨大师刘国松曾倡导过“革中锋的命”、“革毛笔的命”,吴冠中也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在今天还有意义吗?

管郁达:刘国松也好,吴先生也好,他们还是把水墨画当成一种延续。我的意思是我们做的这个展览跟中国画没有什么关系,就是新的、就是水墨实验,用水墨材料做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已经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所以那个吴先生讨论的问题和刘先生讨论的问题其实我觉得都是一些过期的问题,我觉得是没有必要去讨论的问题,而且要革什么的命?我觉得其实你做好了,我觉得它就已经是一个革命性的东西了,做不好,老拿这个去打倒另外一个东西,这种方法论,我觉得是非常肤浅的、二元的东西,非此及彼,要么我赢,要么你死,怎么可以是这样子,艺术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应该是更开放、更多元的生产。

99:水墨诞生在中国,它毕竟延续了中国画几千年的传统……

管郁达:没有延续,不是延续,我不同意你用延续这个词,就是水墨这个材料自古有之,中国人一直在用,那我们今天仍然也可以用,我们今天用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不是延续。那你说油画是不是延续呢,油画在西方自古有之的,很多都是自古有之的,只能说它适不适合你。这个人觉得我用水墨来表达当代生活,我觉得很好,那他就去表达;他说,哎呀,水墨不行,我们用DV来好不好?一样的。我觉得材料上大家是平等,对不对。我觉得不一定非要打倒那个东西,我这个东西才能建立起来。那你把那个石涛、八大打倒了你水墨就成立了?不是这样一个关系。很奇怪,我觉得这种思维。

99艺术网:我觉得刘国松也好,吴冠中也好,他们的观点只是一种方法论,并不是简单的推翻旧有的东西,而且提到“水墨精神”就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

管郁达:我们要讨论水墨精神有一点很重要,意思就是说中国人使用这种材料,为什么不一开始选择炳稀、油画?他为什么要用毛笔和宣纸呢?我觉得跟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有关系的,就不必去打倒,也不必去延续,他就在你的实践当中,只不过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文化背景下,艺术是应该更开放、更多元的。刘国松先生和吴冠中先生当年做的那些实验,我觉得他们还是很紧迫的,他们是在一个二元背景下,提出一些极端的口号,老愤青嘛!我觉得这种问题在今天已经不是问题了,什么笔墨等于零,这种话如果放在一个具体的语境里面,可以讨论,如果抽象出来,我觉得毫无意义。那个刘国松讲什么要革中锋的命,其实也是老调重谈,清末明初的时候也提过,喊过口号,革掉没有?没有。我就艺术家本身来说,他的某些讨论,他就要考虑背景,因为他们当时那种历史,身上背的负担太重了。然后嘛,二元的语境里面,难免有过激的言论,那些言论也起到过振聋发聩的作用。但从学理的角度,还是要回到作品,艺术家的具体作品,他做了什么,他这个东西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对当代中国的表达到底进入到一个什么样的层面。这个才是我们要讨论的。

99艺术网:您提到了水墨实验,在当代语境下水墨实验的意义何在?您对当代水墨实验的前景有什么样的预期?

管郁达:其实,我已经讲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个说法叫实验水墨,你注意到,他们叫实验水墨,我们叫水墨实验,这样一个颠倒,其实是不一样的。就是说,水墨实验就是水墨要具有实验性,我的意思是说水墨本身就有实验性,不用去强调这样一个东西,这是一个路子,这个思路有很多艺术家。对吧!包括这次参加我们展览的魏青吉,原先就是实验水墨当中的一员。还有一个就是现代书法,就是强调中国书法、传统书法和现代的构成和抽象主义的构成做一些中间的一些结合,这是一个思维。那么这两个思路,我看了,都有很多问题。实验水墨的问题呢?它老是在纠缠怎么怎么进入当代?而且它还有一种那种民族主义的那种非常夸大的一些想象,就是画水墨,觉得我们今天画什么就代表中国当代艺术。我觉得这是一个假设。还有呢,现代书法我认为没有成气候,是一个小圈子,一种非常良莠不齐的现状,而且那种讨论也非常狭隘,所以我觉得水墨在今天来讲,如果我们很多艺术家用水墨来做实验的话,其实它的路显得更宽阔,我的意思是说应该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种问题首先要解决这种思维的二元论问题,它不是东方西方的问题,它也不是水墨本身的问题.

99艺术网:现在的策展人很喜欢拿世俗俚语来做展览题目,前面有叶永青老师的“画个鸟!”现在有您策划的“不是东西”,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管郁达:是这样的,其实题目不重要,这个题目很随意的,突然间想到的,那这里面也有一个传播的问题,水墨画都不是东西,我们艺术家还是要回到艺术的根本目的,解放思想。那么我想,一个展览,一个当代性的一个展览,他应该有更多人的参与,不要搭建人为的学术性的高台,让大家去搞得晕头转向的,艺术还是应该激发我们的身体感觉和想像力。我们生活当中其实有很多不搞艺术的人,他们的很多的表达很准确,恰好也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当然这个题目是借韩湘宁先生的话,有人问他:“你画的是中国画,还是油画?”他说:“不是,什么都不是,什么东西都不是。”要是什么呢?你们自已猜吧!

后记:中国语言的张力很大,比如:不是东西。这句话可以有多重解释。一、就是“不是东西”;二、不是简单的一个固定的“东西”的概念;三、不是东也不是西,意即不是东方的也不是西方的,也就是如展览的主题当代水墨精神所讲,是当代的。从这一意义上讲,此“东西”非彼“东西”,然此“东西”到底好与不好,让我们拿参展艺术家韩湘宁的话来作为结语:只有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才是真正好的作品。

编辑:叶晓燕】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