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开始,深圳美术馆论坛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两届,这两届论坛在国内外艺术界和批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它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品牌。而首届雅昌艺术论坛是在雅昌艺术网学术顾问委员会年会的基础上,并依托雅昌艺术网的学术积累发展而来的一个常设性年度艺术活动。为了整合艺术资源,“第三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在今年合并举办,为此本网记者采访了深圳美术馆的艺术总监鲁虹先生。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雅昌艺术网。很荣幸我们今天请到演播室的嘉宾是深圳美术馆的艺术总监鲁虹先生。鲁老师您好!
鲁虹:您好!
主持人:我们知道深圳美术馆除了做重大的展览、学术活动当中也有一个论坛的项目?
鲁虹:深圳美术馆论坛。
主持人:这个论坛是从哪一年开始?
鲁虹:论坛是从2003年开始,按照国际上做的比较好的美术馆,除了要做重大的学术展览以外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定期举办学术论坛,有些馆是一年举办一次,有些馆是双年举办一次,规模大小不同有时围绕一个专题,有时候请某一个学者对某一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报告然后进行讨论。
我觉得对任何美术馆来说,学术研究都是一个美术馆的龙头,我们应该把这个做好。
主持人:国内的美术馆做论坛的不是很多,深圳美术馆起初怎么想做这个论坛?
鲁虹:我们就考虑想和国际接轨,我们在2002年新的馆长王小明来了以后明确了我们学术定位“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为了这个学术定向我们做了一系列展览,但是我觉得要做好展览和收藏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我们美术馆的运作就不能做得更好。
我们想做展览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亲历的同时,也想把同期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动态进行一些探讨,我们借鉴国外的经验举办了深圳美术馆论坛,我们这个想法得到了美术馆的领导、文化局领导、宣传部领导的支持,特别是深圳市文化基金的支持,我们论坛的经费都是由深圳宣传文艺基金下拨的,使我们很顺利地开展我们的活动,借这个机会向宣传部的领导和深圳文艺基金表示感谢。
主持人:在深圳市领导的关注下深圳美术馆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前两届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鲁虹:第一届深圳美术馆论坛是批评家皮道坚先生和我一起主持的,当时邀请了国内很优秀的艺术家(二十六位艺术家)举办了第一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同时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专门的文集,他们感到很惊讶,因为纯粹的理论书不是很好卖,但是因为批评家谈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当代美术遇到的问题,谈的比较好,美术青年、艺术家,特别是在校的学生比较关注,所以这个书出版以后又再版了。
主持人:第一届主题是什么?
鲁虹:主题是“共生与互动”,对当代美术发展以来重大问题进行清理,这里面有老中青三代批评家(比较老的有水天中先生、刘骁纯先生、郎绍君先生)一共有26个批评家都参与了这个活动,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第二届模式新一点,为了使我们的论坛产生更好的效果,我们和澳门塔石艺文馆共同合作做得第二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当时的主题是“艺术与社会”,主要谈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个问题提出是孙振华博士和我两个人共同主持的,我们针对90年代后中国当代艺术更多地借助于社会学的成果,包括艺术家也更多关注社会性的文化问题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同意,我们在网上看到了很多批评家对我们的问题提出了反批评,我觉得这很好,但是这个里面一个问题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争议这是好事,但是有一点我和孙振华都觉得在这个里面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认真看我们两个人写的文章,甚至于对我们两个人写一千字的前言都没有认真看,他们对我们提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这种内涵没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他们对我们进行想象性的批判,他们批判的内容并不是我们说的观点,这反映了学术上面的浮躁。这一次论坛我们希望这个论坛一定要抓住这两年创作中的重大的问题。
主持人:什么问题呢?
鲁虹:这次我们三个主持人,我们当初想我们三个人力图找出影响我们当代艺术发展的三个关键词展开讨论,这个里面孙振华博士提出概念是“媒介”,这个问题你可以和孙博士单独去谈。吴鸿先生提出的概念是“市场”,我提出了“图像”。当然影响当代艺术发展的因素不止这三个,我们觉得这三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这一次论坛的主题就是“媒介、图像、市场”。
我觉得整个国际上学术走势是语言学转向,近年来西方的学者已经提出来语言学转向已经被图像转向所取代,为什么会发生图像转向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消费社会的形成。消费社会大量需要图像要广告,但是广告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出现,出现在我们不同的生活空间里面,走到机场、街上、打开报纸、电视到处都是消费的图像,这种图像在影响着我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对年轻艺术家影响到你的艺术方式,这就是艺术发生转向。
其二,我们生活在数码时代。这个数码时代就是科技高度发达,使图像的生产数量远远超过人类发展这么多年来总体的数量,在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数码相机,我们到处接触都是图像,这种东西肯定会影响我们艺术创作者一种转换,所以我们提出图像转换就要看一下,我们的艺术除了主题发生转换以外,我们用怎样一种新的图像呈现方式来实现这一主题。
这个当中有很多问题也有不足,我们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主持人:第三届深圳美术馆论坛和以往不同,因为雅昌提出要和深圳美术馆有一个合作。深圳美术馆在这一点上是怎么考虑的?
鲁虹:我们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件事做出来就让它产生最大的效果。我们上届和澳门塔石艺文馆合办,我们也是希望达到这种效果。事实上两个单位来合办,互相整合资源上的优势使活动产生更大的效果。深圳美术馆论坛我们已经做了三届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包括批评界和艺术界的关注,雅昌有很大的优势,最重要因素就是有一个网站业内排行第一。
我们从美术馆的角度讲和雅昌合作,我们论坛的学术成果可以得到放大的一种宣传效果,一个目的希望中国批评家的学术成果得到更好的宣传。
我觉得这样和雅昌的合作比我们单独做要好一些。
主持人:这一次还有一个展览?
鲁虹:上一届我和吴鸿老师在澳门同时搞了一个“城市的皮肤”影像展,影像展开幕之后我们就搞了第二届深圳美术馆论坛,我们延续了上一次的模式。这一次我和孙振华博士一起做了个展览“阅读深圳”,“阅读深圳”在这个里面“深圳”这个词既指我们这个城市的名字,又指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象征,我们想通过这个展览来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现象进行反思,实际上这个题目和上一届论坛的题目有一种内在的关联。
主持人:这次展览会邀请哪些艺术家?在作品的选择上是什么样的?
鲁虹:这次参展的艺术家都是国内外非常优秀的,国外也有两个艺术家参展,国内做装置、影像、综合艺术的、包括架上艺术优秀的艺术家他们会参加,到时候会和我们论坛相得益彰产生一种互动的效果。
主持人:论坛是以什么标准选择批评家和参展人呢?
鲁虹:这次论坛邀请了二十多个艺术家,主要是从报刊上查资料对我们提的三个问题比较关注的一些批评家挑选他们来参加,我们还有很多优秀的批评家,他们对这三个问题没有关注,他们在关注他们自己的问题,有一些很重要的艺术家我们也没有请,主要是一个标准关注我们提的问题而且达到一定深度的批评家。
主持人:论坛也是对当代的一些美术现象包括理论界的研讨,研讨会不会出版一些文献的资料,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方式?
鲁虹:我们论坛在会前要出一个文集,这次文集我们希望比以前的文集做得更好,我们和相关的出版单位已经谈好了,而且雅昌也表示在这方面给予支持,使这次书能够印得更好。我们想这三方面的因素结合应该比以前做得更好。
主持人:结合前两次成功举办深圳美术馆论坛,基于今年第三次论坛您有没有更好的预期?
鲁虹:我希望批评家接到邀请函以后,能够深入地做好研究并且写出有分量的文章来。
【编辑:霍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