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后,今年的艺术品市场是否会有大变化?业内纷纷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伦敦———日前,佳士得、苏富比这两家全球最大的拍卖行,在伦敦结束了新一轮艺术品大战,拍卖场上的走势无疑会成为今年的风向标。
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但引发人们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也引发了艺术品市场的骚动。许多藏家、拍卖行和市场观察家已不再乐观,他们纷纷怀疑,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后,今年的艺术品市场是否会有大变化?
无论是香港、北京,还是去年才刚刚火了一把的成都,艺术品市场的从业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伦敦。日前,佳士得、苏富比这两家全球最大的拍卖行,在伦敦结束了新一轮艺术品大战。拍卖场上的走势,无疑会成为今年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
国际市场开门红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气候下,许多专业人士认为收藏家可能会退出艺术品市场。然而,伦敦拍卖会的结果显示却并非如此。
佳士得在“印象派和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的成交额为1.054亿英镑,这也是佳士得在欧洲单场拍卖会的第二高成交纪录。在“战后和当代艺术”拍卖会上,佳士得的成交额也达到了7300万英镑,英国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画家培根的一幅三联画,更是卖出了2634万英镑的天价。
苏富比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会尤值一提。仅仅依靠76件拍卖品,苏富比便获得了1.167亿英镑的拍卖总额。买家造出的火热的竞投气氛,再一次展示了艺术品市场的兴旺。艺术品牛市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一些大师作品引发了激烈争夺:雷诺阿、德加、莫奈等大师的作品,都超过最高估价数倍才最后成交。中国画家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中的一幅作品也以折合人民币2581万元的价格成交。
在人们纷纷担忧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佳士得和苏富比在伦敦拍卖会上双双大获成功,这不但显示出艺术品市场依然坚挺,而且也证明了艺术品面对经济不景气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当心过度炒作“套”人
虽然佳士得、苏富比都取得了“开门红”,但并不意味着2008年艺术品投资可以高枕无忧。
在伦敦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拍卖会上,有24%的作品流标。对于一家全球拍卖业大佬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数据。成交率在下降,那些并非传世精品却又漫天要价的作品,今年难有风光。
英国伦敦艺术市场研究机构Art Tactic新近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当代艺术市场的信心指数下降了40%。该项调查针对155位国际私人收藏家,他们的信心指数的下降,几乎都缘于去年底爆发的次贷危机。
近年来全球艺术市场不断走高,当代艺术尤为狂热。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张晓刚、岳敏君、曾梵志等人的作品价格飞涨,受到了国内外藏家的热捧。去年的伦敦拍卖会上,岳敏君的《处决》以约合4478万元人民币的惊人价格成交。
中国当代艺术红火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鉴定年代久远的古字画比较困难,所以许多藏家更愿意收藏当代艺术品。不过,如果你在2008年还要跟风买下那些被过度炒作的当代艺术品,就可能被它套住。因为在高回报的巨大诱惑下,的确有“庄家”联手炒作一些当代艺术品。当艺术品沦为投机者的游戏时,注定有人会血本无归。
从普涨转为“个股行情”
毋庸置疑,拍卖会的表现可以显示艺术品市场的走向。目前可以清楚地看到,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已经成为全球性事件,这场金融危机迟早会传导给艺术市场,并对买家的购买力和信心产生影响。
但在乐观者看来,经济低迷时期,更能显示出艺术品投资的稳定性;同时,大量的新兴藏家还在源源不断进入艺术品市场。从去年底以来的成交情况看,中国艺术品市场已从“普涨”格局转变为“个股行情”,这说明了市场的另一个信号:精品化是大势所趋。
有人担心股市、楼市的走势会影响艺术品市场。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来,无论股市、楼市涨跌,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都很有限。尽管艺术品成交活跃,但其资金量与股市或楼市相比,仍然无法相提并论。而且,总有部分人为了分担风险,而将一些资金投入到艺术品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次贷危机带来了考验,但今年的艺术市场仍可以谨慎看多。
【编辑:叶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