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重温记忆的“小人书”——关于尹坤的艺术

来源: 2008-07-29

    “小人书”是连环画的俗称,因为主要是给孩子们看的读本,以图像为内容来讲故事,所以得名“小人书”。现在有了电脑网络,“卡通”和“动漫”等形象开始大量流行,孩子们所享有的视觉符号已经丰富多了,但是在过去没有信息联网之前,孩子们的视觉启蒙主要依靠的还是连环画,即所谓“小人书”。“小人书”虽然主要是给孩子们预备的读物,但受成人世界的意识支配,往往贯穿了太多成人的意志。事实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大陆流行的“小人书”,就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比如刻意区分“好人”与“坏蛋”,对正面形象加以“红光亮”、“高大全”的上色,对反面人物则是以抱头鼠窜的样子来造型,等等诸如此类无不反映出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即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背景。受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孩子们会形成一种非此即彼的世界观,即好与坏、邪与正、对与错的绝对认识,进而会对“坏蛋”深恶痛绝,对英雄仰慕追名,由此造成一种特殊的心理暗示,挥之不去地影响一生。

    尹坤的《英雄》系列作品正是在这样一种心理暗示下孕育而出的。作为六十年代末出生的尹坤,童年正好赶上了阶级斗争最为火热的年代,尽管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对阶级斗争没有善恶的评判,但耳濡目染,受成人世界的感染,尤其是“小人书”的启发,尹坤也不由自主地卷入到了那场阶级斗争的旋涡之中,沉淀下了一种特定时代的文化记忆。这是直接形成他后来这批《英雄》系列作品的前提。中国人喜欢把这叫着因果,而后现代则换成了一个更加隐晦的词汇,叫着“隐喻”。但无论是中国人说的因果还是后现代的“隐喻”,都是想阐述一种结果中或多或少包含了过去的成因。事实上,艺术创作有着各种各样的“隐喻”,往往相关的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感知。对于尹坤,通过他现在的这批作品我们不难猜测:他小时候一定没少看过“小人书”,也一定没少模拟过书中“斗地主”、“抓特务”、“打仗冲锋”的游戏。不然,那些镜头不会被他铭记,也就不会构成多年以后再次浮现在他画面中的机缘了。

    当然,现实不可能完全还原,有因也并不见得一定有果。果是因的成熟,更多时候依赖于环境的滋养。环境可以改变一切,甚至可以衍生出对记忆的反动。这也是吻合了后现代的理论,即所谓“能指”与“所指”。如果说“所指”是一种因,那么“能指”作为果就不仅包含了因,而且还包含了因的现实发挥与转换。事实上,中国当代艺术中许多涉及历史题材的作品都具有这样一个特征,比如“政治波普”对“文革”时期的图像挪用就不是一种简单的还原,而是一种转换,是站在今天的立场重新认识过去。尹坤的《英雄》系列作品也有这样一个特征,更多时候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转型。在这样一个价值的剧烈动荡与转型中,尹坤以艺术的方式回眸过去时代的英雄,不是要真正回到过去,而是重新翻开那段封存的历史记忆,寻找失去的童贞。

    在某种程度上,尹坤的艺术观念受了一些“政治波普”思潮的影响,比如作品语言的诙谐与幽默。但这只是影响,从根本上尹坤的艺术还是跟“政治波普”有所区别。区别之一就在于“政治波普”具有社会化的调侃和政治意识的解构,而尹坤的作品却没有这些内容,有的只是童趣,也就是跟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渐渐丢失的那种“小人书精神”。事实上,在《英雄》系列作品之前,尹坤已经尝试过许许多多的艺术风格,比如少男少女们游戏的场景,比如肥皂泡沫掀起的镜头等等。这些风格所涉及的青春主题早就反映出了尹坤的艺术追求----不是要社会性的批判,而是要青春热血的激荡、童年趣味的复苏。这其实也是他《英雄》系列作品的创作初衷。之所以他会借以“小人书”的视角来重新组织自己的画面,将过去那些严眉肃目的英雄形象从革命斗争的背景中抽离出来,重新赋予“好玩”的游戏状态,原因就在于尹坤并不是想表达对过往英雄的追慕,而是在缅怀那样的一个时代气息,实际上是对自己童年记忆的一次重温。

    在尹坤的《英雄》系列作品中,我们过去所熟知的一些英雄形象,比如李铁梅、江姐、邱少云、黄继光、杨子荣、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均被消除了斗争的情绪,而成了童话世界的人物。这种转换构成尹坤艺术作品的语言核心,也使他的作品既关联着现在年轻人的价值趣味,同时又具有了历史的深度。历史常常会被人表述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是价值断代造成的泾渭分离。但如果我们想象历史是一条更大的文明长河,那么,河东也好,河西也罢,都不过是时间的一个暂时段落。人生只当连贯起这些暂时的段落,才有可能获得完整的生命意义,也才有可能避免在不断的背叛中走向轻率与虚无。我想,尹坤在艺术上所要做的可能正是这样一个价值衔接的工作,某种意义上他的作品是自觉充当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逻辑纽扣。历史的分离只有当维系上这样的一个逻辑纽扣,才不至于陷入认识的绝境,产生精神的失落。年轻人通过这个纽扣可以解开历史的谜团,了解过去的时代,而过来人也可以通过这个纽扣解放出历史的枷锁,再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段落。

        杨卫 
    2007.4.10于通州

                                                                  【编辑:霍春常】

  
 

相关新闻


Baidu
map